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辅导员梦工厂》,不仅仅让读者了解辅导员工作 精选

已有 7596 次阅读 2023-5-17 23:54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开展工作是“立体”的、多彩的,而不是平面的、单色的。而且,获得荣誉、奖项,需要很多前期的积累。看到这位老师的故事,我很有同感。

《辅导员梦工厂》,不仅仅让读者了解辅导员工作

马臻在科学网原创首发 

有很多教师都很困惑:自己平时已经很努力了,但为何在教学、育人方面没有获得奖励、荣誉称号?自己到底缺点啥?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们可以看一下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别人有些啥。看了他们在报刊和网上的简介材料,你就会发现,那些“牛人”的简介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亮点、荣誉堆积起来的。最初,这种荣誉是校级的,在此基础上,他们获得市级的荣誉,进而得到更多、更高的荣誉。

而且,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提出自己的思想、实践体系,或者说“范式”(paradigm)。比如,申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成果奖,需要的就是体系、范式的提出,需要的是框架图。

无论是亮点的产生,还是体系的提出,都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对工作的执着精神,甚至在不被理解的时候也能够坚持下去。

最近,我读到李萌写的《辅导员梦工厂》,更加坚持上述观点。

微信图片_20230517235650.jpg

一、其人其书

作者李萌从一位基层辅导员,成长为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并在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参加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目前,他担任陕西一所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任。

他的成功在于,他不仅仅满足于做“分内事”,而是在做好辅导员基本工作之余,还能参加辅导员条线的职业技能比赛、发网文、写书、做研究项目、写论文、成立辅导员工作室,把自己的工作做出了“立体感”

以写书为例,《辅导员梦工厂》不是通常看到的面向学生的辅导员博文集(这些博文主要是以单向谈心的形式,解决学生的困惑),也不是面向同行的辅导员谈心谈话笔录(工作案例),而是有很多关于自身职业发展的所思所想、经验之谈。

这里面,有关于如何应聘辅导员岗位、在高校如何发言、如何处理学生事务、如何写总结材料、如何写各种报告、如何打比赛的经验分享。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太长。往往从一个亲身经历或者一个新闻热点引出话题,然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这里面,有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思考,干货满满。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辅导员,做的是学生的工作。但是,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是上级,是辅导员群体(同事、同行),是学生家长,也是自己。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业余生活和职业发展。辅导员的工作是立体的。

这本书针对的是辅导员群体,让人看到榜样的力量,让人看到希望,让人能够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困惑。

这本书虽然针对的是辅导员群体,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本书并不只是为了服务辅导员而写的。我可以想象,作者坐在电脑前,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写作是对自己长年累月工作的梳理总结,他在为了记录自己、抒发自己而写,把所思所想分享给整个世界。

这就像我写博文,并非为了教化大众,也并非为了谋利,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分享给科学网的读者。

有价值的,不仅仅是小的经验分享。这本书的作者还把自己的思政项目申报材料和结题报告也展示了出来,这些材料具有系统性和思想性,即更加具有体系和作者自己的归纳,对读者的启发性更大。看了这些材料,我想:原来材料还可以这么写。这就好比,曾经听说过全国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有一次看到科学网博主彭真明放在科学网博客的工作法案例,我很受启发:原来材料可以这么写。

二、对教师、研究生导师的启发

并非辅导员的教师、研究生导师,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

如今,高校越来越重视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如何和年轻学子打交道?如何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如何开展网络育人?如何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如何和研究生谈心谈话?如何申报各类教学和育人项目?如何在校内发言?如何用辩证法,分析学生遇到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思考,也是不可忽视的“刚需”。

简而言之,做科研不仅仅涉及科研本身,很多时候要做好人的工作。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也面临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提升各方面的职业技能很重要。

对于那些热衷于写博客、在报刊发文的研究生导师来说,读这本书也有助于他们从学工人员的角度去了解教育界一些热门的话题,比如大学生就业、网络思政。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实际情况和别人的观点,有助于自己写作。

对于兼做行政工作的教师来说,这本书也提供了借鉴价值。比如,现在一些单位建有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这里面要把握好什么问题?本书有关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文章,能为建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提供参考。再比如:行政管理要把握好哪几对关系?本书的部分文章有针对辅导员工作的归纳概括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非常喜欢看这种原汁原味的分析文章,因为这些文章不讲空话套话,干货满满;而且,读的时候并非一扫而过,而是需要一些时间咀嚼分析,进而找到和自己工作的关联,找到观察、理解高教界的一种思维方法。

三、日积月累,功不唐捐

读这本书,不仅仅要了解辅导员的工作,还要学习作者对工作的热爱。有些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go the extra mile。对于工作,他们能think about it, talk about it,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所谓“分内的事”完成。

日积月累,他们能够形成远超一般人的积累或者说成果。那么当机会来临时,他们能顺利地把握住机会,脱颖而出。

我就认识一位学工人员。她从基层辅导员做起,坚持找学生谈心谈话,开设微信公众号,出书,成立工作室,被评为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和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这本书还提到,作者曾经参加了一个全国比赛,没能获奖,这很遗憾。“虽然比赛结束了,却想着给自己凝练一个工作特色,能够进一步成长。”想了很久,他从网络思政做起,后来获得很多奖项和突破。

读到这儿,我很有同感。以前学校里有各种申报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申报成功或者没有申报。遇到这类不顺心的事,心里难受一下,就很快过去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越来越多,总能抓住一些机会。最近,我讲授的研究生课“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我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并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三等奖。我的工作法案例,还获得了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征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在书的最后(内封面),作者强调:“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绝非比赛可以评价,绝非情怀可以决定,绝非坚守可以成就,关键是能树立大江大海大格局,苦练基层基础基本功,顺境时多一份思索,逆境时多一份勇气,做到荣辱不惊,宠辱不惊,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和研究点,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在日积月累中收获成长,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行动者。”

四、拓展阅读

图书市场上有很多关于与人相处的、带团队的书,我读了一些,但总觉得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针对性不强。我认为,研究生导师也需要了解一些从事学生工作的方法、经验。这儿,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读这些书也许能提高职业技能。

徐川等《高校辅导员的七项修炼》人民出版社,2022年

范蕊《辅导员谈心谈话六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

往往,辅导员不大了解科研,研究生导师不大了解学生工作。如果导师既懂科研又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那么自身职业技能就更强了。

这就好比,新闻记者往往不大了解科研,而科研工作者不大会写新闻。如果科研工作者也懂一点新闻写作或者报刊写作,那就能够成为“教授级的笔者”。

开展工作,也需要换个视角,了解与自己相关的别人在做什么、怎么做,这不但能则增加对于“上下文”的“通透感”,而且能有新的启发。

生命是一段旅程,在读书和实践中,我们收获成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88419.html

上一篇:读书、看报、听网课的乐趣和压力
下一篇:开启“时空之旅”,品味艺术和人生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11 璩存勇 张俊鹏 周飞 周忠浩 鲍海飞 武夷山 李东风 黄永义 王林平 刘俊华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