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走向自由的障碍

已有 2757 次阅读 2013-10-29 06: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自由

一个在监狱里被关押很久的人,有朝一日恢复了人身自由,走出了牢笼,他会感到不太适应,甚至会产生再想回到监狱的想法。这是为什么?我没有类似的经历,所以不是很了解。但是有不止一个人说过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这就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了。

自由,人人都会渴望,西方有“不自由,毋宁死”的谚语。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在从不自由走到自由的时候,会对自由有所不适?这还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人人都希望能有个单位参加工作,这主要是为了生计。而一旦进入了一个单位,那基本就是终身工作之所在。你几乎没有要求调动工作的权利,除非你有夫妻两地分居、住家离工作单位距离太远等这样的原因,当然你还得寻找合适的机会,还得领导动了恻隐之心,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能从较好的单位调动到不那么好的单位。这样的状态显然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可是在当时,如果突然有一天,领导对你说,你可以离开单位了,想到哪儿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你获得自由了。当你听到这些话时,你会有得到自由的欣喜吗?估计你更多的感受是惊恐,因为你失去工作了,这就意味着你也丢掉饭碗了。你这时哪里会有什么得到自由的惊喜,你得到的只能是更深的忧愁。

所以,渴望自由是有条件的。前提是你必须要保证基本的生存。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之所以要争取独立和自由,恰恰是因为在不自由的压迫下,他们的生存没有任何保障。为此,他们必须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目的就是要获得彻底的自由。

有时候,人们因为对生存环境不满意,感觉到不少限制甚至是压迫,就很想突破这种环境的局限,想得到实际的自由。这种想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在一个公司里上班,但是老板这人很苛刻,对员工压榨得很厉害,那么就会有员工不堪压榨,想要愤然离去。但是这是有条件的:你要辞职,得有下家接着,如果不是条件更好的下家,那也得是条件与上家差不多的下家,这样才不会让你的生存标准有所降低。如果事先没找好下家,就冒然辞职,不考虑后果,那么接下来的结果会让你自己很难堪,很尴尬。有不少年轻人就是由于一时冲动,会做出这样的事,结果导致后来就没法收拾。

有些知识分子,也是感觉在单位里不自在,希望摆脱各种桎梏,这种想法情有可原,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现行体制下,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估计比较困难。虽然人们可以去抗争,但这毕竟是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解决的问题。可是如果有人对他们说,如果你觉得不自由,那你可以离开呀。估计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未必会慷慨激昂了,他们一定会考虑实际问题。

如果人们生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会对人们的生存产生直接的威胁,那么人们对这种环境的抗争必然是坚决的和惨烈的。但是如果大环境恶劣,但小环境尚可,人们的抗争就可能不那么直截了当,或者暂时还能苟安于这样的小环境。如果大环境尚可,小环境恶劣,那么人们会倾向于离开小环境,去寻找另外的同一大环境下的小环境,以利于自身的生存。当然,如果真的想改变这样的小环境,那一定是需要具有耐心的。

在体制内的人们,想要获得需要的自由,这要看这个体制是个什么状态的。如果这个体制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存质量,不到了不打破它就不能继续生存的程度,那么就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打破它。但如果不是这样,虽然现有的体制会让我们不太舒服,不够爽,但如果现在就打破它反而会对我们的生存不利,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现在就打破它。我们以它的改变就不应以直接打破它为目的。我们需要一点一点从内部对其进行改变,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也需要足够的耐心。我们不能任凭一时的痛快,从一开始就下决心要打破它,这样做的后果只能让我们为此后悔。

那些空喊现在就要从根本上打破体制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轻者是不负责任,重者是别有居心。除非这些人目前并不需要这样的体制来维持生存。这些人根本就是体制外的人。他们要么是从破坏体制中寻求他们的利益,要么就是纯粹的旁观者,看到一个与己无关的建筑物的坍塌,会让他们产生某种愉悦和快感。而对建筑物内的人们的死活,他们一般是不关心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36984.html

上一篇:汉字啊,汉字
下一篇:语言会影响思维吗?
收藏 IP: 114.246.169.*| 热度|

3 武夷山 张忆文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