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period里有三门课:Optical Physics和Physics in Molecule Biology会在短假过后完成考核,而另一门Introduction to Biomedicine for Physicist则横跨两个period,考试会安排在学期末(所以这门课会等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再总结)。
Prof. Göran五十来岁,留着一副大胡子,眼神沉稳而又柔和。他讲课条理清晰,板书井井有条,还会经常说些轻松的东西来活跃课堂气氛,令人感到如浴春风。他不禁让我想起在国内时遇到的两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授——童裕孙和郝柏林先生。另外,习题课助教Per Takman和另几位实验课助教也很耐心、亲切,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Physics in Molecular Biology由Prof. Erik Aurell讲授,他是KTH物理系的Division of Theoretical Biological Physics的主席。这门课主要是阐述如何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来理解并描述生物大分子在微观尺度上的行为,而热力学及统计物理学(热统)偏偏是我在本科时学得最烂的一门专业课之一(每每思及此事我总觉得挺对不住我的热统老师——陶瑞宝先生,残念……)。我们用的教材是Physics in Molecular Biology(K. Sneppen, G. Zocch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这本书对理论生物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几个领域作了简要的介绍,列举了一些很漂亮的工作作为实例。可能是由于时间限制和Erik研究兴趣的关系,我们只上了Polymer Physics, DNA and RNA, Physics of genetic regulation和Molecular network的开头,而和Protein相关的章节被完全跳过。和经典的物理学学科不同的是,理论生物物理的各个领域之间关联不多,也没有完备、严密的体系,每进入一个新专题就得在截然不同的物理模型和前提下进行推导和演算。虽然还没来得及对这个领域建立什么深刻和独到的见解,但也杂七杂八地读了不少资料,开了不少眼界。在学习这门课时最大的体会就是,在没把统计物理学玩转之前最好不要碰理论生物物理学,不然会学得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