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早的民营企业应该从哪儿算。是从人民公社时的社队企业吗?后来社队企业改叫乡镇企业了。至少在70年代,北京市给各个国营企业下达任务,要他们至少帮扶一个社队企业。这种社队企业经营的项目,基本与帮扶他们的国营企业相似,不知这是不是为日后他们之间的竞争打下伏笔。不过,在最初的阶段,社队企业还没有竞争的实力,不过只是为国有企业拾遗补缺而已。
到了70年代末,这些乡镇企业已经不甘心只做拾遗补缺的角色了,他们要冲上主角的舞台,与国有企业公开抢饭碗。这个时候,乡镇企业为争得订单,开始对各采购单位大肆行贿,这类的例子,当时让人听的毛骨悚然,感觉这样下去还得了吗?可是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更没有人提出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到了80年代,有一次全国人代会上,就有代表公开说,乡镇企业是靠不正之风发展起来的。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之后,很多乡镇企业已经不再是集体企业了,而是转到私人手里,不知这算不算最早的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我曾经去过一个国有笔厂进行过调研,他们的负责人告诉我说,他们参加水彩笔的全国订货会。在会上,国有企业的产品价格是很难压价的,因为成本在那儿摆着。而且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等费用,都要摊在产品的成本上,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不可能随意压下来。而所谓民营企业就不同了,他们可以在产品上偷工减料,而且他们本身经营与管理的成本就比国有企业要低,所以他们产品的价格也要比国有企业产品低得多。但是他们并不要求低价,他们出的价格与国有企业出的价格一样,但是他们靠什么来赢得客户的订单?靠回扣。假设,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是一元钱,成本是八角钱。而民营企业产品的成本是六角钱,但他们也出价一元。在这里,他们会拿出每支笔二角钱来给采购单位的采购员回扣。你想,兜里装着两角钱回扣,与兜里什么都没有相比,这采购员会订谁家的货?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可是,国有企业的水彩笔,如果在纸上画长线,可以画出一千米,而民营企业生产的水彩笔,只能画出二百米。这就是偷工减料的结果。可是采购员们根本不管这水彩笔的质量指标,反正颜料用完了,家长还会给孩子买新的水彩笔。就这样,大批产品的订单被民营企业抢走了,国有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几乎是比比皆是。那时候,国有企业跟谁说理去?那时候,到处都在指责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指责国有企业一无是处。没有人拿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来开刀,这不是把国有企业往绝路上逼吗?国有企业被搞垮了,还要指责说国有企业就是这副德性,就该垮掉。
国有企业不是没有问题。但我们要看这些问题是从哪儿来的。客观地说,虽然在文革期间,我们的经济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总的来说,那时的国有企业管理还算是比较严格的,正规的。当然也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缺陷,但是大多数工人是能够自觉从事生产劳动的,是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
后来的问题是在大批知青返城之后。因为就业问题,社会不稳定,很多企业职工纷纷反映,说我们要干四化,可是我们都有后顾之忧,这后顾之忧就是子女就业的问题。最终,上面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子女接班顶替。也许这个办法对于就业问题的缓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企业的科学管理绝对是一道毒药。大家想想,企业大批的职工子女进入了企业,且不说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单在管理上,谁能真正实行严格管理?过去,青年职工进厂,管理者和老师傅们,该说就说,该管就管,反正也不怕得罪你。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都是老职工的孩子,如果住在企业家属大院,这帮孩子都是看着长起来的。他们犯了错,要管就不那么容易了,搞不好,要看家长的脸色。如果这帮家长再都相互结了亲家,那圈套圈的关系,就更麻烦了。管理者还能管谁,还敢管谁,这样的管理肯定水平下降,那结果就是成本上升,生产秩序混乱,企业江河日下。
这样的结果,在事先搞所谓接班顶替的时候,是绝对想不到的。可是,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都不假。我们的国企,就是由于忽视这样的细节,导致全面的下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了鼓吹新自由主义的人们以口实,给了他们中国要发展,就得全面私有化的借口。
现在国企经过整顿,经过改制,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国企还是有不少问题,比如豪华消费,比如企业管理层的高工资等。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制的原因所带来的,问题还是出在管理上。过去的国企,什么都是上级政府说了算,企业没有人财物、产供销的权力。所以那时的国企,想搞腐败也搞不成。现在企业管理层手里权力太大,而国资委的监管又远不到位,这就让国企的管理者们可以恣意妄为。这问题出在国资委那里,国资委如果不下狠心,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而国资委到现在还是有点找不着北,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才是要干的正经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92789.html
上一篇:
那个年月(之一)下一篇:
那个年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