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炘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郝炘

博文

请地震局详细解释如何测定汶川地震震级

已有 7825 次阅读 2008-6-28 07:3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华社“地震局地质所所长张培震详解汶川特大地震特征与成因”的报道说:据张培震介绍,中国地震台网测定“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见: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6/208446.html)

汶川地震后,地震局曾将震级从7.8修订为8.0。按照国家标准GB17740-1999,中国的地震震级M用地震面波确定。

用地震面波定震级有一个要求,需要用远处的地震台站,一般用据震中2220公里以外的台站,而中国大多数台站到汶川的距离没有超出这个距离。之所以用远处的地震台站,是因为只有这些台站的地震面波与地震体波的S波能明显地分开,以保证用来计算震级的振幅只包括来自面波的贡献。

只要振幅没有出格(而对于大地震,离震中近的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形振幅一般都会出格),可以用该地震台站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形振幅算出一个面波震级,从多个台站的结果计算平均值,得到一个最终测定的震级。

所以面波震级是一个平均值。既然是平均值,就有误差。陈运泰院士说,面波震级误差在0.3至0.5都属正常。不知道地震局的面波震级误差是多少?如果大于0.2,那么将震级从7.8修订到8.0没有什么意义。

希望地震局能公布他们是如何测定面波震级M=8.0的?误差是多少?是多少个台站结果的平均值?哪些台站?

据了解,自"八五"起国家开始投资建设地震数字台站,到2001年全部投入运行。但是不少数字地震仪没有标定过。地震仪的标定是准确测定震级必不可少的一步。过去与模拟地震仪打交道的老地震工作者说,他们每年至少标定一次地震仪、有时两次。自从换了数字地震仪后,细致的标定地震仪的工作没有人做了,出现了数字地震仪测出的震级与模拟地震仪的相差甚远的问题,比如云南一个地震用模拟地震仪测定震级M=2.4,而用数字地震仪测定震级M=3。

从网上可以查到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对这次汶川地震主震和余震的测定,所测定的各种震级都有如何测定的数据,包括用了哪些台站,每个台站测到的振幅、波形周期、计算的震级大小等。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4级以上的余震从下面的网站可以查到:
http://www.csndmc.ac.cn/newweb/wenchuan/wenchuan_aftershocks.htm
其中6级以上的余震有5个,只给了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没有给用来测定震级的有关数据。

下面是中美两国测定的6级以上的主震与余震震级的比较。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汶川地震主震面波震级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的一样,而余震面波震级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测定的差别比较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用地震面波确定震级有很多不准确的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地震仪的标定、面波与S波的区分等。美国测定面波震级用的是远离震中的台站,他们的数据应该更准确。

比较3个中美都给出面波震级的余震,中国地震局测定的震级比美国测定的分别高0.5、0.5、0.4个震级。

面波震级与地震能量之间有一个经验公式:logE=11.8+1.5XMs. 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地震局测定的三个余震释放的能量比美国测定的分别高出5.6、5.6、4.0倍。

国际上现在通常采用地震矩震级Mw。矩震级是许多台站的地震波形推算出来的,与地震波形的绝对振幅无关。不知道中国地震局什么时候在震级测定上与国际接轨。

发震时间、地点、震级(通常称为三要素)是研究地震的最基本的数据,如果基本数据的测定上有问题,进一步研究能做得好吗?

附美国地质测绘局(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有关数据来源:
5月12日14:28 主震
http://earthquake.usgs.gov/eqcenter/recenteqsww/Quakes/us2008ryan.php

5月12日14:43 余震
http://neic.usgs.gov/neis/bulletin/neic_ryap.html

5月12日19:11 余震
http://neic.usgs.gov/neis/bulletin/neic_rybd.html

5月13日15:07 余震
http://neic.usgs.gov/neis/bulletin/neic_rza5.html

5月18日01:08 余震
http://neic.usgs.gov/neis/bulletin/neic_sda9.html

5月25日16:21 余震
http://neic.usgs.gov/neis/bulletin/neic_slat.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30572.html

上一篇:科学家发现新元素
下一篇:为“国家利益”做假说明了什么?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