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平安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phuang

博文

《奇妙的科研世界》书评

已有 5950 次阅读 2014-9-28 09: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奇妙的科研世界》

题记:此帖转发复旦大学物理系周鲁卫教授为拙著《奇妙的科研世界》撰写的书评。该书评应邀为中文物理期刊《现代物理知识》而写。谢谢周老师花了大量时间阅读、撰写,撇去拙著不谈,该读后感本身内容已经非常系统、非常深刻,对读者大有裨益。当然,读后感中的褒扬于我则是来自前辈对后辈的鼓励与鞭策。感谢周老师!

 

黄吉平新书读后

 

读着黄吉平教授的新作《奇妙的科研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8月)特别有兴趣,因为你时不时地会看到作者和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同事、和网友的对话,看到各自的思考。你看到的不是老师满堂灌式的上课,是苏格拉底式的思想交锋。本书部分内容来自作者博客,作者把当初读者的反馈,他本人的回复,后继者的跟帖、讨论,原汁原味收录。这就使得学习物理的目的、科研需要激情、研究生怎么选择课题、本科生应该怎么进入科研、物理类专业的学生的出路等等问题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好像你也在和作者,和过去的与现在的读者一起思考,一起讨论。


黄老师是一个对科研有强烈激情的人,上面提到的“科研需要激情”(3.43节)读上去就格外情真意切。这一节就是和学生一来一往、再来再往的实录。一位学生发现,年纪大的科学家,因为“志存高远”可以非常有激情;另一位学生则发现,“胸无大志,年轻也不一定有激情”。黄老师的激情来自何方?他在书中提到,一个科学家可以缺少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缺少好奇心。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好奇,使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置金钱、名声于度外,自甘贫困和寂寞,并乐此不疲。这就像飞蛾扑火,在旁人看来是自取灭亡,对当事者而言,无异于追求光明,勇于献身。华人数学家、新罕布什尔大学教师张益唐把孪生素数的证明推进了一步,但他说只对三件事情感到高兴,“第一是他把它做出来了,第二,它是那么快地得到承认,第三,我突破了一根头发丝般的距离。至于别的什么出名呀,我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反而觉得头疼”。不管现在他的工作到了什么程度,可以预见的是,他会一如既往,直到这个问题得到完全证明。他要是把获奖放在心上,关注经过多少年就可以得到什么奖,那就经不起任何失败的考验。


在希德书院的导师论坛“物理与经济”上,黄老师说道,经济物理学有什么用?行政人员常常问这样的问题。其实,基础研究的人感兴趣的是这里的规律是什么?他的好奇心不在这个规律有什么用上面。术有专攻,世界上很多人,对基础研究的结果很熟悉,他们的好奇心在于这些结果那里可以用得上,这样的应用专才就会千方百计把一些研究成果用起来。所以不必去问基础研究人员他的成果有什么用,同样也不必去问应用专才,这样的基础研究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世界就应该是由对不同阶段各有浓厚好奇心的人组织起来,运转起来。


黄老师在书中还提出许多饶有意味的观点。


他让读者考虑:物理学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他的答案是两个字:包容!(3.7节)就是“源于物理学家们的包容”。物理学对任何源于物理的新生儿都是呵护有加,从不冷眼相看的。为什么物理学会有更多的包容性呢。也许物理学客观性更强,它不像数学那么玄妙,以致出现不少“猜想”;但也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复杂,以致难以穷尽证明,只能提出许多描述性的概念。


在名师和高徒的关系上,黄老师还提出高徒出名师”,这不也是我们面前这位物理学家的包容心吗?黄老师说从人类社会的进步角度看,本科生的作用,主要在知识的传承和应用,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作用,主要在创造新知识(和使用)上。他感到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区别是博士生得自己想研究课题,然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除了具体的学术指导,本书中他对各种领域的研究生,如何走上科研之路的建议(3.4节)、如何听报告(3.36节)、研究生如何开始科研(3.37节)、如何写第一篇学术论文(3.38节),一一娓娓道来。然后就是要包容学生的稚嫩、包容他们走过的弯路、包容他们的失败。其实,创新何尝不是包容出来的?平时常呼吁要“释放”学生和学者的创造力,少管点,不要扼杀学生和学者的好奇心,名师就出来了,高徒就出来了(或者高徒就出来了,名师就出来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院士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文化鼓励创新吗?我觉得不鼓励,我们的文化鼓励枪打出头鸟”;“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做少数,就是有争议”;“我们在创新的路上的确还背负了沉重的文化枷锁”。(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35639347&owner=277140318,访问于2014.9.27)看了黄老师的书,我们更希望物理学带个好头,以包容“释放”创新。


 黄老师书中还介绍了软物质物理、经济物理、复杂体系研究的概貌。在其他地方读者很难了解到一位前沿科学家,进入一些研究领域的心路历程,很难了解到他们是怎样进而发展一些方向,乃至开拓一个领域的。作者从统计经济物理学入手,经过计算经济物理学,成了开创“实验经济物理学”第一人。即使阅读他们课题组学术论文的学生,也难以了解学科发展背后的思路发展过程,但是这本书就引导你,俯瞰学科发展上的通幽曲径。


有好奇心的学生也许很难抑制一种冲动,想要参加到软物质物理学、经济物理学、复杂系统研究的学科发展中,看看物理学已有知识是怎样影响这些学科,进而怎样影响经济学的发展,甚至梦想一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J),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会怎样反过来影响物理学的发展!


 (复旦大学物理系周鲁卫 2014.9.27


[注:本文的浓缩版将发表于《现代物理知识》2015年第1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3185-831420.html

上一篇:《奇妙的科研世界》
下一篇:大盘指数真人预测系统
收藏 IP: 222.66.115.*| 热度|

7 武夷山 杨国力 姬扬 张子柯 史晓雷 李丛 杨华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