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近日一位教授告诉我,他的一个在职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成果不错,达到了学校对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学术条件,可以准备博士学位论文了。这位博士研究生在企业工作,参与科技研发及管理工作多年,成绩斐然。他多年前在海外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经历了一定的学术训练。然而,尽管他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但是对于撰写一篇合格乃至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套路”还是不太清楚。因为,毕竟博士学位论文与单篇成果学术论文之间在结构形式与内容(例如篇幅)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那些计划将多篇发表的相关论文整合在一起的博士学位论文。因为,只有将单篇论文之间主要内容的逻辑关系厘清楚,加上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才能整合形成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否则即使发表的论文成果再出色,也不一定能交出一篇语言文字合格的博士学位论文。
我曾经听说一个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际专业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然而,由于不认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而导致第一次论文盲审没有顺利通过。显然,这位学生可能依仗好的研究成果而不认真撰写学位论文,而评审专家在评审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时除了认真鉴别成果水平外(无疑是重点),同是也会审读学位论文的内容书写,甚至学位论文格式。正如一些国际期刊当接收的手稿写作太差时将不会送审,而是直接返回作者要求重写后再提交。我在文章《谈博士学位论文质量,2013年12月31日科学网》中写道:“我们有的博士研究生和导师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即他们并不重视学位论文本身书写,而是急功近利地发表一些含金量不高的论文。这是受到当下我们乱象丛生学术评价的影响。其实,论文写作也是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博士研究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位论文的书面文字表达,它是一篇出彩博士论文应该具有的“学术规范”。一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应该重点突出、用词准确、文笔流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及注重内容的逻辑关系等。因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书面文字表达也反映了作者本身的学术功底。我常说,一个好的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学者的口语及书面语水平密不可分。
毋容置疑,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首先选题需要有“创新性”,尽管创新的程度有所差异。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相对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或“专题性”。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专题性”需要与导师讨论,并取得导师,尤其是论文开题时专家组认同。博士论文开题一定不能走形式,是师(而且是多位教师)生双方确认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否合格的重要环节。通常具有“系统性”的博士学位论文成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涉及研究过程中的“实物工作量”要比一篇具体成果的学术论文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欧美著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一般比较长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科每个实验分析或野外调查的时间周期较长。例如我们学校地球化学学科的高山院士(1989年博士毕业,2011年49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野外样品的采样点900多个,样品1万多个《刘庆生,我谈高山院士的科学精神,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35卷第3期》,《刘庆生,我与高山院士的交往,今日科苑,2016年第7期》。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野外现场采样点遍布整个秦岭造山带及其邻近地区。基于这样庞大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他的博士论文最后才能得出结论:“已有成果充分说明,本区地壳与世界其它地区地壳有相似的演化规律。”这些成果先后在地球科学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并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此,实物工作量有时需要列表详细介绍,这样提供成果的结论才会有说服力。因为,对于有的学科,科学研究得出的认识强烈依赖“实物工作量”,尤其依赖统计方法获得的一些规律性结论需要足够的分析样本数量及其代表性,例如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
二、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尽管学科不同,结构会有所差异,但是,我认为“大同小异”。以我的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例,主体内容大致为:
第一部分:绪论(前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或称为“问题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为此需要安排一定数量针对性强的文献。要关注文献的时效,既要有反映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历史发展沿革文献,还要兼顾经典文献与最新成果文献。绪论要让同行知道你论文选题属于相对比较前沿的科学问题范畴,且调研论证比较详实。其实,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绪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导师与研究生的学术修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绪论与单篇学术论文的前言在形式上相似:为什么要做?同行做的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是站在同行肩膀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我的一个科学鸡汤报告题目),而不是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或方向。
第二部分:介绍涉及论文主要成果内容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多数属于陈述性质,要重点突出,不可太宽泛,这部分也是文献引用的重点。
第三部分:论文成果的研究方法,涉及实验方案,测量方法,技术路线等。分析、实验、计算等工作量介绍。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往往用框图表示。其实,这部分内容也属于学位论文的成果,因为,有的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创性或创新性。
这四部分:依据具体学科的特殊需要的内容。例如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背景及相关信息内容。
第五部分:这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即成果介绍。通常依据成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章节表述。我有一个学生由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由发表的几篇国际期刊论文内容组成,所以学位论文为英文。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厘清发表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等。这对于考察一个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文字功底(写作水平)非常重要。
第六部分:结论。主要指博士研究学位论文成果总结。总结要实事求是突出总结论文的标志成果以及对领域内具有某些指导意义的成果。
研究生要提高写作水平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读多写,尤其多读一些不仅成果好,而且论文的书面文字表达也好的同行论文,包括博士学位论文。此外,我们的研究生要积极主动选修学校安排的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听一些关于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科教鸡汤报告”,这对于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裨益。
2024年2月26日完成,3月4日提交科学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