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选学生是一门学问。选对了,师生都受益。选错了,导师麻烦。
一般来说,高于本校的生源基本素质能力不用担心,唯一关注的是心理。一般2本院校的生源需要仔细甄别。金子,少;沙子,多。
有教无类。能把金子雕刻出作品不算本事,好学生可遇不可求。能把石头雕出花来才是本事。但沙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好比鸡蛋能孵小鸡,石头绝对不可以。
笔试一般看不出什么,面试才最重要。长相,言行举止,性格,第一眼印象很重要。考核心理就看每位导师的“识人”术功底了,可以尝试聊天,问一些隐含价值观的问题。如父母做什么?你是独生子吗?你父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父母对你的影响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会做饭吗?你每月手机需要花费多少?生活费大概多少?你喜欢听谁的歌?诸如此类的话题很多。兴趣爱好,性格,口才,某方面素养一问便略知1,2。通过面试,了解学生家庭背景,遗传,文化,喜好,情趣,为人处世等等。如果学生反映敏捷,或过于表演化,善于察言观色,谨言慎行者都有可能“心机”很深。当然聪明人是好,你能否驾驭就是另回事了。如果学生答非所问,反应迟钝,需要注意了。分数高也要谨慎录取。老教师相对经验丰富些,毕竟阅人无数,见多识广。新老师急于招到学生,有一个就算。
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一是基础不牢,二是能力不足,三是自尊极强。一旦遇到学业受挫,论文进展不顺,心里便会产生动摇。若无导师和同学及时介入帮助,最终会酿成大问题。
其实谁都有心理问题,大小轻重不同而已。关键是自我调整。人格健全的可以,反之会累积成疾,难以救药。
一些学生初期表现为焦虑,之后开始发泄,然后陷入沉沦。学业荒废,整天沉溺于寝室,图书馆,网络,自我封闭,性格变得暴躁,莫名其妙的发火。身边的同学也避而远之,成为孤家寡人。严重者自杀或暴力倾向。
一旦遇到这种学生,在中期考核时发现倪端,必须让其如期毕业(提供特殊帮助)。千万不能延期。否则麻烦不断。因为这种人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学校和老师,好像是别人欠了他(她)一般,“你们得对我负责”是他(她)的逻辑。导师付出的精力都随时间打了水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