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那些发表和没有发表的通俗文章:体会和教训 精选

已有 6169 次阅读 2023-10-25 16:52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微信图片_20231025164507.jpg

[照片由本人父亲提供] 

科学网的博主、读者,有很多希望能在报刊发文。我有几个塑料文件夹,放满了发表的和没有发表的通俗文章。我有时候会翻阅已经发表的文章,梳理自己发文的经历;而没有发表的文章“陈列”在另外一本文件夹中,既可以供今后参加征文或者写书“再利用”,也可以使自己通过反思,增长经验值。

写文章、投报刊要“对路

文章没有发出,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质量确实不行,二是不对路。

举个例子:都市报副刊刊登散文。文化名人有更多的上稿可能性,他们写年终盘点、和别人的交往、游记都行。非文化名人也可以写亲情、爱情、游记等,写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而我写的人生哲理文章既没有吸引人的故事,也并非以新闻事件为由头论述道理,而是写了一些点滴体会。我也不是周国平、尤今等著名作家。此外,写散文不能用直线思维,而是写到某一个景点,作者就想起古代的故事;走几步,看到一段碑文,又想起另外一位古代名人。但读理工科出身的人往往习惯于直线思维。

不但大学教师写人生哲理很难投中都市报副刊,投杂志“不对路”也是常见问题。现在有很多杂志的名称虽然有“教育”字眼,但只发表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文章,不发表关于高等教育的文章。还有的杂志发表的是关于教育的学术论文,而并非体会、观点、经验总结类的文章。如果大学教师把关于高等教育的通俗文章投向这类杂志,那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文章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有感而发,但不能老生常谈、平淡无奇

看了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往往会有感而发,有写读者来信或者短评的冲动。但是,如果自己对一个话题不是“非写不可,不写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一样”的话,往往会写到一半,写不下去,或者写出不痛不痒的文字。在我未能发表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父母和老师都不能管学生一辈子。要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要取得事业的进步,人必须要知己知彼,发现心之方向,并自发地、不断地前行。举些例子:大学毕业了,不再需要考试,你是否还能坚持学英语、读书?参加工作后,你是否能根据工作需要,给自己“充电”?如果每个人都能“开悟”且自我激励,那么整个社会也会形成合力,持续进步。

这段话看起来没错,但其实是“老生常谈”。写到这儿,就写不下去了。

我曾经投了篇《进高校后“从零开始”的工作经历》。感觉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作者本人来说,是值得回忆的。一开始,编辑说这篇可以接收。然而,我紧接着把一篇更好的文章投过去,编辑说要么就发表后一篇更好的文章吧。此后,我把这篇文章投了别的报刊,没有发表。

我想,原因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教师,为何报刊要发表某一位教师写的关于自己入职后的一段经历?而且,自己入职后一两年,经历和感受是这样的;入职五年、十年,经历和感受是那样的。人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不完整的,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最好不要同时把几篇文章发给编辑

同时有两篇文章投过去,编辑就会挑选一篇更加“出挑”的文章。第二,文章投过去后,时间一长,编辑就忘记了,也不可能给你连着发的。版面也是有限的,不大可能这个星期的版面上你的稿子,下个星期的版面还上你的稿子。而且,报刊不停地收到新的稿子,报纸上也会有“专版”的安排和重大宣传任务,有时候这个星期教育相关版面都没有了。而且,编辑一开始挑了一篇好的稿子,次好的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比不过别人新的稿子了,新鲜感消失了。

带着批判性思维看待自己的稿子

我有一篇反映本科生做科研的稿子《本科生做科研:大势所趋?》。我想说明的是本科生做科研在重点高校日益引起重视,有的教师支持,但也有的教师对此有不同看法。我采访了一位本科期间就跟着导师做科研的直博生,在征得她的同意后,用了这个例子。并且,在文章的末尾,我提出了本科生做科研的注意事项。这篇文章投了一家报纸后,编辑说我投过去的两篇稿子可以先后安排发表,但后来,发出了一篇,我并没有催问编辑“另一篇”。过了很久,我把这篇稿子投给另一家报纸,也没有发表。原因就在于:我的写作风格是喜欢把文章写成述评形式,有叙有评,而且喜欢讲出一个话题的几个侧面或者角度,不大喜欢针对一个论点进行严格的论证。但是有的报纸相关栏目发的文章常常是针对一个论点进行严格的论证。

当我们带着批判性思维看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报刊发表“业余作者”写的稿件,不会轻易出现人名的。比如,我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文章,提到我请的一位到我们学校作报告的HR经理的话,我写出了这位HR经理的名字。但文章见报时,编辑保留了“一位HR经理”这样的提法,但把他的名字删了。

再看这篇关于本科生做科研的稿子吧。大学里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为何要出现某一个学生的名字?是她最近发了篇《Nature》吗?在这样的文章里,把这个学生的名字换成别的学生的名字,文章还是成立的,但为何要出现这个学生的名字?

出现某一个人的时候,是需要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比如我的几篇文章里有提到我的妻子(文中用的是化名,也注明了用化名),用她的例子来说明青年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道理,这样的文章能够发出来。但是,报刊不希望作者发的文章是“专题”或者“专版”文章。就是说:报纸是具有公信力的,希望面向大众,对大众有启发,而不是为个人或者单位做宣传(除非个人或者单位愿意出钱做广告买专版)。

通俗文章发不出怎么办?

我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

一是修改后改投别的报刊。往往,经过时间的沉淀,自己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和深刻,也看了一些书,也掌握了更加好的写作方法。文章经过修改后,能够“走”掉几篇。比如:我有几篇哲理散文发不出去,后来在校报刊登。还可以参加征文比赛,获得奖状、证书。

二是相关内容成为以后文章的一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后,原先发不出去的文章已经不能用了,连作者自己都觉得汗颜,不愿意原样照登当时写的文章。一旦有机会来临,可以在“重温”原稿的基础上,把原稿的意思融进新的文章。

比如,我曾经写了一篇博文,说明了我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开展基础工作和形成亮点相结合。后来投了几个地方,都没有中。不过,我在写别的文章时,不需要原样照抄这篇博文,而是在重温这篇博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有针对性地在别的文章里加入了相关的讨论。

而那篇关于本科生做科研的文章,也在彻底重写后,发表在《中国科学报》。这篇见报稿,还获得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二等奖。

三是不要纠结于文章是否发出,有时候要学会“做拼盘”。有些博文确实是写得比较快,自己未必有非常全面的认识。不要紧,有时候会有机会把自己的观点“卖”给记者,让记者来写。记者会采访不同的人,记者也有很强的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记者还有发表文章的渠道。如果博主有时候有些文章无法单独成文,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的片段想法或者不成熟的观点“卖”给记者。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急,并非自己的文章或者观点都得发表。我还有几本塑料文件夹,里面有很多我的调研稿、在校内参会的记录、我参加校内会议准备的讲稿或者提纲。我还在电脑WORD文档里记录了很多思想的火花。琐碎的思想火花应该是发不出的,而在学校内部开会上的发言稿,也不大适合拿出来发表。但有时,我会把这些资料拿出来翻看,觉得思考、梳理总结“很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07209.html

上一篇:在《南方周末》发表14篇“读者来信”的体会
下一篇:在《文汇报》发表10篇科教述评的体会
收藏 IP: 223.104.5.*| 热度|

9 徐芳 王涛 刘进平 籍利平 武夷山 宁利中 郑永军 晏丽红 吴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