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入一个群》
我的一位朋友把我拉进一个叫“介观热力学”的一个群。我开始报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我加入的群很多,不差这一个,但没几天我就被这个群吸引了。
首先,介观热力学,这并不是我的领域。这里面有很多做热力学,统计力学,甚至纯物理学的国内外教授,博士在这个群里讨论,其中量子力学似乎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虽然这些都不是我的专业领域,但这些知识的讨论对我这个做岩土力学的教授而言却也非常受益。所谓受益,是因为通过讨论,哪怕是不同领域之间人们的知识的碰撞,你会发现很多学科的知识其实是相通的,是有内在联系的。
比如说什么是物理?什么是数学?什么是力学?什么是工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大家的讨论,知识的分享,大家不同的理解,会让这些答案更立体化。这种答案的立体化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科学研究的答案通常都是开放的,并不是唯一确定的,这恰恰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举个例子,比如数学,我们小学学的算术,中学学的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高中学的解析几何,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关系?在我印象中,当年没有哪个老师告诉我它们之间有啥关系?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关系?上了大学我们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近世代数,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这些高等的数学之间什么关系和那些初等数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我们从来没有人关心这些,因为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考试从来都是第一要义。除了考试,我们不知道学习这些数学还有什么用处?
这个群,每个周末都要定期邀请群里的人做报告。报告的内容五花八门,可以很专业,也可以是很科普,可以是学术报告,也可以是对自己读过的哪本书的读后感,很有意思。比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做的关于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的报告,虽然我不完全理解或赞同他的观点,但我非常佩服他做研究的开放性和论证的严密性/自洽。无论如何,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充分的论证,以及对传统课本经典理论质疑的勇气和胆识,这些都让我觉着非常受益。另外一位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一位教授,也非常有水平。他讲量子纠缠,非常有新意,不拘一格,澄清了我以前很多关于量子纠缠错误/不准确的认识。如果说他的第一个报告还是科普性质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报告绝对是第一流的学术报告。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但他讲的物理问题的数学背景我是能懂的,至少是熟悉的。他的报告不断在告诉读者要深挖现象背后更fundamental 的机制。比如说,我以前一直对概率论数理统计的理论不以为然,我一直觉着既然是统计的结果,那就不是最fundamental 的东西,数理统计是无奈之举。但这位台湾教授(其实是美国教授后来回台湾了)从根本上论证了概率论理论与因果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我直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说这个群有特点是因为无论你是世界知名的大教授还是初出茅庐的博士生,大家都是平等的,只不过闻道有先后而已,大家讨论问题可以畅所欲言。我记得每次报告都有一位应该非常资深的老先生积极参与。这位老先生,我猜是这个领域很权威的大教授,大家都对他很尊重。这位老先生问的问题通常都非常尖锐,我猜他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大家喜欢他尖锐的问题。除了这些教授以外,很多年轻的学者也非常活跃。虽然我不太熟悉这个圈子,但这些国内外的年轻学者的活力与质疑精神让这个群更加生机勃勃。
我认识一位从美国回香港的教授最近分享他前几天给学生上课的情景。他的课被安排是三个小时,从晚上7点到10点。他开始都担心这么晚会不会有太多学生。让他吃惊的是,这么晚的课,学生仍然按时来上课,这让他精神倍增。下课以后,还被热情的学生紧紧围着,问了二十分钟左右的问题。然后他说时间不早了,咱们走吧,边走边聊,于是一批学生紧跟着他一路走到地铁站。有个小男生很可爱,一直跟着他到了他的地铁口,说老师我不陪您了,我是另一条地铁线。这很像八十年代大学师生的场景。说起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我不由得想起《女大学生宿舍》那部经典的电影。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演话剧会把阿Q和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结合起来;他们会讨论诗经和荷马史诗哪个更牛;她们敢挑战大学教授讲义的陈腐,几十年不变;她们敢跟校长据理力争什么是公平。。。。。。“介观热力学”这个群,就有点八十年代的学术氛围和情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