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澳洲博士生的中期答辩 精选

已有 20554 次阅读 2013-7-30 15:2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澳洲博士生的中期答辩

 

一个月前写过一篇博文关于澳洲博士生的Confirmation的博文。我当时把这个confirmation report 理解成了类似国内博士培养体系的开题报告,理由是在时间上这两种报告可能差不多,都是博士学习一年结束后进行。后来有朋友看了我的博文说澳洲的confirmation report 从性质和学术要求来讲更接近国内的中期报告。不管怎么比较吧,澳洲博士生的这个confirmation是非常重要的,形式上也很official。原因是在澳洲的大学,是没有博士毕业答辩 (final defence)的。

我当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也很吃惊,并很正式地跟大老板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最后的final defence,如何保证学生的博士论文质量?大牛的解释是这样的:有两个措施可以保证学生的博士论文质量。第一,博士论文是要送到国外至少两名教授级别的examiners评审。这两位评审人不能跟学生的导师有任何合作关系,比如说没有一起发表过论文,没有一起申请过基金等。这里强调一下,这些国际教授级的人物评审博士论文,认识不认识其实意义不大,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把自己学术信誉看得比命都重要,越是熟人可能审得越认真。评审结果通常是三种。一种是直接通过,无须修改;第二种是通过,但要做一定的修改;第三种当然就是fail。所以从这个严格评审的意义上来讲还是有很重要的保证的。除了找国际同行评审以外,第二个保证博士论文水平的措施是澳洲这几年一些大学开始采用的所谓TBP(Thesis by Publication) 政策。我们传统上理解的博士论文通常都是要写成一本书的样子。而这个TBP简单地讲就是博士论文无须再写成一本书了,只要将发表的几篇国际期刊论文分别作为一章(chapter)装订一下就可以了。当然在这些文章前面还是要加上一个三四十页的introduction(引言)的。关于学生发表的论文还有明确的要求,就是这些发表的期刊论文至少一半以上是学生为第一作者。当然这里说发表不见得是最后完全发表出来,因为很多期刊的审稿,发表周期很长,博士一般也就三四年时间。所有要求这些国际期刊论文在博士论文送审之前至少有三篇已经接收了。那么这个TBP政策的好处是什么呢?当然也是为了保证博士论文质量。因为在提交前你的博士论文的大部分章节已经被国际期刊发表(接受)了。在圈内认可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本身就是通过了至少三个审稿人的评审了,这无疑保证了至少这个章节的水准。后来我跟一些朋友了解到不光澳洲,欧洲很多国家(比如瑞典)博士论文早就开始流行这种TBP的方式。不管怎么说吧,这种方式给导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压力,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下面言归正传,说说我这个博士生的confirmation 情况。这么说吧,我最近这一两月基本没干别的,主要精力全用在这个学生的这个报告上面了。我之所以有些紧张,是因为刚刚有一个老师的博士生的confirmation failed(失败了),学生给问得灰头土脸,导师也很挂不住面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我这个学生的博士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两部分。做过试验的朋友都知道,试验的准备阶段是很耗时耗力的,而我的这个实验室基本是白手起家。澳洲人的工作效率实在不敢恭维,以我当年在香港做博士论文的经验,比如购买试验设备,香港两周能搞定的事,这里至少要折腾一个月,甚至更长。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亲自画图加工一些非标准的试验设备,完成各种设备的标定。总之一切都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好在我自认为给这个学生的idea是非常创新的。当我把这个想法给他讲清楚以后,他非常兴奋。这里我不得不夸奖一下我这个马来西亚的学生,他的执行能力非常强,这个能力太重要了。这一年下来,他基本是摸爬滚打在实验室,每周都给自己定详细的计划,跟我讨论问题有时候我都有点嫌他絮叨了,但这也恰恰是他认真,执著的优点。我甚至怀疑是不是马来西亚的学生都这样?如果再招学生的话,还真得要首选马来西亚的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学生博士开始十个月的时候,我们的试验成功了。得到的数据基本验证了我之前的预测。当他兴奋地跟我说我们只要变换材料的种类,试验的加载(边界)条件就能得到太多组重要的数据,我的论文发表就有保证了。最后竟然来了一句:我们简直造了一台paper machine! 我虽然也很高兴,但作为导师还是要故作镇静,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很严肃地告诫他,不要得意忘形,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不知道还有多少困难等着我们呢。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你要抓紧准备的confirmation report。试验方法,数据都有了,写出来自然不会有太大问题,况且这个学生是雅思考8.5分的选手,这还不小菜一碟!然而当我看到他的一份初稿的时候,眼镜摘了又戴,戴了又摘好几次,我也不敢相信是出自我的这位得意弟子之手!不是一般地烂!写的这东西哪像科技论文?最后我不得不把我的博士论文找出来,一章一章地给他讲其中的逻辑关系,写作套路。好在这个学生的领悟能力非常强,再次修改的版本好很多了。下一步就是对试验结果,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这部分才是报告的重中之重。经过反复的讨论,我相信他对他得到的结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我还是不放心,不断假设自己是confirmation  panel向这个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我能想到的听众可能会问的问题。

我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澳洲,至少在我们这个中心学生做confirmation seminar 被下面的panel 或其他老师学生问得灰头土脸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更有意思的是在学生被搞得很窘的情况下,学生的导师就会“挺身而出”。以我在香港和美国的经验,这种答辩,导师是可以列席,但通常是不参与发言的,更不要说关键时候为学生“拔剑而起”。所以当我在澳洲参加以前的学生答辩,最后变成了导师跟下面的一帮“挑战者”argue(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傻傻地站在一边,我总觉着这是件很好笑的事!然而今天,这事轮到我和我的学生身上了,除了紧张,我实在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了,毕竟下面坐了好几位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声名赫赫的学术大佬,而且都有把答辩的学生往“死里整”的习惯。所以,虽说是我的学生答辩,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到时如果抵挡不住,我必须得冲上去。

答辩的当天,空气有些凝重,几个大佬姗姗来迟。我本来准备好的几个开场幽默笑话,是想缓解一下学生紧张的神经,一着急全忘到脑后了。最后简单地把这个学生介绍了一下,他的演讲就开始了。按我们反复排练的计划,学生讲了大概有30分钟,反正作为导师我感觉非常精彩。后面的问题一片狂轰乱炸,好在我们准备的充分,学生对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恰到好处。虽说也有几次险情,我都想挺身而出,但最后都忍住了,要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既短暂又漫长。然而,从几个大佬逐渐舒展并略带赞许的眼神中,我隐约感到我们成功了!

答辩结束后,panel开会,我作为导师列席。开会是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讨论答辩结果,要填一个表格。不出我预料,几乎每一项都是优秀!讨论会结束后,大老板(院长)还专门向我表示了祝贺!问我还有没有什么困难?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岂能错过!我实事求是地跟他讲我自己的科研经费有些紧张了,但一些非常重要的设备还需要买。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大老板就说你给我列个清单吧,中心出钱帮你解决!你这个试验非常值得支持!看着老板说这样的话,我突然想到了这么一句课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回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坐定,学生就急匆匆地跑来了。我兴奋地告诉他,你confirmed了,每项都优秀!然而,学生的反应大大出乎意料,满眼通红,显然是刚刚哭过!我当时有些诧异,答辩通过了,至于哭成这个样子吗?马来西亚人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正当我狐疑,学生告诉我说,他的岳父刚刚去世了(passed away)! 他准备订明早回马来西亚的飞机,过来征求的允许!原来是这样啊!我赶紧宽慰他,说,你放心回家处理事情吧,你大学里答辩后需要做的事情我帮你处理,不用担心。你家里的事情,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跟我说,我会全力以赴帮你!学生什么话也没说,临走前竟然给我鞠了个躬!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712601.html

上一篇:教科书---举重若轻
下一篇:爱是你我
收藏 IP: 110.175.166.*| 热度|

72 罗德海 王芳 曾新林 孙东科 郭向云 徐腾飞 冯新 梁建华 亓欣波 陈学雷 王琛柱 熊伟 张忆文 陆俊茜 王浩 武夷山 孙平 苏金亚 李伟钢 彭渤 曹俊兴 熊李虎 毕重增 韦玉程 朱志敏 王国强 曹贺贺 刘全慧 牛丕业 苏光松 徐大彬 曹聪 冷成彪 李学宽 林中祥 李毅伟 张乾兵 葛德燕 陈小润 翟自洋 褚昭明 刘晓锋 陈万浩 温世正 李土荣 董焱章 李宇斌 陈国文 郭嘉琳 张焱 丁邦平 赵婧 宁平 陈仁全 卢萌盟 强涛 李天成 王建国 not8true laoniu1984 zhangling liuzhan001st seeker99 zaimingyu cloud020 yunmu ljg anran123 gistian hfutdqq rosejump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