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扁叶葱之论

已有 6367 次阅读 2016-1-29 10:2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革期间,我们学校有一次演节目,有个同学说了段快板,第一句是:莫斯科郊外麦苗青,打南边来了三个苏联大学生(当时叫苏修,我稍做改动,不太想用这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两个男来一个女……后面是讨论这麦子地里到底长的是什么作物,三人争论不休,一个男生说是韭菜,另一个说的是什么我也记不住了,反正不是说的麦子。那女生最是出语惊人,说这是西伯利亚的新品种,名字就叫扁叶葱。

这段快板讽刺苏联教育,学生脱离实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实,工业越是发达,学校教育可能离农业农村就越远。现在咱们也别说当时的苏联的,就说现在咱们中国吧,也别说城里的孩子,就是农村的孩子,能把作物认全的又有多少。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过去吃猪肉不容易,看猪跑不难。现在吃猪肉不难,看猪跑倒不容易了。

那么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内容中,到底需要不需要让他们见识一下猪是怎么跑的?如果从现在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来看,似乎看不看猪跑不那么吃紧。但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看没看过猪跑还是非常要紧的一件事。

《中国青年报》201614日有篇文章,说青年人坐车在田野路上走,看到种白薯的地里,以为那儿种的是花生;看到种着高粱的地里,以为那儿种的是甘蔗。其实,这都不能责怪青年人。他们上哪儿见过这些作物去?现在农村庄稼地离城市越来越远,不走个十几二十几里路,连农田都见不到一垅。

认识这些农作物到底有没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不止一个答案。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至少有两个答案,一个是有必要,一个是没必要。说没必要可以提出一大堆理由,而说有必要似乎倒没有什么很理直气壮的理由。我的回答是有必要,可是我也拿不出太多的理由。

人类的繁衍生息,最紧密的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是通过种植农作物,从农作物那里获取食物和营养。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不管有多少理由,也拦不住人类应该认识养育自己的这些农作物和它们的名称。这个理由只是一个天然的事实,没有更多的可以说的东西。我们经常吃到这些食物,难道我们不应该去认识它们和了解它们吗?就如同父母养育着我们,我们难道不应该知道父母的名字吗?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难道不应该知道老师的名字吗?话说回来,真有不少学生,上了老师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的课,别说老师的名字了,连老师的模样都没有印象。

现在很多人年纪大了一点之后,很想到农村去过一种他们心目中希望的农家生活,或者田园生活。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在到了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之后,有一种回到母亲怀抱的那种轻松、踏实、安稳的感觉。对于那些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他们看着它们,也觉得格外亲切和熟悉。

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对于孩子来说,认识更多的农作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能够认识不少农作物的孩子,与从来没见过农作物的孩子,在认知大自然与对大自然的态度上,是会有较大差别的。那些能够认识不少农作物的孩子,对大自然,对农作物会有更多的亲近之感,也会有更多的宽容之心。如果再干过些日子农活,知道农民的辛苦与不易,那对于农民的感情和态度也会大不一样。

现在有不少农村的孩子,也几乎很少干农活。我见过一些从农村来的孩子,有时就会问他们,你们在家里都干过什么农活。结果他们的回答让我有点吃惊,接受我询问的农村来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说在家里干过农活。他们说,他们一直都在读书。小时在家里小学,读中学后就到了县城,很早就离开了农村的那个家。即使回了家,也不下地干活。好像爹妈也不让他们下地。他们的任务就是念书。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小时候,我家后院种了不少东西,有玉米,有辣椒,有茄子,有西红柿,有丝瓜。上初中后,分别在不同的季节到农村干过活,像高粱、玉米、大豆、红薯(也叫白薯)、花生都认识了,小麦和水稻就更不用说了。在菜地里,各种蔬菜也都认识了。萝卜、白菜、莴笋、油菜、黄瓜、扁豆什么的也都认识了。反正就是日常吃的那点东西。说认识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也说不上来,但是心里就是认为应该认识这些东西。

过去有种对知识分子不正确的批评,说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实这样的批评是有的一点片面性的。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子的。至少学农学专业的不会这样。而那些其他专业的知识分子,说他们四体不勤是不对的,而其中有些人确实五谷不分。虽然五谷不分不是什么大的毛病,不应该极尽讽刺挖苦。不过,毕竟这个五谷不分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所以,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认识更多一点的五谷庄稼,至少能打开一点眼界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53217.html

上一篇:强国再喊强
下一篇:鲶鱼效应
收藏 IP: 114.250.77.*| 热度|

2 王启云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8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