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在《南方周末》发表14篇“读者来信”的体会 精选

已有 6184 次阅读 2023-10-23 22:47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微信图片_20231023223232.jpg

[图1:本人摄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二期]

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让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的声音被听见

在《南方周末》发表14篇“读者来信”的体会

马臻

从2018年11月至今,我已在《南方周末》“读者来信”栏目发表14篇文章,投稿命中率约为70%。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南方周末》“读者来信”栏目每期(每周)刊发2-5篇短文,每篇文章大约380字左右。

章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类型的文章是针对上一期当中的一篇文章开展“回应”,这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表示“所见略同”,用自己的语言深化一下对这篇文章的认识;第二种,是表示“截然相反”“情况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的”。第三种,是补充说明这篇文章没有说出的真相或者没有提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回应”文章并非是像中学语文老师那样点评报纸上某篇报道写作手法如何,而是以报纸上最新一期发表的某篇文章为“由头”,针对报道的话题,说出作者想说的话。)

第二种类型的文章并非针对上一期的一篇文章开展“回应”,而是“自由谈”,就是看到最近的一个情况有感而发,同时作者也认为这个话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南方周末》发表读者来信既难也不难。

说这不难,是因为文章很短,就380个字左右,也不需要详细的论证。如果有感而发的话,写文章能一气呵成。

说这难,意思是要在区区380字内把一个话题说清楚很难。而且,版面空间有限,要和别的投稿者竞争版面,作者的稿子未必能被采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章能够被采用呢?

小学语文教师郭初阳曾经写了本小册子,他给小学生们分析——如何把读者来信发在《南方周末》。我没有特别仔细地看这本小册子。在我的印象中,“读者来信”栏目的作者范围很广,有家庭妇女,有政府机关公务员,有职员,有大学生等等。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至少能写出发表在《南方周末》的文章),能够以通俗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慨。这种感慨可能是读者群体读了一篇报道之后的常见反应(就是文章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绝非人云亦云就能发表。原因就在于,用干巴巴的语言表达常见的观点吸引不了报纸的读者。报纸是卖钱的,如果你的文章吸引不了读者,那么编辑为何要采用你的文章?

《南方周末》“读者来信”栏目的文章往往“直抒胸臆”。它不像《三联生活周刊》“读者来信”那样生活化,也不像《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文章那样有文化味以至于让我看不大懂。《南方周末》“读者来信”栏目的文章比较直截了当,能够让人感到作者的情绪冲击力。

要写好《南方周末》“读者来信”,作者还需要“对路”,并提供“附加值”。“对路”就是:如果一篇关于高等教育的报道被一名大学教授点评的话,比这篇报道被银行职员来点评更加对路;反过来,大学教授最好只是点评科教方面的报道,如果大学教授点评市民也能点评的生活议题,那么发挥不出自己的专长。而提供“附加值”,就是大学教授作为“象牙塔”中的“内部人士”,能掌握到普通市民不知道的一些教育信息,能说“事情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能起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

举个例子:最近一些微信公众号说某大学申请撤销了环境科学专业,然后煞有介事地说环境专业找不到工作。如此言论散发到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误解。但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该校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原先分属两个学院,现在两个专业合并到一个系去了。大学教授无论是针对一些自媒体的误导信息发表短评,还是看到《南方周末》提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都可以写“读者来信”。

再比如:有一些人总是说要提高博士生的待遇,也有些学生说自己的“工资”太低。理论上讲,提高博士生的待遇没有错。但问题是:谁出钱?科研基金有多大的比率可以支付这笔费用?一个科研基金有多少钱可以支付这笔费用?导师在给学校交培养费之余,每年还需要给博士生科研补助,那么一个科研基金能够支撑几名博士生?如果课题组有6名甚至更多的研究生,课题组就算同时有两个科研基金,能吃得消吗?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可以成为“读者来信”,也可以发在《中国科学报》周二的大学周刊。

微信图片_20231023224226.jpg

[图2:本人父亲摄于启东]

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周末》是一份读者面很广、内容范围很广的报纸。科教只是这份报纸的一小块内容,日常这份报纸有很多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经济、社会方面的文章,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者可能不大会经常找到相关的文章写“回应”。而且,如果写“犄角旮旯”的文章,也不大容易刊登。《南方周末》读者感兴趣、大学教授能够评论的教育现象可能是出国申请中的猫腻、大学生内卷、大学生保研困局、研究生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师生关系异化、非升即走之类的具有通用性的话题。

[1] 马臻《研究生导师应做“引路人”》南方周末2018-11-15(B19).

[2] 马臻《高校自主招生越严越好》南方周末2019-1-17(B12).

[3] 马臻《要兼顾稳定、公平、效率》南方周末2019-1-31(B19).

[4] 马臻《写出学位论文就够了吗?》南方周末2019-3-21(B15).

[5] 马臻《别被奥数牵着鼻子走》南方周末2019-4-4(B15).

[6] 马臻《面对功利的家长》南方周末2019-5-16(B15).

[7] 马臻《“爬藤”成功又如何?》南方周末2019-6-13(B15).

[8] 马臻《大学生就业要早早规划》南方周末2020-7-9(B15).

[9] 马臻《学习写作不应止于高考》南方周末2020-9-10(B15).

[10] 马臻《“绩点为王”对不对?》南方周末2020-10-29(B15).

[11] 马臻《“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南方周末2020-12-10(B15).

[12] 马臻《让更多精品讲座进校园》南方周末2021-1-7(B15).

[13] 马臻《找到真实的投稿信息并不难》南方周末2022-3-24(B15)

[14] 马臻《短平快地硕士毕业是一厢情愿》南方周末2023-9-14(B15).

起标题很重要。《南方周末》“读者来信”版的标题需要尽可能简短,而且要观点鲜明。你可以看看我发表的14篇文章的标题,要么是表达观点的判断句,要么表示质疑的问句。在稿件中,我还会起几个标题,供编辑挑选。

写“读者来信”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很多人以为《南方周末》是每周五发行的,其实,在周四早上,《南方周末》就已经出了,我在周四中午能收到邮递员给我的报纸。如果看到这一期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有可以回应之处,我马上写稿,最晚在周六发给编辑。如果过了一周再写稿,那么我写的“回应”就“过时”了。而写类似于“自由谈”的“非回应文章”虽然没有严格的发表时效性,但最好能结合最新的热点事件,这样能够引起编辑和读者的兴趣,也有现实意义。

微信图片_20231019161213.jpg

[图3:本人摄于启东]

举个例子:前一阵,上海南汇新城“野海滩”上有一个四岁半女孩失踪。看到这则新闻,你可以写一篇“读者来信”,从这个事件出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到生活中的危险之处,也提到一些自媒体发布“野游”视频的副作用,呼吁大家珍惜生命。这样的结合社会热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短文也许能发出来。

以上说的是《南方周末》纸质版“读者来信”栏目。《南方周末》APP有一个类似的栏目叫“Hi,南周”,也刊登类似于“读者来信”的文章。和纸质版“读者来信”文章的区别是,“Hi,南周”栏目的文章更长(一般可以在1500-2000字),内容也更加生活化,可以反映一些耐人寻味的感受,比如大学生的困惑、中小学教师的压力、中小学家长面对班级微信群的五味杂陈等。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不妨读几篇文章,了解个大概。

微信图片_20231023224412.jpg

[图4:本人妻子摄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二期]

当然,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并非一定要在《南方周末》发文。正如参加英语考试需要“语感”,写博客、写报刊文章的人也需要有一种对文体和写作方法的感觉。比如说,你可以读一读刊登作者自由投稿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中国研究生》《科学新闻》《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你会发现,不同报刊刊登的内容以及文章的文风有很大的区别。能够体会到不同报刊的区别,就是在积累一种“感觉”。写文章时,也需要有一种感觉,知道这篇文章是否能够在这家报刊刊登,知道这篇博文是不是一篇好的博文。见多识广、写得多了,就会有一种对文章和媒体的“感觉”。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作者要有深厚的积累。一个人的追求不能只是停留在“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能只是在乎我的这篇文章有没有在这个报刊上发出来。也许,我今天读到这一期报纸,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回应”可以写;下一周,我写了篇“回应”,没有发出来;后来,我忙着出差,等我出差回来看到报纸上有我感兴趣的话题,早就过了写“回应”的时限了。但是,积累还是在进行的。不停地积累的话,这次没有就下一次,总归会有收获的。

这就好比,我在科学网上写博客,虽然这不是在报刊发文,但写出来了,自己开心,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06984.html

上一篇:研究生教育中的难点问题
下一篇:那些发表和没有发表的通俗文章:体会和教训
收藏 IP: 101.80.248.*| 热度|

10 张学文 彭真明 徐芳 郑永军 赵凤光 张晓良 王启云 郭战胜 谌群芳 李万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IP: 210.45.65.*   回复 | 赞 +1 [2]刘立   2024-1-16 16:17
他写了个关于调整“非升即走”的提案。可能是观点比较超前,提案提交后,没有立案。等待一段时间看到没有回应,他把主要观点发在了《南方周末》。再过了两三年,他们学校把“非升即走”进行的重大调整。“你看,我早就提出了。”冯教授把《南方周末》文章放在教代会小组讨论的小群。

请问:具体是哪一篇?
回复  [3] 马臻《要兼顾稳定、公平、效率》南方周末2019-1-31(B19).
2024-4-6 21:21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0.152.175.*   回复 | 赞 +1 [1]张学文   2023-10-24 10:40
这也是对学者的鼓励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