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博士论文审阅后感 精选

已有 9053 次阅读 2022-1-12 12: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退休了,学校的任务少了,社会的任务多了。根据学校规定,60岁以上者基本上与各类“评委”拜拜了。然而,教授的社会责任感仍未泯灭,位卑未敢忘忧国。空闲时间多了,时不时关注学校写点博文,写点回忆,写点科普,写点教材。国家级项目论文评审似乎也越发多了起来,隔三差五就有网上邀请函,或许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吧。

最近评阅了几篇985高校的博士论文,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忍不住说几句。

硕士论文时间短,内容单一,只要有个完整的“小故事”也就可以了,一般不会否定,但是博士论文的质量堪忧是个事实。上世纪80年代的博士论文通常是硕士论文的3-4本厚,工作量可见一般。由于高校教师最低门槛已经升至博士,那么博士论文的水平如何决定其以后的工作单位。上世纪90年代,博士后就是个形式,2年后出站不仅转正,还有个副教授职称的认定。现在博士后是聘任,非升即走,博士毕业也未必能留在心仪的大学。

说起看过的博士论文,主要问题就是立题依据不清晰。比如某某物质很重要,结构功能一直无人研究;某某疾病很重要,机制一直不清楚;一些病理不清,一些药物有效性尚不满意,等等。于是乎,既然重要所以研究,既然没人做我来做,既然我做了就一定有意义,如揭示机制,发现靶点,提供思路。。。,再配上几篇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你的工作显得很重要,很充实,很有价值。

是这样吗?看完论文,仔细品味,没觉得有何创新。前言背景罗列,立题依据勉强,方法不厌其烦(配方,仪器,药品一一列出,似乎是先进仪器大比拼),结果尽可能图表照片齐全。参考文献上百篇。但是讨论不深入,结论不慎重。“可能”,“提示”,“或许”,含糊其辞,让人一头雾水,你究竟做了什么“创新性”工作?尤其是研究题目,某某机制的研究,不知道某物质与某疾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还有通路,与什么通路都有关等于与什么通路都没关系,转了一圈回到原点。那么重要的工作怎么会没人去做呢?而迟迟未解决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思路是什么?而不是物质与行为肯定有关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废话”,“大话”。

究其原因,很多导师带学生是完成基金项目的需要,而不是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只要是热门,热点都想蹭一下,以显“高大上”,这是虎头蛇尾式的论文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论文的美妙在于论证。我喜欢看那种严谨逻辑的,论述有说服力的,结果有亮点的,讨论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尤其是显示博士生功底的两部分:前言和讨论。其它部分吗,就是份实验报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320697.html

上一篇:高校生态-编制
下一篇:年终总结的心态
收藏 IP: 119.129.52.*| 热度|

34 焦飞 李曙 赵生辉 姚伟 褚海亮 陈南晖 周向军 黄永义 吕泰省 王磊 章仕灵 李毅伟 李万春 李宏翰 蒋金和 张俊鹏 郁志勇 刘良桂 苏盛 陈万浩 吴斌 刁空非 江克柱 刘亚磊 乔中东 鲍海飞 赵凤光 宁利中 王安良 彭真明 史晓雷 许培扬 吴晓敏 罗鸿幸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