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父亲辞职教子的联想

已有 2722 次阅读 2012-7-14 19: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父亲的教育

如今对孩子的教育成了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有报纸报道,有不少家长,特别是做父亲的,把孩子领回家,自己辞职不干,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这其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本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一对一的教育,这种由父亲主导的教育,能够取得成功,应该说并不是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当然,肯定也有不成功的。不是说,由父亲来主导对子女的教育,就会一定成功。如果没有成功,即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那等于把两代人都给耽误了。
不过,我总会有一种疑惑。把孩子领回家进行教育的父亲多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在做全职子女教育之前,都有收入不菲的工作。他们为了孩子,不惜辞去高薪的工作。这种牺牲精神当然可嘉。不过,循此思路,如果他们的孩子获得成功,在国外上大学,取得高学位,然后呢?在他们娶妻生子之后,或嫁夫生子之后,又该做什么呢?是不是当了父亲的儿子们也要学他们父亲的样,也去辞职教子呢?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是不是他们家的传统就都是只要一当上爹的就都去干辞职教子的事呢?只要一当上妈,也都让自己的老公也去干这种辞职教子的事呢?这是不是算一种新的传统了呢?这类家庭的存在目的大约只有一个,就是世世代代都去做教育子女的教育家。倘或在哪一代断了这种传统,那岂不前功尽弃了吗?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这种家庭中,当妈的,一家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或者自己是个女老板,或者是年薪可观的打工皇帝。否则这个家能不能支撑下来,还真不好说。
还有一层。这种教育方式还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即在这个家庭里,是当老公的说了算。如果是当妈妈的说了算,当爹的说什么也没用。当妈的如果不喜欢这种教育模式,当爹的再怎么想入非非也无济于事。所以有这么几个如此不寻常的条件,天下能有几家的子女教育会走了这条道路呢?
对于大多数收入一般的家庭来说,对于这样的教育形式,除了羡慕之外,也没有什么可以模仿的了。如果是那些父母离了婚的单亲家庭,这种模式也没有办法模仿。不能光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大家就都不吃不喝吧。所以要实行这样的教育模式,条件还是挺苛刻的。
在今天大多数家庭都不可能实行这种教育模式的情况下,倒不如把这些成功父亲的经验和思想设法逐渐转化到学校教育当中去。也许这个工程很大,也许这个工程也很难,但却是很值得一做的事情。前面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一对一的教育,但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目前是做不到的。另外,一对一的教育并不等同于只限于家庭教育,社会性教育也是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教育的。当然那是一个相当高档次的教育阶段了,而且要实现这一点也会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在目前来讲,从成功父亲的教育中,探讨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实现,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关键是要有人真的想做这样的事情。
我们的教育要向科学化、个性化方向努力,要做的事情很多。至少,在教育投入上,如师资的质量与数量上,都要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才有可能提高。我们现在由于出生率不太高,入学的小学生数量较以前有所减少,很多学校被减被并了。与此相应的,连中专师范学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也在下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另辟一个思路。比如说,我们能不能走上一条精细教育的路呢?学校减少了,学生也减少了,但是老师的数量不能减,老师的素质要提高,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每班学生的数量,尽可能做到教育的个性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当然,这样做是要提高教育成本的。只要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地提高,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在不断增加,那么教育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也是划算的。应该说,教育成本再提高,也比后来由于教育失误而付出的社会代价要合算得多。我们现在有的中学班级已经达到七八十个学生了。如果降到三十人以下,或者二十人,或者十几个人,或者更少,那么这样的教育效果一定会比那种拥挤的大班要更好一些,至少不会更差吧。
如果率先在小学校实现这一点,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我想,那些父亲之所以辞职教子,主要原因还是对现行的教育现状不太满意。那么,与其让这样的父亲更多一些,不如让我们的教育走上一条精致的发展道路更好一些。或者说,有条件的父亲尽可以继续走辞职教子的道路,而更多的孩子应该在学校里受到比现在更好得多的教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92130.html

上一篇:发展与环保的两难
下一篇:那个年月(之一)
收藏 IP: 115.170.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8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