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定之否定
一提“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这些字眼,很多年轻的学生可能会立马皱起眉头,厌烦之极。因为这些“老古董”的知识点是中学考,大学考,研究生甚至博士入学还要考,你说烦不烦!同学们可能会说,这些难懂晦涩的哲学,除了考试时有点用,平时根本用不上,学这些东西,简直是浪费时间。很长时间,我做学生时,也是这样的感觉。然而,大概十几年前,我在国内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跟我们这个领域非常有名的一位老教授(我当时导师的导师)请教过一个问题。我问老先生,一个人做科研什么素质最重要?老先生告诉我,哲学,哲学素养最重要。我当时很疑惑,一个搞自然科学的,哲学素养能有啥用?啥是哲学?老先生告诉我,哲学最重要的规律就是你们一直在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当时,很遗憾,正当我要寻根问底,为何这个规律这么重要?老先生因为有急事匆匆离开了。临走跟我说,你慢慢体会吧,等你想明白了,我们再讨论。
那么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呢?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形式的回复、内容的发展,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
为了帮助理解,我们先举个例子,比如说科学网上的YC 的摄影水平。YC 向来自诩自己摄影(准确地说是照相)完全是凭感觉的,言外之意她对相机的性能,具体的摄影技术通常是不屑一顾的(其实,我猜她是没这个耐心或天赋去研究这些具体的细节),但即使这样,她的摄影作品也经常受到科网众多摄影爱好者的追捧,原因很简单,至少YC对摄影构图这个最容易也最难的关键技术很有感觉,很有品位,所以即使用傻瓜机也能拍出不错的作品。那么,现在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YC的这个例子。首先,YC 对复杂的相机性能,摄影技术不屑一顾,这是第一次否定。如果我们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可以预测一下,如果对YC的第一次否定再来一次否定,也就是说YC 开始重视对相机性能,复杂的摄影技巧的研究,会怎么样呢?注意这个否定过程中,并不是全盘否定,她仍然保留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摄影感觉。其实这样的预测的结果也许都不需要YC去真的实验,庄世宇老师的摄影作品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证例。因为从庄老师的摄影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但有像YC那样的对摄影构图的艺术感觉,同时他对相机的性能,使用技巧方面看起来也非常有造诣。当然,庄老师拍出来的作品也比YC照的相片更胜一筹,这是有目共睹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其实也符合螺旋式的上升,也符合扬弃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但我这里强调的是,我们是否不仅能用这个规律去解释一些现象,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利用这个普遍的基本规律去预测,甚至去指导探索一些具体的事物发展的未知规律?而这些具体的未知规律恰恰是我们这些科技人员常常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噩梦。
无独有偶,同样科学网上施一公教授曾在他的博客中写道:“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仅仅刻苦地付出时间是不够的,批判性分(critical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他指出:“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只要有适当的对照实验,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 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基本就是排除不正确路径、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 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信的(conclusive)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 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负面的实验结果不仅很正常,也很有益于课题的最终成功。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 可信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就会很快走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会使你很快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当时,我在他的博客后留言,是想问,什么是“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当然,也很遗憾,我还没有从施教授的博客里找到他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然而,我有一种预感,施教授提到的所谓“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很可能就包括这个“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可以想象,你实验中取得的可信的负面结果是什么呢?这显然是一种否定,那么这个时候再来一次“否定之否定“,会怎么样呢?我们心里是否有勇气大胆地预测,你的新的突破很可能就在这个“二次否定”之后,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思想。
最后,我聊一下我自己的体会。所谓逻辑分析能力,既要有“反常识”的勇气,也要有“尊重常识”的素养。所谓“反常识”的勇气,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施教授讲的道理,当然也包括否定之否定这样规律的运用。我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要“尊重常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刚刚接触科研的研究生。因为我发现我们的很多研究生一直有这样一个误区,他们通常认为越是高深的学问越复杂,也让人看不懂。谁都能看懂的东西,太小儿科了。太常识的东西,还叫什么学问?然而,就是这些自以为从事高深研究的学生,搞出来的东西,往往是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通。我以前的导师曾经跟我说过,面对一个你认为复杂的问题,你先别一下子就钻到你熟悉的强大工具里面找答案,而是你先用“笨理儿”想想会怎么样?合不合常理?否则一旦你陷入细节,整体上你就会失去方向。
当然,“反常识”和“尊重常识”这样的思维,某种意义上也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