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臻-图书馆报告-修改版-2.pdf(文件下载后用Adobe Acrobat打开)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校图书馆和学生会提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书的乐趣。大家看图书馆的宣传资料,读书节开幕式的讲座是杨校长作的,前面两讲“名家讲坛”的主角是文科大牌教授,而我只是一个理工科副研究员,因此非常荣幸。
我们复旦的讲坛,活跃着很多文科大牌教授,比如王德峰、俞吾金、葛剑雄、葛兆光等等。并且校园网、《复旦青年》上都是些文科教授的言论,很少有理工科老师的声音。这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理工科的老师不读书、没有见识似的。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文科的老师很喜欢文科的经典著作。张汝伦教授《哲学与人生》提出,“大学四年有十本书要精读:《论语》、《老子》、《庄子》、《柏拉图对话集》、《精神现象学》、《共产党宣言》、《杜诗详注》、《饮冰室合集》、《爱弥尔》、《鲁迅全集》。”我只能说:“对不起,张教授!这些书我一本都没有读过,并且也许在退休前都没有时间读了。”并不是说这些书不好,而是说,我读的书属于另一片天空。
本次讲座的内容将围绕着读书节的主题“书香复旦,悦享人生”,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我想回顾一下自己读书的心路历程。然后,我说说通过读书和实践悟出的人生哲理。我不想只是机械地罗列自己读过的书,而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启发性的东西。
首先交代一下我的“出生背景”。我出生在浦东新区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工人家庭,当时读的是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我从小喜欢读书。少年时,读了《水浒传》、《说岳全传》、《西游记》、《杨家将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考入复旦化学系后,忙于学习专业课本和参考书,而很少有时间看课外书。出国读博士更是如此,当时就想着多发表几篇科研论文。如果一直那样的话,那么今天也轮不到我给大家开讲座了。改变最大的是在做博士后阶段。那时,我和妻子两地分居,我的业余生活不是在河边“望河兴叹”,就是坐在家里的沙发上静静地读书,然后在博客上写读书笔记。那时我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在看书,一个星期能看好几本书。我真正地找到了读书的乐趣。
我当然读了很多理工科的学术专著和专业文献,可是今天我不想讲这些。我只想讲对我自己有启发的“课外书”。在介绍读什么课外书之前,我首先说说自己做博士后时确立的理想——成为大学教师。
读理工科的研究生,在实践中慢慢学会了科研的各个方面,包括查阅文献、做实验、撰写科研论文、作报告等等。但是要当老师,仅仅会实践还不行,最好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从做博士后期间,我看了很多科研生存技能方面的书,比如关于论文写作的——《Write Like A Chemist》;关于做报告的——《The Exceptional Presenter》等等。过去的读书,为今天打下伏笔。我当老师了后,把读过的这些内容引入自己的专业英语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然后经过思考以后写成的文字在报刊杂志发表。这正可谓,今天种下什么种子,明天就收获什么果子。
做博士后期间看了本《Making the Right Moves: A Practical Guide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 for Postdocs and New Faculty》。这是本教人如何从博士后转型成为教师的书,里面有些章节介绍了指导学生、时间管理、建立起科研合作等,对我很有启发。还有很多介绍科研生存技能和科学伦理的好书,比如《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On Being A Scientist》、《A PhD is Not Enough》、《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等等。也许很多人不读这些书也能当教授,但是我认为这些书中的内容的确是有价值的、有启发的。读了这些关于职业发展的书,“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后来我成了科技导报“走向职场”、“科技职场”栏目主持人。
我喜欢看的另外一类书是管理沟通类。比如关于沟通协调的——《Getting to Yes》、《Getting Past No》、《Difficult Conversations》、《Difficult People》;关于个人效率提高和管理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Eat That Frog》、《Focal Point》、《Flight Plan》。
我最喜欢看的是人生哲理类书籍。我在国外时感到最有启发的几本书是《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The Rules of Life》、《Why Your Life Sucks》、《Maximum Achievement》。
我做博士后后期读到了星云大师的《迷悟之间》。当时我正困惑于人生的种种选择,包括是回国工作还是继续在国外做博士后。我看到星云大师论述的很多道理,比如前进和后退、成功和失败、舍得和放手、得与失、提起与放下等。我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最终决定回国任教。
2009年年底回到上海后,进一步找到了读书的状态。这张照片是我新家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书橱里面都是书。我办公室里也有书橱和很多文件柜,里面放满了书籍和专业文献。当老师后读了一些communication skills类书,比如《口才圣经》、《如何面对媒体》、《时评写作十讲》等等。读这些书当然有用。比如最近网上有同学抱怨说复旦有的老师上课只会念PPT。而如果老师多学些如何上课、讲演的书,那会很有帮助的。再比如最近复旦博士生出了个投毒事件,往往新闻媒体会到校园里来采访,看了《如何面对媒体》,能使自己知道该怎么说。《时评写作十讲》,能让你知道很多逻辑谬误。比如在BBS上很多人说话使你很生气,却无从反驳。当你看了《时评写作十讲》,就能知道问题之所在,并且会学会在说话和写作时多用理性思考。
还接触了余惕君的书,比如《凡尘悟道》、《生活禅思》、《人生百悟》、《知余常乐》等。他的书主要是倡导积极的心态,对我非常有启发。有些句子我一直记在心里,比如“幸福像一只蝴蝶,你越追,它越飞,当你不经意,它却靠近你……”余惕君是佛教徒,或者说居士。我进而读了《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圆觉经》等佛学经典。我不是佛教徒,我只是把佛教的经典作为一种文化、哲理来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读书的境界。
书越读越厚。就是说,能够从一本书引发到另外一本书,不断增加对“上下文”的认识。比如《心经》就260个字。乍一看,可能什么都不懂。于是,找到了潘宗光的《心经与生活智慧》、圣严法师《心的经典》,并且读了一些背景知识介绍,比如《一本书读懂佛教常识》。
书越读越薄。书有最核心的东西,比如《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作者无非是分别对这七个习惯进行论述,可以用一个图示来归纳这七个习惯。再比如《高绩效人士的五项管理》,有一个图示把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例如心态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时间管理等。当然不可能把书的全部都记住,抓住骨架、脉络就可以了。
读着读着,书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我读了一些书,读了几遍或者过了几年以后再去看,觉得没有第一次读那么有激情了。因为这些书已经被我看懂吃透了,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了。这就像天龙八部里面的段公子练“六脉神剑”,把一本剑谱消化吸收,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读书能提高写作的境界。我从中学起开始投稿,但读书少的时候,肚子里没有墨水,再加上社会经历不够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只能说是作文,没有味道,境界也不高。读了书,受到启发以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60多篇文章。这些报刊杂志包括《大学生》、《求学》、《求学·考研》、《中国研究生》、《新东方英语》、《科学》、《科技导报》、《科学新闻》、《科学时报》、《中国科学报》等等。
读书能改变人生的境界,使人知书达理。我想引用《星云大师谈读书》的话:“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
以下,我来说说读书和生活的感悟。这些东西对我很有启发,甚至我感慨,要是早一点知道这些道理,我的人生会发生多大的改变啊。
1)生命是一段旅程
《Think Big》中有句话:Life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意思是说,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途中获得的经历、感悟、成长和磨练,比达到目的地更重要。也许难以理解,我来举些例子。我曾看了电影《蒙古》,这部影片讲的是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成长为草原雄鹰的故事。前面至少90%的内容都是令人压抑的:铁木真的父亲被人杀了,部落被坏人领导了,自己差点被杀,妻子被人抢了,结拜兄弟和自己决裂了,打仗失败了,自己被关押了……最终,他统一了草原。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故事,正是因为那些不平常的经历和挫折,才使铁木真成长为成吉思汗。我再举些例子:我是读了研究生再出国的,当然,有很多学生是读了本科就出国的。于是,有些本科毕业出国的学生说:“本科毕业出国读博士需要五年,硕士毕业出国读博士也需要五年,因此国内的硕士白读了。”也许在他们眼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但在我眼里,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中,我经历了,我快乐。再比如,我快要决定回国工作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如果你当初在复旦读完硕士以后在复旦继续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现在早就是副教授了,而你在国外读了8年,也是副教授,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无需向她解释引进的副教授和留校副教授的区别,那只是普通人的说法,我就说了一句:“我的人生目的不是当副教授或者教授,生命是一段旅程。”
和“生命是一段旅程”类似的说法是,Life is about becoming。《Perfectly Yourself》一书提到:“Life is not about doing and having; it’s about becoming.”意思是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这个、拥有那个,而在于你成为什么。在另一本书中,作者提到:“Who you become is infinitely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have.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ife is for you to become the-best-version-of-yourself.”意思是说,你成为谁比你做了什么、拥有什么还重要。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在于成为最好的自己。注意:“成为”不是指当什么官,有什么职称,而是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话的对我们的启发是:①很多人很在乎自己是学生会干部,或者参加过实习,把这些东西写到简历上去。但是这些东西都只是表象的,更重要的是,你在当学生干部和参加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②我常常对研究生说,研究生的文凭只是表象,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能否胜任,关键在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很难想象,每天在被窝里睡懒觉或者不接电话、不回电话的研究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③我们往往面临着很多选择,比如找工作。很多人很在乎职位或者头衔,比如销售经理、高级工程师,但是一份真正好的工作,应该是能让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成长、提高,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虚幻的头衔。这应该成为我们选择的准则。
很多人都很在意得到什么东西,最好多快好省地得到,而忽略了成长的过程和个人的感悟。俞敏洪说:“但求成长,不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正如曾国藩所说,“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并不是说不要收获,而是说眼睛不仅仅盯住收获。你努力做事,自然而然就得到收获,即使不能马上得到,以后总归会得到。周国平也说:“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做副产品来争取。”我在外出开会的时候,有一个“粉丝”问我为什么还不是教授,我回答说:“教授的头衔就像是路边的一块石头、一个电线杆。君子直行其道,自然而然就能经过那道风景。”也许大家还是难以体会这种境界,我这里给大家举《都市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中的一张图。一般人脑子里想的就是挣钱,通过挣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另一种境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在这个过程中,钱自然而然会产生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到这两种情况的区别?
2)如何面对纠结?——把握好得与失的关系
现代人,面临着各种纠结、天人交战的情况。纠结什么呢?要不要转专业、修读第二专业?毕业后跟女友回家乡工作,还是在上海工作?读研究生跟大牌教授还是年轻教师?出国还是不出国?回国还是不回国?纠结的本质是什么?太在乎得,而不愿意舍。其实,“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也就是说,你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失去的时候也在得到,不可能让你什么好处都占的。比如你本来你报考别的学校,能进热门专业的,但报考复旦,也许只能考冷门专业了。回国工作,同样一个人,到别的大学可以当教授,到复旦只能当副研究员。你毕业后留上海工作,在能够留上海大都市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职场竞争、拥挤的交通和高得离谱的房价。《谁在左右你的人生》一书写道:“很多事情,都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看似对立,却又必须统一存在。当我们渴望拥有它美好一面的时候,也必须做好接受另一面的准备。否则,任何想把好事占尽,却又不愿意为之受到任何委屈的做法,都是一种贪婪……”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得与失。
还有一个道理称为“没有全得,只有舍得”。《珍惜·舍弃》写道:“世间,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令人难以抉择。从古到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体悟。”什么意思呢?“没有全得,只有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陶渊明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回到田园,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悠闲境界。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终于夺回了江山。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3)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真性情)
无论是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还是《读书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还是别的一些外国书,都提到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什么叫内心的召唤?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深处有“天线”,可以和“宇宙”联系。这个“宇宙”可以是上帝,神,或者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智慧。这说得有点神秘。其实,听从内心的召唤就是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跟从自己的直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或是外出散步,一旦你安静了下来,你能够知道自己要的真正是什么。你还可以想一想,干有些事情特别有劲,哪怕没有特别多的报酬也愿意做,这才是自己的喜欢。比如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吃完饭就往学校赶,寒假暑假也喜欢到学校工作,这样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不是真心喜欢一个东西时,我这里给大家还介绍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举些例子:①有同学想参加暑期实习或者申请科创项目,正在纠结。我就问他一句话:想一想,如果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以后不写到简历里面去,你还做吗?他一下子醒了。②有本科生纠结于要不要参加读书小组,我就给他一句话:“想一想,如果参加读书小组,评奖学金时没有加分,你来吗?”③有很多学生都吵着要求申请君政学者、望道计划。我也是一句话:“如果没有申请成功,你还能坚持到实验室做实验吗?”推而广之,恋爱中的人不妨问自己:“如果他不是‘高帅富’,我还会爱他吗?”或者也可以问对方:“如果我得了癌症,你还会和我在一起吗?”
也许你们非常不理解我刚才说的那些话,觉得马老师是个怪人。其实,我的这些思维方式和《金刚经》的说法挺像的。当你面对一些利益而产生纠结的时候,想一想《金刚经》的话:“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里,“无所住”不是没有地方住,而是说不要执著。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做事不要求得利益,没有利益也做,这才是真性情。
说到真性情,我想特别提一下周国平的话:“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态度就是真性情。”这段话说得很好。往往很多人追究一个人的动机,往往不是说他为了利就是说他为了义。比如说,很多人看待回国工作,回国的人往往被讽刺为牟利,而回国的人自己却解释为“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报效祖国”——为了义。但周国平认为,还有一种态度就是“真性情”。真性情就是自己的喜欢,既不为了利,也不为了义。我完全理解周国平话的意思。
“真性情”自然会带来机会。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国外时看了《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回国任教后一下子没有找到教学任务,2010年我看到复旦学院招募经典读书计划读书小组指导老师,我就应征了,不算工作量,不计报酬,利用晚上时间和大学生讨论这本书的中文版《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慢慢地,朋友介绍朋友,机会吸引机会,我得到了校内媒体的采访报道,多次应邀开讲座,还成了本科生班导师、复旦学院导师委员会委员,并且我讲座的内容整理成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这为申请新的课程奠定了基础。同学们,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或早或晚。区别的是有的人做事马上就要求回报,而有的人做事不是为了回报,以后自然会有收获。
还有很多人生哲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一一叙述。大家可以看看我刊登在科技导报上的文章《找工作的哲理和心态》、《做决定、做选择的哲理和心态》、《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当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做什么要像什么》、《给博士生的一堂职场课》。
接下来,我总结本次讲座,提出三点体会:
1)读书,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书的作用,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读书给人带来不同的见识、情怀和气场。读书使人知书达理。读了书以后,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脑子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改变。
3)不能仅仅是读书,而且要践行、感悟、分享。其中,分享包括和室友讲、老师给学生授课、在网上写读书和践行的体会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境界。
好,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大家可以浏览我的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在百度中查询“科学网,马臻”),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zhenma@fudan.edu.cn和我联系。谢谢大家!
提问-回答
1.你的报告谈了读书的乐趣。可是我们研究生还要科研和其他事情忙着,时间不充裕,没办法兼顾,怎么去享受读书的乐趣?
答:时间总能挤出来。我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不大参加社交活动,我把这些时间花在读书上。更何况还有寒假、暑假、国定假日的时间呢。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人把时间花在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剧、朋友聚会、花前月下,这些时间本来也可以用来看书嘛。
2.如何精读和泛读?
答:泛读就是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粗看还成,但买回家发现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于是随便翻阅一下,丢一边了。精读就是我看到有些好的书,会反复看很多遍(看的时候会在书上划重点,写上自己的话),比如有本《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在不同的阶段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像精读有些科研文献那样,在进行文献调研的时候读一遍,在做实验的时候读一遍,在写文章的时候再读一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认识。
3.读一些书容易忘记怎么办?
答:记不住很正常,我也是这样。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往往我会读三遍才记住。阅读科研文献也是这样。当然,在读的过程中要用笔在买来的书上写写划划,做记号,写上自己的评语。还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摘要,在网上进行介绍,或者向周围的人介绍。
4.我今年78岁。我想对后代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知道你怎么看?
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以前的说法,让别人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我不想用这句句子来诱惑别人读书,那本质上还是利诱嘛。但是我想说,读书(包括“上学受教育”和“读课外书”)的确能改变人生。很多人说刚出了大学,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块,无法活了,但其实情况没有那么黑暗吧。你好好干,以后工资自然会增加,前途只会越来越好。现在高校教师的待遇也还不错的。再比如出国继续深造,自然也能带很多钱回来。
5.我常常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另外,人生如果不用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表征(比如得到什么东西或者荣誉),来充实,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答:我也曾经深深地困惑过这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但多思考这个问题,容易使人钻进牛角尖而不能自拔。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在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但很少人能够得到公认的答案。我的妻子也曾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活着就是活着”。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你困惑于人生的种种,可以看厄尼•泽林斯基《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
第二个问题,每过一段时间要不要用一些具体的东西来表征(来让自己感到没有白忙)?首先,我想说,我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该上课上课,该科研科研,该带研究生带研究生,该开会开会。做好这些日常的事情,表面上没有什么“阶段性的突破”,但实际上,“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这就像我出国留学第一年一样,表面上每天忙着上课,看起来没有什么进步,但回过头看,改变还是挺大的。其次,有些东西是在外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成为“杰青”、“院士”之类的。但其实还有些自己内在的需求、动力,可以不依赖别人的评价而存在。关于这一点,可以看《都市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
6.读书是否做批注?有什么批注的方法?
答:我读书时做批注的。我拿水笔和荧光笔把重要的话强调一下,并且写上自己的想法。比如,看到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里的话“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我在旁边写道:“回国,不为了钱。”再比如,看到他写的“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的生活过好,人生才是圆满。”,我写道:“海归回到了上海,找到了平凡的生活。”我还把最关键、最有启发的那几页折一个角,这样以后能快速地找到。
7.读课外书对研究和工作有什么影响或者说联系?
答:对于搞文科的人来说,读文科的经典对于他们的研究是很有用的,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学理科的人来说,我不想违心地说读文科的书对自己的科研也有很大帮助,那不是事实。搞科研需要读科研的专业书和专业文献。读一些科研生存技能方面的书,对自己在科技职场上生存还是有帮助的。学会怎么作报告,怎么写论文,怎么申请科学基金,怎样和周围的人相处,这对工作是有帮助的。
8.读电子书和纸质书有什么优缺点?
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你认为哪样好就哪样做。我还是习惯看纸质书。对于科研文献也是这样,至少可以在文献上涂涂写写,在写论文时也能找出来堆放在桌上。
9.“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时,有借有还,时间紧迫。而买书,很少去看。你怎么看?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只能说你认为哪样适合自己就哪样做。对我来说,我喜欢买的书,这样我随时都能找到它,并且我在书上做记号。
10.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书?
答:什么是有价值的书?文科的老师喜欢推荐文科的经典。对我来说,有价值的书就是能够给我介绍职业发展知识,提高充实自己的,或者是介绍人生哲理、揭示宇宙真理的,是有启发的书。当然,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也是有价值的书。
11.我关注你的博客已久。你说自己回国前内心非常纠结。后来又提到,如果现在还能选择,情愿更早地回国,并且现在就是国外大学请你当教授,你都不想去了。我想问一下,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让你的内心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答:我2001年出国留学8年。那时,我对国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2001年的时候,不了解上海的变化和学校的变化。很多事情,你不经历过,看到的情况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回国后,更多的是对这份职业、这个职场和这些学校、学生的了解。走上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轨道,并且老婆孩子热炕头,每个月给银行还房贷,这样的生活比找不到方向强吧。
12.“生命是一段旅程”是否与“人生应该有目的地活”相悖?我接触了一些老师,有些人是为下一代打拼,有的人有发明专利要“造福全人类”,还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怎样去设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才是适合自己的?
答:人生可以有理想,可以有阶段性的目标。有了目标(比如成为教授,成为院士),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自己朝着目标进发,这正如前面有跟胡萝卜一样。而“生命是一段旅程”,是让人更在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达到什么终点。它不是让人无所事事、坐吃等死。
至于你所说的老师们的目标。我想说,首先,我不是为了下一代打拼,我采取一种随缘的态度,认为自己下一代能达到什么程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努力和造化。我也不指望有一个发明创造能“造福全人类”,报纸记者往往把一个基础科研的结果吹得太离谱了。至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十多年前我了解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被他的理论“倾倒”了,但现在我觉得我当老师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召唤,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至于人生目标,我是个实在的人。我觉得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当你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不但“轻舟已过万重山”,而且机会会追着你。
13.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使自己内心强大的方法。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好吗?你刚才说“不读书也可以当教授”,很难想象复旦大学也有不读书可以当教授的,真有吗?
答:当然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于读书。我刚才所说的是“也许有的人没有读这些书(关于科研生存技能的书)也能当教授”,我说的只是一种现象:有的留学生像一双手那样地做实验,导师写了论文,文章发表在好杂志,他凭着好文章(不需要读如何当教授的书)当上了教授。我并没有特指哪个学校或者哪个人。
再说“读书”和“当教授”的关系。读书和当教授不是一回事情,特别当我们谈论读课外书和当理工科教授的关系的时候。读书是“输入”,“输入”了以后,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代表一种状态或者说程度。理想情况下,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当教授创造了条件,这本来也是相辅相成的。但当教授(当上教授)更看“输出”,就是产出什么科研论文,为用人单位创造了什么价值。
14.你刚才说了很多读课外书的内容,能否谈谈阅读专业书或者专业文献,给不同专业的人一点启发?
答:刚才我特别强调,我本次讲座的内容就是“课外书”,而不包括专业书。到我办公室里来过的人就知道,我办公室有巨大的书橱和三个文件柜,放满了专业书和专业文献。我会把这些专业文献分门别类地整理,放在文件柜的不同的抽屉里,那样我三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想找的文献。读文献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书越读越厚”,从一篇文献读到很多相关的文献。“书越读越薄”,把读的很多文献进行梳理,理清逻辑顺序、怎么发展的,并进行文献归纳,甚至可以把很多文献总结成一篇综述。至于我上专业课,我会读很多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基本上教一门课会看十本书。
15.怎么去发掘读书的乐趣?
答:如果你不在状态,不要强求。读书是随意、随性的事情,你爱读就读,一时没有感觉也不要强迫自己读。读有的书读了几页感到没劲,就丢一边了。而读有的书,进入状态了,就一直读下去了。如果不知道读什么书,你可以在网上试读电子版的片段,或者看别人的评论,找到一本先读起来。
16.怎么去改变读书的陋习(急功近利)?
答:要相信,读书是有好处的,但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书能给人知识、情怀、气场,而这可以在以后带来很多便利和机会。如果我以前不读书,现在也不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60多篇文章,今天也不会轮到我在这里给大家开讲座。你读书,一下子看不到进步,这很正常,其实在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17.我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同时读几本书,这正常吗?
答: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时间有可能是支离破碎的,只能抽时间读一点。也有时候我在专业书和课外书之间进行切换。
18.你刚才说本科生的简历,我作为本科生,平时也有很多活动,也会做很多事情,怎样构建自己的简历才强悍呢?
答:宁可断其一指,不要伤其十指。想一想,你做了这个,做了那个,有哪一样真正拿得出手?反映你能力、热情和宝贵品质的课外活动,应该是长期坚持的,而不是浮光掠影参观一下的。举个例子:我担任科技导报栏目主持人,这对我来说是业余的活动。我坚持至今三年多,组织、编辑稿件100多篇,提前向出版社交送稿件,使这个栏目成为科技导报的品牌栏目。你找工作的时候,希望也要有“拳头产品”可以说。另外,你所展现的事情最好是“系列化”的,甚至板块化的,能反映出你在一个“板块”的长期坚持、充满激情,而不是东拉西扯的机会主义。
19.即将出国留学,在国外做助教应该会影响自己的科研吧?如何把握好时间呢?出国后多久能适应呢?
答:当然会有影响的,时间都被分割地支离破碎了。如果你想出国后更顺畅一些:1)提前看一些英文的专业教材和文献,看老外上专业课的网上视频;2)把英语口语练好,否则出国后还要补习英语口语课;3)提前学会开车。出国后的适应问题,不但涉及英语和专业学术,而且还涉及生活。要我说,至少半年、一年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