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再谈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已有 7674 次阅读 2016-2-24 10: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共产党员要不要信仰共产主义?本来这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在当前,这的确又是一个问题。不仅是在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少共产党员,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连提到这个名称都很少。问他们到底信不信共产主义,有的人含糊其辞,有的人顾左右而言他。即使有人给出肯定回答的,那也是缺乏底气的。

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人就说,共产主义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只是一种幻想中的乌托邦,所以根本就无法实现。面对一个无法实现的东西,连理想都算不上,充其量至多是一个幻想。幻想的东西能实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甚至要把共产党的名称都要改掉,别叫共产党了,叫社会党吧,或者叫民主社会主义党吧。

如果共产党真的把这个名字改掉了,那么共产党最基本的灵魂也就没有了。没有这样一个灵魂,就没有任何凝聚力了,那共产党这个组织就必定垮台无疑。

从马克思那时起,对于共产主义这个概念,从来就跟乌托邦没有任何关系。共产主义作为一个现实的运动,从一开始就是在实践中的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同工人阶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同国际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共产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是针对资产阶级的统治,针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进行的反抗与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讲得很明确,共产主义这个运动,与共产党这个组织是密切相关的。而共产党这个组织所要达到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私有制。从今天来看,这是一个最终的目标。所谓最终目标,有这样几个意思:第一,它并不是在当前就能够或者需要立即实现的;第二,在经过共产主义运动的长期实践之后,它最终是要实现的;第三,这个过程是曲折和复杂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之后最终的产物和结果。

对于消灭私有制,马克思主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达到较高的阶段和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此之前,如果社会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足够的高度,想要人为地硬性地消灭私有制,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至少在全局范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于这一点,中国是经历过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接受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的。

我们过去有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将来大踏步地前进。现在我们不去消灭私有制,甚至还要引导和发展私有制,正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消灭它。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现实的,除了当前存在的共产主义实践运动之外,还要看到,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也在不断地孕育和萌发着共产主义的因素。例如,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大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眼界在不断地拓宽,人们的思维深度在不断地向深刻的程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综合程度在不断地密切着联系。这些现实的因素都是未来共产主义因素的基本构成。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现实资本主义中的这些未来共产主义的因素,还只是某种非本质的、非主流的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因素。主流的资本主义因素仍然由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主宰着。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这种主流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仍然主导着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这同样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所以,在现存的资本主义体制中,客观事物就是这样矛盾地存在着。而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领导人民把那些未来社会的积极因素,在当前处于非主流、非本质的状态下向未来成为主流、成为本质的因素加以转化,同时将当前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流因素加以改变、改造和变革,使之让位于未来的合理因素,并使之取而代之。

如果我们这样来认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我们就不会再把共产主义看成是所谓虚无缥缈的乌托邦。而且这样一个现实的运动绝不会只在一代人手里变为现实。它的确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如同接力赛一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直到最终任务的完成。

如果我们是站在这样一个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我们对共产主义者的信仰或者信念就有可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来。因为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矗立在这个伟大的现实时代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的信仰或者信念就有了伟大的坚实的现实基础。

多年来,我们讲共产主义讲得太少了,或许有一些客观原因,但这不能成为共产党人放弃理想信念的理由。现在我们重提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有着伟大现实意义的。共产党员不讲共产主义,这个党的党员人数再多,也是没有战斗力的。共产党人讲共产主义不需要别的什么理由,它本身就是理直气壮的。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某种自觉的实践行动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的伟大运动。这样一个事业不只是让人感觉骄傲,更会让参与这个事业的人们感受到幸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58250.html

上一篇:饭局之局
下一篇:更高、更快、更强与中庸之道
收藏 IP: 114.250.100.*| 热度|

4 吕喆 姚伟 胡文政 罗祥存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