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光速(10)波动的胜利(下2) 精选

已有 9521 次阅读 2014-5-30 00:01 |个人分类:高级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3)

1818年,法国科学院举行了一个有奖的论文征集活动,其主题就是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在Arago和Ampere的支持下,Fresnel提交了波动理论的论文。在论文中,Fresnel详细地论述了光波衍射的计算方式,这个计算经过后来在相位上的更正,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Huygens-Fresnel原理(http://en.wikipedia.org/wiki/Huygens-Fresnel_principle)(如图1):

 U(P) = -.frac{i}{.lambda} U(r_0) .int_{S} .frac {e^{iks}}{s} K(.chi).,dS

~K(.chi )= .frac{1}{2}(1+.cos .chi)

其中$P_{0}$是发出光波的地方,$P$是光波传播到此,我们要求取其波的幅度$U(P)$的地方。而圆弧段是光波的波前,其强度跟光源的性质有关,而这里认为是一个只跟距离$r_{0}$有关的结果,用$U(r_{0})$表示圆弧上波的幅度;$K(\chi)$称为方向因子,表明光场最后要叠加的点P偏离虚线所示的传播方向的引起波的强度变化的情况。-这是菲涅尔修正Huygens波的叠加原理的最重要的地方。而为了使最后的光场相位叠加正确,Fresnel还在积分号前加了-i项。(另外需要说明的还有波矢$k=2\pi/\lambda$,而$\lambda$是光波的波长)。

 

图1 Huygens-Fresnel公式的图示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uygens-Fresnel_BW.svg

对于不喜欢数学的读者,图2则提供了子波源叠加的动态图。(这实际上是Huygens原理,未加Fresnel的修正项。)

 

图2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uygens_Fresnel_Principle.gif

当时的评委一共五人,分别是LapLace、Biot、Poisson、Malus和Arago。除了Arago是波动说的支持者,Malus大约中立,其余三位都认为自己是牛顿微粒说的捍卫者。结果Poisson运用菲涅尔的公式计算,发现,如果光先通过一个小孔,然后再经过一个遮挡部分光路小圆屏的话,那么在圆屏投射在接收屏上的阴影中心将会有个亮斑。-按照经验,圆屏阴影图的边沿有彩色条纹,这不奇怪,但是中心有亮斑,则没有人注意到出现过。所以,Poisson下结论,这说明菲涅尔的波动理论是荒谬的。

Arago立即着手实验,最后竟然真的得到了中心亮斑。图3,是Arago亮斑的仿真图。(http://en.wikipedia.org/wiki/Arago_spot

图3 Arago Spot的仿真图(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0/0a/Poissonspot_simulation_d4mm.jpg

这个亮斑的正式名称应该是Arago亮斑,但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名字,是泊松(Poisson)斑。一则是因为此斑因为Poisson的计算而成为波动理论建立最重要的判决实验,另外则是要奚落一下Poisson的意思。-他主要是个数学家,对物理尤其是光学并不足够熟悉,不知道在这场比赛中凑哪门子热闹。反过来说。这也说明,科学上,凑热闹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学科的人,将会给我们提供完全不同的角度。(http://en.wikipedia.org/wiki/Sim%C3%A9on_Denis_Poisson

(14)

波动学此役大胜。而且,我们后文也会论述,Fresnel已经提出了以太的部分拖拽理论,解释了Arago的实验,似乎波动学说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

但是,波动学说还有一个大漏洞:偏振问题。

表面上看,偏振这个问题,离光速的主题似乎有点远,除了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Arago和Biot狗咬狗一嘴毛的故事(如果我是Fresnel,一定会劝Arago别再咬了,并引用以下诗句来劝:走吧,亲爱的,趁狗已睡下,狼还未起床。-赵美娣推荐的柳忠秧的得奖诗),好像没有太大意义。

实际上,相干技术的应用-如前所述,这在光速的精密测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需要偏振的考虑的,因为Fresnel-Arago 定律告诉我们:

      1.两个正交的(就是偏振方向成九十度的意思)的线偏振相干光是不会产生干涉条纹的;

      2.两个偏振方向平行的线偏振相干光是可以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的;

      3.我们可以通过偏振系统将自然光分解为两个偏振方向正交的分量。这时,如果我们将一个分量通过旋光材料,将之调整到与另一个分量平行的情况下,这两个分量仍然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

这些概念之所以相当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吵翻了天的量子通信实验,其利用的就是这个偏振态的变化。很多人认为量子通信实验说明,超光速已经出现了。

      而在当时,即1821年,Fresnel在经过种种尝试之后,终于确定光是横波(http://www.encyclopedia.com/topic/Augustin_Jean_Fresnel.aspx)。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是圆偏振光的提出,这使得解释自然光这样的情况(各个方向都有偏振,没有任何方向变强,看起来就像没有偏振,好像纵波)成为可能。Fresnel的理论除了变成Arago投向Biot的利剑,也为我们解释了一系列偏振现象。(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EbDw1lV_MKsC&pg=PA240&lpg=PA240&dq=Arago+Fresnel+polarization&source=bl&ots=-QSKDWFqp-&sig=-wCpmbtKvvDt6594QjDPLPU_lDo&hl=zh-CN&sa=X&ei=YF6DU5aoAsek8AW40IGYBQ&ved=0CG8Q6AEwCTgK#v=onepage&q=Arago%20Fresnel%20polarization&f=false,Jed Z. Buchwald,The Rise of the Wave Theory of Light: Optical Theory and Experiment ,P238)

当然,偏振的波动理论也为以太带来了暗含的麻烦:只有固体介质中间,才有横波,这是通过剪切应变才能产生的。那么,以太是固体吗?从后面我们要介绍的以太的拖拽理论来说,它似乎是“气体”或者“液体”,这是现在赞成要恢复以太的朋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200年一过,这些问题就被我们抛到脑后了。

有兴趣的朋友,请参看关于偏振的一系列有关解释于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larization_(waves)。

这里仅放上两张图片,勾引一下大家的兴趣:

 

图4,圆偏振光的传播模型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Circular.Polarization.Circularly.Polarized.Light_Left.Hand.Animation.305x190.255Colors.gif

塑料由于应变引起的双折射所产生的颜色偏振现象。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Birefringence_Stress_Plastic.JPG

(15)

1850年的5月6日,傅科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他测定了水中间的光速,其利用的仪器,依然是他和斐索的仪器的进一步改进。(http://www.scipark.net/scitoday/detail2771.html)实验证明,水中光速比空气中要慢。这一结果,直接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因为,牛顿在《Optiks》中,是将“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传播速度快”作为公设提出的,而不是在某个问题的讨论和猜想。

而这个实验的最初倡导和设想着,是Arago。那个时候,他已经看不见东西了。谁能看得见他的内心呢?是狂喜还是悲凉?(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C3%A7ois_Arago

1853年,Arago在病痛中与世长辞。而他的名字列入了埃菲尔铁塔的72贤人中(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the_72_names_on_the_Eiffel_Tower)。这贤人中,当然也有Fresnel,Malus,Laplace,Poisson,Fizeau,Léon Foucault ,唯独没有Biot。看来,Arago,这位汤姆.索亚般的孩子,第25届法国总理,是大获全胜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798497.html

上一篇:与孙学军博友商榷:为什么我们应该抵制SCI
下一篇:问各位“民科”(含文小刚教授)一点小问题
收藏 IP: 219.137.180.*| 热度|

25 陈楷翰 刘全慧 科学出版社 陈小润 黄德民 张忆文 田云川 张云 马德义 杨正瓴 赵美娣 庄世宇 王春艳 曾泳春 戴德昌 应行仁 肖海 jiareng ybtr3929 seaocean wolfganger aliala zzjtcm linhongye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