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母校悠久历史的认识和解读
-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
我的大学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即将迎来60岁生日,这对于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们是个大喜事。在此,首先热烈祝贺母校建校60周年华诞。祝愿母校继续传承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再接再厉,继续创造辉煌。为国家培养更多出色人才,产生更多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与服务国民经济做出更多贡献。
我自1965年入校读书和毕业留校任教直至退休,至今已在学校度过整整47个春秋。我虽然没有亲身领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即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西南交通大学)等主要源头学校的风采,但也经历了学校几个重大历史发展时期。尤其完整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历经的磨难到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辉煌。目前学校总结和提出母校历史发展的“四重门”阶段很有意义。我想对母校悠久历史以我的理解进行诠释。
我曾在科学网发表一篇“我为校长出主意”的博文(转载于中国科学报2012年4月24日A3版)中提到:我的学校由以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及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名校相关系科师资(包括专业课师生和基础课及公共课教师)组合而成。因此,我常说我们是“师从名师”的学生,我们身上继承了名校高贵血统。所以,当年我们一进校门,除了为能进入服务国家经济的“八大学院”而感到自豪外,首先感受到的是学校那种悠久历史文化与地质学科特色融合氛围。学校招待新生看的电影“年青一代”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的嘹亮歌声让我们激情澎湃,至今记忆犹新。
我还清楚记得,1975年学校刚从北京迁到武汉,学校总部与一所当年的重点大学(现在为985大学,他们主要由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和广西大学等相关系科组成)毗邻。有一次饭后散步,碰到该校老师聊天,看来他对我们学校的历史沿革很清楚。他对我说:我们学校不能和你们比,你们学校是由来自国内顶尖名校相关系科组合而成,有很好的传统和基础(大意)。我听后也很感慨,是啊!我们学校就是由我国不多的创建于19世纪末(北京大学)和20世纪初(清华大学)等学校的老师学生组建而成,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1952年国家为了适应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建设,学习苏联高等院校的建设体制,组建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的八大学院(即从学院路由南往北: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农业机械学院)。我对八大学院源头学校进行过初步调研,其中同时拥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顶尖大学相关科系的只有北京地质学院。我们的母校由这些名校的龙头学科师资组成及派生出来的新兴学科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是迄今我校两大一级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工程)办学质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师资来源看出,既有从北京大学过来的著名矿床学家冯景兰,中国地质科学开山祖之一袁复礼,地层古生物学家王鸿帧(曾任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大学秘书长)、郝诒纯(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石油地质学家,陆相成油理论提出者潘钟祥及物理学家薛琴访教授等;从清华大学来的地层古生物教授杨遵义和岩石学家池际尚(温家宝总理深深怀念的老师)等;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秦萫菱、曾融生等世界一流科学家。还有刚从两校毕业的少壮派老师:彭志忠、刘光鼎、赵鹏大等。我们回顾这些源头大学的学风: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津大学“实事求是”,西南交大的“俟实扬华”。这些名校的优良学风随着北京地质学院的成立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发展交叉融合,形成了母校独特的并由现任总理温家宝校友提出的 “艰苦奋斗,求真务实” 校风。
最近我正在爱尔兰都柏林休假,期间多次访问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学府“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它是由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一世于1592年创立,她与1546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建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555年建立的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并列为当时英国最为著名的三个三一学院。这所学院古老校区随处可见的古老建筑,尤其是具有300年历史,珍藏了近20万最古老图书的长厅(Long room)和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雕塑,彰显了学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三一学院师生精神的寄托。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母校在传承源头大学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经验,作为学校继续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的源泉。让我们的莘莘学子在这儿感知和求知,接受悠久历史和创新大学文化精神的洗礼。我们教师置身其中,切身感悟,慢慢领悟“宁静致远”治学精髓,安心学问。这是我发子内心对母校衷心祝愿。
作者 刘庆生(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教授,1970年勘探地球物理系毕业)
2012年7月21日于爱尔兰 都柏林,8月14日修改于武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