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桢11月13—28日到南京、无锡、上海视察中科院各研究单位的工作。1951年11月20日:“到无锡后,在车站上遇仲济。……(下午)一点十分自无锡城出发至蠡园,凡十三里(中里),黄包车约五十分钟到。由刘建康、倪达书等陪同视察寄生虫、昆虫、水质等实验室,遇Clark及Sproston史若兰。晚七点半与水生生物所同人谈话。”
1951年11月21日:“晨七点起。八点和允敏(陈汲,竺可桢夫人)至蠡园四处一走。蠡园有地连水塘共49亩。主人王禹卿向以帮助荣宗敬起家,后开福新面粉厂,于廿多年以前造此园。最初建湖上草堂及景宣楼,后又添造正楼(现作宿舍)及新住宅(现作倪达书、Sproston等实验室)。解放以后王禹卿去香港,其子王亢元告倪达书欲以园送科学院,后又悔失言,改为租五年。适土改起,收为公有,由科学院暂时应用。但无锡市政府与军管会希望以蠡园为休息所,科学院得让给。故院中拟另购地另建,苦无建筑费。和倪达书、刘建康、王仲济至附近看拟购之地十九亩,价三千六百万。又所租鱼塘四个,十亩另七分。此间养鱼每亩可出鲢鱼、草鱼七百斤,比稻田水亩产量高云云。”
竺可桢到无锡,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家楫(仲济)到火车站迎接,水生所刘建康研究员、倪达书研究员陪同竺可桢视察水生所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克拉克(Clark,女,英国人,水生所副研究员,从事桡足类研究)、史若兰(Nora G.Sproston,英国寄生虫学家,水生所研究员)也在这里工作。
读尹文英(1947—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工作,1950—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有关回忆文章,英国寄生虫学家史若兰女士(N.G.Sproston)1947年应聘来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开展鱼类寄生单殖类吸虫和寄生甲壳动物的研究,实验室在岳阳路320号3楼123号。1950年史若兰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离开水生所回英国。
王禹卿(1879—1965年),无锡人,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1927年,他耗资20多万元,在家乡的蠡湖(又称五里湖)旁构筑蠡园,成为江南著名私家园林。1946年10月30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抵无锡“避寿”,即下榻蠡园景宣楼(蒋1887年10月31日生,此时当是“避”六十寿辰。)。五十年代初期水生所在蠡园使用已有房舍并租用鱼塘开展科研工作,而地方政府则欲将蠡园作为休养场所,故竺可桢日记1951年9月10日曾有“无锡淡水生物室因蠡园房子问题,地方上常给以麻烦”的记载。
五十年代初期水生所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同人在蠡园大门合影(大门上方有“蠡园”二字,一侧挂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物研究室”的牌子)
今日之蠡园大门
1953年夏刘建康(右)与张孟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摄于无锡蠡园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
今日之蠡园一景(注意:湖中一塔与岸边围栏与刘建康张孟闻当年合影背景相同)
20世纪50年代初,刘建康到江苏进行五里湖鱼类资源调查,此时外国学者向中国科学院询问中国池塘养鱼何以能高产,领导把问题交给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是,刘建康在江苏开展实地试验,并请富有实践经验的渔工参加,结果亩产超过500公斤。他于1955年发表《养鱼池单位面积产量试验》,首次提出了草鱼、青鱼的饲料系数,该文被公认为对中国传统养鱼方法进行科学总结的典范。英国学者C.F.Hickling在其《鱼类养殖》(1962年)书中引用了刘建康的试验数据。(摘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三分册·刘建康》3-11页,科学出版社2013年,作者:张晓良)
注,本文楷体字部分,皆引自《竺可桢全集》第十二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该卷为竺可桢日记第七集,包括1950、1951、1952年。
参见本博《竺可桢日记中水生所的人与事(之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86932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