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分配问题 精选

已有 13043 次阅读 2020-4-22 09: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每年到了招生季,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就是老师们热议的话题。这与导师们工作业绩息息相关。

国内现在的研究生分两类:学术型和专业型。在这里我把指导研究生的导师也分两类:学术型喻为一线,专业型喻为二线。

学术型研究生是传统做科研的,三年制。其招生名额在本世纪初有一个大的增加,主要是考虑本科生就业。但实际执行效果并非符合初衷。扩招带来的问题是培养质量下滑。一些学校原本不具备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师资力量,名义上招了研究生,但质量无法保证。因此才有了近年撤销学位点的事情发生。

学术型研究生通常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导师申请的项目要靠学生完成,团队需要人员维持,尤其是实验学科。因此,导师们对招生名额十分在意。由于近年各高校教师队伍扩张,而招生指标增加有限,远远跟不上导师的增加速度,因而造成以科研为主的一线教师“僧多粥少”,甚至有导师分不到一个指标的情况。每年1名学生的情况持续下去也难以维系科研,这种现状或许会成为整合方向,形成团队的助力,因为单干没有前途。那些拿不到国基项目或发SCI论文的老师,在研究生招生指标上也不占优势。随着时间推移注定被淘汰。

专业型研究生是专业对口型的,二年制。就业方向明确。指导他们,不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要经费,要实验条件,要发论文,压力相对小些。由于专硕导师队伍大多属于二线教师,以教学为主。因此“粥多僧少”,一线教师又无意愿招专硕,因此招生名额十分宽松(甚至达1:5)。

比较二者,似乎有些悲哀。学术型研究生就业前景不如专硕,而专硕研究生因市场需求而生。二者在招生数量,年限,培养成本,培养方式,论文要求方面各不相同。大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与专硕研究生在就业上殊途同归(我从事的学科大部分当中学老师),而后者更具竞争力。比较导师,也是一线争名额那个惨烈;二线很容易分到指标,甚至有老师说,我带不了那么多。可谓苦乐不均。一些年龄偏大的一线教师不得不转行到二线招生,但这也失去了原有的科研。不仅仅是招生,更重要的是重新学习,熟悉专业,转变观念。因为两类研究生是完全不同的,专硕是不能按学术型来培养的。专硕扩招的弊端之一是有些导师借此多招生,多赚工作量,而培养则是放羊式。这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扩招虽然带来报考人数的激增,但我接触到的导师们却常常抱怨生源质量下滑。这也是扩招带来的烦恼吧。名校不愁生源,缺优生源;一般学校往往需要捡名校的“漏”名曰调剂。一方面需要好生源,一方面哀叹招不到学生,真是冰火两重天。

建议在扩招的同时,加强导师队伍考核管理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化。不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只关注招生指标分配是短视行为。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229559.html

上一篇:如何评审项目,文章,毕业论文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评审问题
收藏 IP: 119.129.50.*| 热度|

11 张忆文 梁洪泽 郁志勇 王安良 杜芳 张梦 黄永义 庞峰 郑永军 王从彦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