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学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两种模式比较典型,也最为分明,下面以一一解释之。
第一种模式: 通常是基于某种理论或者假设,然后自然有一些推论以及预言,设计实验并证明这些预言。另外一种模式:首先有大量的数据,然后找一个带参数的模型,拟合这些参数,并解释这些结果。第一种模型在科学中比较纯粹,做理论的人多采用这个模型。第二个模式比较混杂,有好的结果,也有差的结果,这是因为在第二步选择模型的时候选择空间很大,由于有拟合的参数,基本任何结果都可以得到看起来很好的解释,但是其实只是现象学上的解释,并不是从原理上的解释。第二个模型做实验的人用得更多。当然更多的人是在二者之间徘徊。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现在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实验结果,也可能是社会调查结果,现在要研究它的统计规律。如果我们找一个函数,拟合它,得到一组参数,最后得到结论,这些数据服从某种分布。OK, 这是第二种研究模式。如果我们可以根据系统的特征假设变量服从某种规律,然后推导这些变量的统计分布函数,最后和实验结果比对,那么就是第一种模式。毫无疑问,第一种模式对问题的看法要深于第二种模式。
这个图像看起来一目了然,大家可以对比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我是希望大家可以尽量往第一种科研模式上转换,尤其是对做实验的人更应该如此。如果可以用第一种科研模式思考问题,设计实验,写文章,那么这样的文章的水平应该更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94-632630.html
上一篇:
辅导员制度是否是“牝雞無晨"下一篇:
程代展教授的反思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