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性模式”由于其形式简单明了、说理浅显易懂、貌似有根有据而被广泛接受。特别是,政策制定者们很容易被“线性模式”说服,并将其用于制定美国的科技政策。“线性模式”的政策含义是非常明确的:在整个技术创新的流程中,政府只要确定哪些属于基础研究,并给予资助,就大功告成了。余下的流程,可以由私人企业来资助,并从市场获得回报。
如果技术创新真的遵从“线性模式”,那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因为,对于公众而言,这个模式容易理解;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个模式便于操作。然而,后来人们认识到,技术创新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很多情况下,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甚至混乱的过程,创新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源于企业外部。这样一来,线性模式就不能涵盖所有的创新活动。新的创新模型也就呼之欲出了。1997年Stokes提出的巴斯德象限模型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尝试。本文介绍一个更早的、也更有影响的模型——已故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Stephen Kline于1985年提出的链环模型(chain-linked model)(Kline, Stephen J., "Innovation is not a linear process," Research Management, July-August 1985, Vol. 28, No. 2, p. 36 - 45)。链环模式在国内文献当中多有提及,有关著作里面也有些文字介绍。但是,那些介绍多半流于过于简化,令人读来有隔靴搔痒之感。下面我试着详细说明一下。
Kline是搞工科的,在空气动力学、热动力学方面有过突出成就。他提出的链环模型如同一幅解析设计图纸,这也充分体现了工科教授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要仅仅依靠文字来叙述清楚链环模型还真不容易(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我花了一点儿功夫,按照Kline的模型,用POWERPOINT画了一张图:
在上面这张图里,Kline力求把与创新过程有关的重要活动都包括进来。整个图例揭示了与创新活动的五条不同的路径,这些路径链接着创新活动的要素,如研究、发明、生产等活动。 这五条路径分别是:(1)创新链(chain of innovation),在图中由字母C代表。这是从市场调研开始,到产品解析设计,到详细设计,到生产产品,最后到产品销售的一个链条。(2)反馈环路(feedback links),在图中由字母f或者F代表,用以链接创新过程的后期与前期。(3)创新链与研究活动的联系(connections to research),在图中由数字1,2,3代表,这个联系是通过知识(研究活动产生的,或者创新链产生的)传递的。(4)发明与设计活动与研究活动的直接联系,在图中由字母D代表,这是因为发明往往研究与开发之间的纽带;(5)产品与研究之间的直接联系, 在图中分别由字母I和S代表,市场需求(以及国防上的需求)常常带来科学研究的课题,而且是长期的课题。
总的来讲,比起线性模式而言,链环模式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第一,链环模式表明,科学研究不是技术创新的直接来源,更不是唯一的来源,很多创新活动是没有或几乎没有科学研究活动参与的;第二,链环模式把系统研究和工艺研究也纳入了创新活动之中,而线性模式忽略了上述活动;第三,对于发明家和技术发明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链环模式给予了它们以更加公正的地位;第四,链式模式指出,工程设计(包括解析设计和详细设计)实际上是创新体制内的重要活动,而这点也被线性模式忽略了;第五,根据链环模式,判断创新的来源是市场拉动还是科学研究驱动已经成为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了,因为链环模式涵盖了这两种情况。
Kline的链环模型自1985年发表以来,影响很大。不仅这个模型被学者们广泛采用与讨论,而且,1996年OECD出版的、具有广泛影响的《知识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报告,也采用了Kline的链环模型。该报告认为,根据链环模型,创新的思维有多种来源(包括产业制造能力和市场信息等),创新的表现形态有多种(新产品、新设计等),创新活动涉及不同的参与者(企业、国家实验室、大学、市场用户等)。因此,研究创新活动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在怎样的制度设计下,能够促进创新活动者之间良性互动、互利互惠,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思路,是把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来研究,也就是曾经长时间作为研究热点的国家创新系统课题。
总之,Kline的链环模型让我们获得一个更加真实的创新过程全景,有助于我们确定国家、企业、大学等各自在创新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也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管理干部更好地管理与引导创新活动。Kline出身于工程研究领域,晚年钟情于交叉科学研究,并借助于自身的背景,作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他的经历,或许对于国内院士、专家、教授们的晚年学术生涯有一些启发意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