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本人父亲拍摄]
从2016年9月至今,我在《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发表科教述评10篇。
[1] 马臻《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汇报2016-9-9(7).
[2] 马臻《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文汇报2016-9-23(6).
[3] 马臻《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文汇报2016-11-25(7).
[4] 秦文至《综合评价录取背景下高中生要“补”什么》文汇报2016-12-16(7).
[5] 马臻《至少得让大家知道星空在哪》文汇报2017-2-24(7).
[6] 马臻《摆正职场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文汇报2017-6-16(6).
[7] 马臻《评上教授的他们为何还无法避免焦虑》文汇报2018-9-22(4).
[8] 马臻《除了实验和论文,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文汇报2019-1-4(8).
[9] 马臻《大学写作课成刚需,如何跨越理想和现实的鸿沟》文汇报2020-8-28(8).
[10] 马臻《导师不让参加自选实习,矛盾如何解?》文汇报2021-3-26(6).
科学网有很多科教界的博主和读者,对写作感兴趣。那如何在《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发文?
把握文章类型
首先要通过读报,积累关于“报刊发表什么话题”的“大数据”或者总体印象。比如说,有的非虚构报道杂志经常报道的经典话题是:外卖骑手、互联网大厂、名人报道、热点事件(矿难、案件)等。《文汇报》“文汇教育”栏目的文章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中小学教育,比如带娃秘诀、语文学习、迎接高考的准备工作、中学校长谈教育;另一类是高等教育,比如科技创新、大学教师上网课、大学生职业发展、双一流建设、大学校长谈教育。
如果要写作投稿,还需要更细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文汇教育”栏目的文章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永恒话题”,就是这样的话题没有特别的时效性,文章可以这个月发,也可以下个月发。而且,发表五年、十年后,再回头看,文章并没有过时。这类话题包括:研究生教育(比如研究生师生矛盾)、青椒生存窘境。
第二类是热门话题,就是这篇文章能发表,很大程度上借了“热点新闻”的“东风”。比如,前一段时间,ChatGPT火了,那么关于ChatGPT的文章就容易上稿。
第三类是信息话题,就是文章中包含了高考前心理疏导方法、语文复习方法等信息。这类文章起到服务读者的作用。
就写作的风格而言,文章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类似于催化领域杂志Catalysis Letters那样,短平快。短平快的文章往往切入的角度小,不需要面面俱到。举个例子:有篇文章说一个海归回国任教后,由于不适应,选择重新出国,那么这位海归的自述就是短平快型的文章。可以说,在“文汇教育”版面发的2000多字的文章大多是短平快型的文章。
第二类是3000多字的长文章,往往包含着褶皱、例子等等,包含着三个小标题以及小标题后面的段落。这样的文章更加全面,往往能成为版面头条。
学习写作方法
为了学习写作方法,首先还是要阅读报刊,这样才能有一种“感觉”。
首先看一下《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版面。“青年话题”刊登的是时评,有很多话题和青年、教育相关。但“青年话题”的文章是一事一议,而且聚焦于这一件事情或者这一个现象。“青年话题”的文章强调时效性,即把最近一则新闻作为“由头”。于是,文章写得就比较快,往往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今天就得写出评论并投稿,否则“卖不出去”。写得快,就意味着写得粗,缺乏深厚的积淀。
我不是说“青年话题”的文章不好;恰恰相反,我是说:可以阅读“青年话题”的文章,用来打基础。但“文汇教育”的读者读报纸,显然不是为了被动地接受文章中的观点。关键是,发在“文汇教育”的文章要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有信息增量,有情怀,写作也要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三个小标题,有褶皱,有观点和鲜活的例子)。
写作要学会用三个角度看问题。举个例子:《解放日报》《文汇报》有一些关于国际时事的长文章,比如美国众议院院长“难产”。这样的文章往往分为三个部分:“难产”的现状;“难产”的原因;“难产”对局势的影响。这样的文章不但从记者角度综述了时事,记者还采访了两三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并陈述了他们的观点。这样,文章就更加“立体”。
写“文汇教育”也是这样。别总是像座谈会发言那样说“我认为,第一,第二,第三”。而要采用三个小标题,从三个侧面去写。还要采访你认识的人,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这样的话,文章就更加有味儿。我写作时,除了写我自己的观点,还会采访我的学生、妻子,但我不会过多依赖搜索已经发表过的别人的文章。不想受别人的观点的影响太多,虽然偶尔我也会搜索一下,看看别人怎么说。
写作切忌抽象和枯燥。而要抽象和形象相结合。抽象就是你要讲出你的观点和理念。形象就是你要用通俗的语言举鲜活的例子。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那就对了。
要学习新闻写作方法,多看写得好的文章是怎么写的。在“文汇教育”发表的文章并非全部借鉴了新闻写作方法,但如果你会新闻写作方法,那会使文章写作如虎添翼。
谋定而后动
还要注意《文汇报》读者的“大数据”或者“画像”。他们是怎样一群人?《文汇报》的读者固然包括中小学教师、大学知识分子,也有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居委干部、企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因此,如果你的文章太学术化或者选题太偏的话,那就“疏远”了读者,也会使编辑不爽,因为报纸必然要吸引读者来看,而不是反之。
换言之,在写作前,要思考:读者为什么要看我的文章?我的文章击中了什么痛点?
比如说:高考前,《文汇报》请几位中学教师介绍高考准备工作,这样的文章就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读者害怕“不看这篇文章,子女考不好”。
那么,当你写研究生教育、大学生就业,也要击中痛点。
但是,你也要考虑清楚:既不能写“四平八稳”、平淡无奇的文章,也不能夸大事实、把个别现象说成是普遍现象。比如说:“海归归海”类文章确实是直击痛点,读了以后让人回味无穷,但如果语言过了,变成了否定一切,那么文章就不对了。
再比如:高教界每天有很多事情和现象。比如,你到外地参加招生,看到一些高校之间“恶斗”的内幕,你能写出来吗?写出来的话,的确能够吸引眼球,引发读者讨论,但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越是这样的文章,就越是需要核实事实,但这样的文章只是作者的一面之词,报纸编辑没时间也无法核实文章所述内容的真实性。
不但要击中痛点,而且还要特别思考:《文汇报》为何要发表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对推动社会进步、对改变民众的认知有什么积极作用?比如说,《中国科学报》经常报道科研工作者发表《Nature》《Science》幕后的故事。这非常有趣,也非常好。但“文汇教育”面对的是范围更广的社会大众,他们不大会关注单篇论文的发表,除非在新闻版面,记者报道“克隆猴”之类的新闻。“文汇教育”更关注的话题包括:疫情期间,大学教师如何上网课以及学生有什么反应;大学校长谈科技创新对城市的作用;专硕教育改革动向(例如专硕培养中的难点问题)。
积淀,还是要积淀
每天工作都很忙,很多时候无法静下心来思考。
电脑文档里虽然记录了一些思想的火花,但无法连成文章。
在学校座谈会上(比如研究生导师吐槽座谈会上)听到一些内容,但不好未经他人同意,把别人的例子说出来。
以上,就是写作者常见的问题。
我也遇到了“瓶颈”——自从发了10篇《文汇报》,就很难继续下去了。这时候,我其实写了一些略严肃的话题,把文章发表在了别的刊物,比如《上海研究生教育》。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现象:假设生活就像一个矿藏,一开始作者用一种工具挖出块状的矿藏;而剩下的一些矿藏是别的形状的,或者是别的质地的,这位作者只能暂时用另外一种工具挖掘剩下的矿藏了。只要有事情忙着,他就忙着这些事情。
当然,我在过去,还有大约3篇文章投了《文汇报》,其中2篇发在了文汇网、文汇APP和文汇教育微信号,另外1篇没有发表。这当中有2篇写得急了一些,或是写得较短(轻飘飘,还以为只要是我写的文章就能发表),或是在实践经验还不丰富的情况下写的文章。虽然粗看起来文章还行,要是发出来的话,加上排版、美工的作用,就更像是那么一回事,但仔细看看,还是不够好。
目前,我在积淀当中。包括听网课、学习,也包括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以上,我讲了在“文汇教育”发文的经验。我相信,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写科学网博文和写《中国科学报》科教版面文章。
我也建议读者注意看一下《中国科学报》每周二第3-4版面,看看文章有哪些类型、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文章和“文汇教育”文章有什么区别。了解多了,有助于提升自己鉴赏和写作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