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了,学校的任务少了,社会的任务多了。根据学校规定,60岁以上者基本上与各类“评委”拜拜了。然而,教授的社会责任感仍未泯灭,位卑未敢忘忧国。空闲时间多了,时不时关注学校写点博文,写点回忆,写点科普,写点教材。国家级项目论文评审似乎也越发多了起来,隔三差五就有网上邀请函,或许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吧。
最近评阅了几篇985高校的博士论文,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忍不住说几句。
硕士论文时间短,内容单一,只要有个完整的“小故事”也就可以了,一般不会否定,但是博士论文的质量堪忧是个事实。上世纪80年代的博士论文通常是硕士论文的3-4本厚,工作量可见一般。由于高校教师最低门槛已经升至博士,那么博士论文的水平如何决定其以后的工作单位。上世纪90年代,博士后就是个形式,2年后出站不仅转正,还有个副教授职称的认定。现在博士后是聘任,非升即走,博士毕业也未必能留在心仪的大学。
说起看过的博士论文,主要问题就是立题依据不清晰。比如某某物质很重要,结构功能一直无人研究;某某疾病很重要,机制一直不清楚;一些病理不清,一些药物有效性尚不满意,等等。于是乎,既然重要所以研究,既然没人做我来做,既然我做了就一定有意义,如揭示机制,发现靶点,提供思路。。。,再配上几篇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你的工作显得很重要,很充实,很有价值。
是这样吗?看完论文,仔细品味,没觉得有何创新。前言背景罗列,立题依据勉强,方法不厌其烦(配方,仪器,药品一一列出,似乎是先进仪器大比拼),结果尽可能图表照片齐全。参考文献上百篇。但是讨论不深入,结论不慎重。“可能”,“提示”,“或许”,含糊其辞,让人一头雾水,你究竟做了什么“创新性”工作?尤其是研究题目,某某机制的研究,不知道某物质与某疾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还有通路,与什么通路都有关等于与什么通路都没关系,转了一圈回到原点。那么重要的工作怎么会没人去做呢?而迟迟未解决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思路是什么?而不是物质与行为肯定有关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废话”,“大话”。
究其原因,很多导师带学生是完成基金项目的需要,而不是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只要是热门,热点都想蹭一下,以显“高大上”,这是虎头蛇尾式的论文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论文的美妙在于论证。我喜欢看那种严谨逻辑的,论述有说服力的,结果有亮点的,讨论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尤其是显示博士生功底的两部分:前言和讨论。其它部分吗,就是份实验报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