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msel

博文

纯概率方法是预测地震发生概率的最有效办法

已有 4720 次阅读 2012-5-30 12:16 |个人分类:地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预测, 概率

  地震是地下断层活动的结果,直观想来,了解一个地区的断层特征是进行地震概率预测的前提。遗憾的是,采用断层特征的参数虽然可以使得你的模型很复杂,但是结果并不更准确。这是南加州大学Thomas H. Jordan 2008年一篇文章的结果:

  J. Douglas Zechar and Thomas H. Jordan, Testing alarm-based earthquake predictions, Geophys. J. Int. (2008) 172, 715–724(http://earth.usc.edu/~zechar/zecharjordan2008gji.pdf

  文章作者比较了三种概率预报方法:

  RI (Relative intensity)法:历史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地方,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最大。是最简单的评价方法。

  PI (Pattern informatics)法:地震活动性的异常能够指示下次地震的位置。涉及到“空区”和小震异常。一定程度上与RI法相关。

  NSHM(National Seismic Hazard Map)法: 结合考虑背景概率、平滑过的历史地震活动性以及断层信息。这是USGS采用的方法。

  Jordan的评价结果是,PI法和NSHM法统计上并不比最简单的RI法更准确(一些行业搞数值模拟的会有这样的经验:提高次要参数的准确程度对于模拟结果并没有大的影响)。

  【这是我2010年5月的一段读书笔记,有必要单独写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036-576572.html

上一篇:统计学问题:5月28日唐山地震是不是76年大地震的余震?
下一篇:秦四清研究员命中巨震的概率有多大?
收藏 IP: 71.84.59.*| 热度|

3 李小文 杨正瓴 Majorit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