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日记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前些日子下楼走路锻炼身体又碰到我尊敬的今年88岁高龄的殷鸿福老师,我们之间聊了一会儿天,我首先问候殷老师身体康健。平常我和殷老师聊天主要涉及学术研究与大学教育(殷老师曾任学校校长)主题,然后这次我们聊到一个新的“日记”话题。我告诉他,我手写日记已经有近40年时间,现在写一点回忆文章发现日记中记录的有关事件场景和时间太有用了。他很赞同我写日记,尤其赞成我用手写日记的习惯。他说,“确实如此,现在大家依赖电脑,写字靠拼音,有很多稍微复杂一点的中文字都想不起来。”,俗称“提笔忘字”。我揣测,像殷老师这样的全国最美教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的学术大腕常会遇到一些即席题词场合(事前准备好的另说),如果一些很好的词汇中含有复杂一点的字,加上年事已高,就很可能想不起来,就只能找相对简单词汇替代,这会大大降低题词的效果,这是很尴尬的事情。2017年9月22日晚上我应江西一个大学团委(当时正好在南昌有活动)邀请给大学生作“我谈大学生活”报告,报告后组织者要我在一个题词簿上题词,我想了一下写下“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还好这8个字不太复杂,没有让我难堪,当然,这也应该归功于我坚持手写日记数十年的良好习惯。
回顾我记日记的习惯可能要追溯到50多年前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时候。至今记得我用一些作业本子上剩余的纸装订的一个“日记本”记录每天高考的科目和状态,例如当年语文作文为两个题目自选一个:“论又红又专”和“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当时越南人民正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选择的是“论又红又专”,因为当时全国媒体正在宣传钱学森先生又红又专和高昂爱国热情事迹。在吉安市一中考完最后一门科目后回到农村家里立即去田里帮父亲劳动。可惜后来多次搬家,这份珍贵的日记资料已经找不到了。后来上大学,文化大革命没有坚持写日记,直到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似乎也写过日记,可惜都没有保存下来,那时候工作地点随学校地址多次变化。真正坚持从不间断写日记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若干年,距今也有近40年历史了。
我对日记意义的理解是:日记相当于记录人生。日记就像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史记”,一个人经历的“X氏春秋”。据我所知,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一般都有记日记的习惯,那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例如科学网的资深博主武夷山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常在科学网上展示他工作期间一些与科教相关的日记内容,对年轻学者的学术成长很有裨益。其实任何人的成长必定经历“酸甜苦辣”的诸多事件与场景,这些事件有的过程平凡,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跌宕起伏”,能用日记实时记录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实时记录可以为日后各种需求提供背景资料。记得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怀柔龙山宾馆出席“国际大陆岩示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报到时会务人员说还没有收到我的会务费,我立即查阅我的日记,告诉会务人员,我是那一天寄出的会务费,会务人员立即查询到我的缴费记录。当然,日记更重要的功能是我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她从不同侧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大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希望日后能为我的后辈们健康成长提供借鉴,也为我晚年“坐在大树底下给年轻人讲那过去的故事”提供素材。10年来我在科学网发布的数百篇博文中就涉及大量我的日记内容,从博文评论看,有的博文受到网友们的热烈欢迎。
有的年轻人看到我写的一些回忆文章中对事件日期和场景如此准确都要感谢日记。我的经历表明,人的自然记忆的信息总是有限,尤其是对于时间的准确记忆很难维持多久,然而许多场景的记忆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更长。例如我至今可以回忆起5岁那年在村里上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由于打瞌睡嘴巴磕到桌子上磕掉一个牙齿的场景,这是我人生最早事件场景的记忆,显然不可能记住具体日期。因此,要将某些重要历史场景发生的时间准确记住唯有日记可以承担这一功能。
在我的宣传下,有的青年学者也认为记日记确有好处,却表示实在难以坚持,我调侃:这比科研中提出科学问题总要容易点吧!然而也有人问我:是用电子记录还是手写日记,我旗帜鲜明表示用“手写日记”。手写日记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字的热情和记忆。我一般只有到外地没有随身携带日记本才会用电脑记录。然后回家后会将电子日记打印附在日记本相应位置。手写日记要用黑色墨水记录,这样保留时间长,我们很多历史文献保存长达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得益于记录所用的黑色墨水以及封存条件。
总之,我认为记日记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有时候记录的内容属于“流水账”也很有意义。因为,流水账至少应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基本内容,可以为日后撰写相关文献提供重要历史背景素材。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一生都很平凡,日记将会重现你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为你晚年回忆人生提供史料,到那个时候过往的“酸甜苦辣”都将变成珍贵的幸福记忆,她会成为你晚年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2月3日策划, 2月27日提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