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撰写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文章的体会 精选

已有 7722 次阅读 2022-1-18 15:43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微信图片_20190614070755.jpg

现在有很多出版物可以发表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文章。例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研究》发表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论文,《中国研究生》发表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通俗文章,《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时常刊发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报道和评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经常举办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讨会,并出版会议论文集。

除了记者之外,通常有几类人撰写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文章。一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和研工条线人员。二是从事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老师和研究生。三是有经历、经验和感悟需要分享的研究生。四是研究生导师。

导师撰写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文章很重要。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也重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因此,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方面得发挥作用。第二,现在研究生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毕业、就业也不那么顺畅,学生面临着完成学业和职业发展双重困难,获取相关指导信息是“刚需”。第三,导师日常开展教学、科研是必须的,是构成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但无论是申报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教学成果奖,还是整理学位点评估材料、在国内相关的研讨会作口头报告,都需要呈现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出版教材或者获得教学成果奖,也可以是在主流报刊发文或者被主流报刊报道。最后,撰写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文章不但能够传播关于读研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增进公众对研究生教育的了解,也能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具有社会价值。

有的老师会有误解,认为撰写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文章必定需要“研究”,必定有定量的分析,也必定需要发表在教学期刊。其实,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文章不一定是教学研究文章,也可以是介绍读研方法、介绍指导研究生的方法和体验、介绍学生或者自己做科研的经历、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当然,也可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中有一个话题(比如延期毕业、师生矛盾)的述评。

经验介绍型文章

研究生读研涉及选导师、查文献、开题、做实验、中期考核、写科研论文、时间管理、写毕业论文、与人相处(包括与同学相处、与导师相处)、求职应聘。就拿撰写科研论文来说,这涉及论文引言部分写作、实验结果部分写作、讨论部分写作、摘要和结论部分写作、写论文的学术规范、论文投稿和按照审稿意见改稿并回复审稿意见等等。在课题组,导师没时间系统化地给研究生讲解读研的方方面面。而如果研究生不知道这些知识和窍门,那么就容易“走弯路”。这时,如果一线导师能够站出来,按照板块写关于读研的经验介绍型或者指导型文章,并且在正宗的报刊发表,那无论对于研究生读者还是对于导师,都具有意义。例如,我曾在《中国研究生》发表《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引言部分》《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研究生回复审稿意见的门道》《如何借助PPT做好你的报告》《研究生准备中期考核得“对路”》《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读研要使巧劲》《做科研不顺?没时间找工作?解密读研时间管理》等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是我讲授“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的“结晶”,既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发给研究生,也可以作为课程建设进展的“证据”罗列到课程建设项目结题报告中,也可以作为“前期成果”写到新的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思政项目申报书中,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写这类文章不是特别难。但要注意:写出能在《中国研究生》这样的杂志刊登的文章必然是要一定篇幅的,而不能像写微博那样。作者要尽可能把更多的“干货”(经验教训)放入文章。写作要结构清晰,各个要点一目了然。为了说明要点,可以提供相关的、典型的、生动的例子,这称为“抽象和形象相结合”。提供例子时,可以不必写出完整的经历、前因后果,而要非常概括。引用书刊、报纸上别人的话,能使作者的文章更厚实、更儒雅,能印证作者的观点,也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写作之前最好有一个“预演”环节,即把相关内容以组会、讲座的形式给研究生们讲一讲,再整理成文。

经验介绍型文章不局限于介绍读研经验。导师还可以面向其他的导师以及有志于在将来从教的博士生、博士后,介绍指导研究生、管理课题组的经验教训。比如,我曾在《科技导报》发表《指导、管理研究生的实践和思考》《组织行为学对指导研究生的启发》《带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尝试》等文章,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表《研究生师生矛盾及化解对策》。写这样的文章不能“纸上谈兵”,而需要有一线指导研究生的经历,还要学习管理学知识,并参加各种研究生教育座谈会,甚至还要采访师生。阅历广、挖掘深,才能写得好。 

经历型文章

经历型文章往往叙述作者或者被报道者经历的曲折的、难忘的事情,比如作者作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和自身职业发展中遇到的事。当然,导师也可以变身类似于“记者”的“笔者”,写被采访者的经历。研究生也可以写自己读研的经历。

经历型文章不能如平板一块,而要概括地叙述作者或者当事人一段经历的开始、发展、变化和结局。正如小说具有“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经历型文章往往也具有类似于“王国维人生三重境”的内容。并且,经历型文章不能仅仅停留于叙事,而要通过叙事,反映事物的本质、人性、时代背景、人生哲理,给人带来启发甚至发挥感召和导向作用。例如,我曾在《科技导报》发表《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该文叙述一位副研究员在科研起步阶段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好对应着“王国维人生三重境”),反映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作者在写稿时,应仔细琢磨:手头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它对读者有什么启发?无论通过文章的“龙头”还是“凤尾”,无论通过直接引语(直接引用当事人或者其他文章的作者的话)还是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无论委婉表达还是直抒胸臆,都得让读者明白文章的立意。

经历型文章虽然不是新闻报道,但作者可以借鉴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选择典型事实、再现场景、运用背景材料、借助直接引语。要捕捉变动性事实,找到写作的切入口,写好文章的导语、主体和结尾。文章要有“冲突”(波澜)和“平衡”(不能一面倒地呈现某一方的说法,而要展示各方说法,哪怕有详有略)。借鉴新闻写作方法,能使文章更“立体”也更有“味儿”。

教育述评

教育述评和经验介绍型文章、经历型文章相比更难写。首先,经验介绍型文章、经历型文章往往“四平八稳”,不容易“出错”,而教育述评涉及对教育问题的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次,写教育述评需要宽阔的视野和对教育界一线情况的了解。再次,教育述评兼具“述”和“评”,理清写作逻辑有难度。

在研究生教育中,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是教育述评写作的话题。教育述评的意义就在于针对教育热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它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写作要客观、全面、务实(解决问题而不是胡搅蛮缠)。要非常精妙地把信息和观点传递出去。以下我举例说明。

现在,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但早在2016年,我就在《文汇报》发表相关文章。文章的起因:当时我的一名博士生写毕业论文慢了,我就嚷嚷着让他延期毕业,但他说他们班上的博士生都申请按时毕业。7月初,我在校门口看到“白榜”,看到他们班上只有一博士生拿到学位证。这时,很多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会延期毕业?延期毕业是不是一件坏事情?发表论文是不是一件坏事情?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有没有无奈?我写了篇《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文汇报》2016年9月23日第6版(头条)刊登。文章被中国智库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社)、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等几十个媒体转载。

现在,导学矛盾也引起广泛关注。但早在2016年,我就在《文汇报》发表相关文章。文章的起因: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我常感到“不顺”。比如说,有的硕士生提出要外出实习,有的硕士生刚进校就请假复习托福、GRE,有的硕士生发出一篇论文后就懈怠了。课题组生存发展和研究生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课题组要生存发展,就得不停地做实验、发论文、申请科研项目。如果没有经费,那么研究生培养就无从谈起——不但实验做不成,导师也无法招生。但研究生职业发展也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矛盾。我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还采访了研究生,写了篇《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在《文汇报》2016年11月25日第7版刊登。文章被光明网、中国智库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等几十个媒体转载。

从以上介绍可知,写教育述评往往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能分析判断这个话题、这篇文章的意义。写法、写作的角度也很重要。比如,谈到研究生延期毕业的话题,一些新闻周刊的记者可能通过几位延期毕业的学生,反映延期毕业的“惨状”。但科教述评不这么写。科教述评里开头的故事的片段只是文章的“由头”,而科教述评当中的故事的片段只是例子。最终,科教述评还需要站得高、看得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21587.html

上一篇: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难点
下一篇:经历·感悟·分享——博文集自序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16 彭真明 张俊鹏 杨顺华 周向军 吴斌 胡泽春 黄永义 邝宏达 肖慈珣 靖常峰 赵凤光 许培扬 陈辉 宁利中 王林平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