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从话剧“年青一代”到“大地之光” ——看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文化传承 精选

已有 7265 次阅读 2022-10-10 07:2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话剧“年青一代”到“大地之光”

——看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文化传承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最近为了配合学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我完成了一篇回忆文章《大学校长楷模—我敬佩的高元贵院长》,文章依据我收集采访一些学校老教师回忆与高元贵院长交往的相关素材,谈了一点我对高院长高等教育思想和大学治理理念的认识,文章摘要已经在科学网发布。

文章第一部分为“一、高院长的大学治理理念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关于“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内容中介绍了高元贵院长领导下的北京地质学院和武汉地质学院十分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大学生文化艺术品质,并在中国地质大学传承发扬光大。其中于1963年暑假开始排练演出的反映北京地质学院专业学科特点的话剧“年轻一代”是典型代表。这个话剧刻画了以肖继业、夏倩如为代表的年轻地质工作者克服困难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的故事。这部话剧的主演除了肖继业由地质系郭铁鹰老师扮演外,其余角色都是由在读学生扮演。其中男主角之一林育生由地球物理勘探(物探)系1962级学生徐德诗扮演,女主角夏倩如由水文地质系1961级学生王亨君扮演,林育生妹妹林岚由1960级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生韩吟文扮演,肖奶奶由物探系1961级学生李颖扮演,还有剧中青年群众演员侯瑞麒和电影“年青一代”青年群众演员张子玲都是物探系1961级学生,林岚的父亲林坚由石油系1961级王少甫扮演(图1)。当年排演“年轻一代”话剧,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党委副书记聂克专程到剧组看望大家,并发表讲话,鼓励大家要克服困难,演好“年青一代”。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吕禄生,团委书记安静中一直关心“年青一代”剧组的排练和演出,学生会主席胡轩魁一直与剧组在一起,协调解决剧组排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地质部何长工副部长在路拓司长和高元贵院长陪同下专程来学校观看“年青一代”的演出。这些学生演员深受剧中以肖继业为代表的地质勘探队员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从而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科学品质和文化修养,为他(她)们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学毕业后徐德诗曾任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长,王亨君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编辑部主编,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吟文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系教授。李颖大学毕分配时践行“年青一代”中肖奶奶教育林育生,林岚兄妹俩不要怕苦怕累,要以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的诺言,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西部青海和甘肃地质勘探队工作。

此外,电影“年青一代”主题曲“勘探队员之歌”成为了北京地质学院的校歌。1965年我们也是在雄壮的“勘探队员之歌”的嘹亮歌声中开始我们的大学生活。“勘探队员之歌”在学校章程中已经正式列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歌。“勘探队员之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涌现了一大批“我为祖国献宝藏”的科技人才。他(她)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话剧“年青一代”过去近50年,此时的北京地质学院已经外迁武汉办学,并先后更名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最后定名为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也已经由原隶属于地质矿产部转至隶属教育部,并且后来由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基础上在北京地质学院原址组建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属于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然而在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此后继续排演话剧“年青一代”,为弘扬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文化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图1)。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继承发扬北京地质学院优秀大学文化艺术传统,开始排演反映我国地质学先贤李四光先生的话剧“大地之光”。这部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子非鱼戏剧社演出的话剧于2012年11月26、27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弘毅堂首演,引起全校师生员工热烈反响。2013年4月27至4月29日,话剧“大地之光”在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进行了三场公演,反响强烈。青出于蓝胜于蓝,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继承北京地质学院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据“人民日报”2013年5月3日报道,“大地之光”成为由中国科协发起、教育部大力支持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之一,并于4月26日至5月4日在北京正式举行汇演。《大地之光》与清华大学的《马兰花开》、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浙江大学黑白剧社的《求是魂》和中国科技大学音乐剧《爱在天际》五部首批剧目连续演出15场次,受到首都群众热烈欢迎(图2)。

大学优秀文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石,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途径之一。我们可以从许多科学大家身上欣赏到他们身上拥有的浓厚文化底蕴,这是他们长期注重学习积累优秀文化的结果。在我面对大学新生的公益报告《我谈大学生活》的第二部分“我对普世价值高等教育理念的理解”中列举了诸多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的实例,那些大学从校长到教授都非常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他们许多高等教育智慧箴言都来源于他们长期的丰富文化生活实践。因此,我认为我国大学的决策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教授应当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让我们的大学有文化,有修养,有品位。只要长期坚持,我们的大学就会成为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创造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地。

部分资料来自公共媒体,感谢王亨君女士,李颖女士提供的史料。

2022年10月9日完成,2022年10月10日提交科学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58749.html

上一篇:与学校一位知名教授聊天有感
下一篇:学者的谦逊品德
收藏 IP: 59.173.132.*| 热度|

12 张晓良 徐义贤 史晓雷 聂广 郑永军 许培扬 郁志勇 郭战胜 武夷山 陈峰 周忠浩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