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毕业季,说说毕业论文答辩的奥秘 精选

已有 9039 次阅读 2022-5-25 08:45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IMG_20210926_095344.jpg

毕业论文答辩需要“实现基本功能”,就是讲清楚:你研究的是什么课题?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你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研究,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有什么重要价值?这些研究结果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有什么启发?你的研究有什么创新点?你为本学科领域的推进提供了什么智力贡献?

毕业论文答辩不能只是展示实验数据(图表),更要把“故事”及其前因后果讲清楚,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研究生做几个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另一种是研究平行的体系,比如针对某个催化反应,先后开发了几种催化剂。随着高校、研究所科研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师更喜欢层层深入的科研工作,而不是“依样画葫芦”“换一个元素发一篇论文”。在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时,有的评委会对“依样画葫芦”的研究提出质疑。对此,研究生应该事先做好准备,想一想怎么把自己的毕业论文讲得更加深入。

毕业论文的系统性也需要在答辩时体现。也许有的同学在开展研究时“什么能做就做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开展了多个研究,也发表了几篇论文。但在准备毕业论文答辩PPT时,要注意讲清楚这些研究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框架”中,彼此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最好能给出框架图。

有些同学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综述了一些文献进展,然后马上切换到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没有说清楚从文献到自己研究课题的过渡——既然在文献中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研究进展,为什么自己还要从事这个研究?这一层意思,称为gap statement。

制作毕业论文答辩PPT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数据都堆砌到PPT中去。可以精选一些数据。在讲解时,也要有详有略。比如:答辩人在讲解了课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之后,说自己做了四个研究。那么,答辩人在稍稍详细地讲解了第一个研究之后,后面三个研究可以稍稍概括地加以介绍,而不必“平均施力”。另外,纵然在PPT上罗列了很多数据,介绍时也不必“平均施力”。可以把主要的结果和关键证据讲一讲,不关键的图表可以罗列在PPT中,在讲解中“一笔带过”即可。如果评委有疑问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会提问的。

要事先准备好PPT,在课题组内部进行试讲,得到导师和课题组同学的指点。之后,最好在答辩的现场提前进行试讲。

还需要预想:评委可能问什么问题?可以自己给自己提问题,也可以让导师和同学提出一些问题。

答辩人要提前准备好答辩文书,例如起草好答辩决议,并提前让导师修改好。有些同学没有让导师修改好答辩决议,结果到了答辩那天,评审专家花了很多时间修改答辩决议。

答辩那天,答辩人可以穿上稍微正式的衣服,提前到现场调试电脑和投影设备。也可以提醒课题组成员提前到达现场。有时候还要实现准备评委的席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只能在线上答辩,那么也要事先掌握答辩的规则和录制答辩过程的方法,并调试好设备,还要提醒课题组同学和评审专家准时参加。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要顶撞答辩评委。不要表现出傲慢。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答辩评委的问题,并一一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某个问题,那么不要慌张,可以如实地说自己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提出一个粗浅的思考角度,但不要不懂装懂。当答辩评委指出你工作有缺陷时,你可以大方地说:“谢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我的研究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在将来开展进一步的实验。”

最后,保持好心态。答辩人最终得到的答辩成绩未必和自己想象的一样。也许你认为自己准备答辩花了很多时间,答辩时也应对自如,结果只得了“良”;你看到别人没你优秀,结果答辩的成绩是“优”。其实,答辩评委评分是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结合在一起的,既看你现场表现,又看你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包括选题、对学科进展的把握、科研结果的重要性、工作量、写作水平),还受到你论文发表情况的影响。好比说一个研究生做了不错的研究,但没有发表论文,那么他在答辩时得“良”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他的论文发表在《Nature》,并且在答辩现场清晰地说出了这个情况,那么这个情况能影响评委的打分。

无论如何,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了,不要计较最终自己得的是“优”还是“良”,也不要盲目地和别人攀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40082.html

上一篇:研究生和他人开展科研合作是个微妙的话题
下一篇:论文撰写和修改的过程
收藏 IP: 101.87.208.*| 热度|

12 郭战胜 张红光 李东风 褚海亮 唐小卿 邵绍锦 王德华 李万春 卜令泽 徐长庆 丁海霞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