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学术成果国际化与大学优势学科建设 精选

已有 7212 次阅读 2022-2-28 08: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成果国际化与大学优势学科建设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清理收藏的资料时发现了一份学校科技部门编辑的“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1980-1984年在国外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统计表”,这只是这个期间学校教师发表的部分国际论文统计结果(见图)。这份资料从科技成果国际化角度反映了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学校主要学科教师的学术状态,是一份学校从北京南迁武汉办学后教师学术发展的珍贵史料。这份材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地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沿革与传承,彰显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形成应当依靠学术带头人的国际化视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并产出标志性的科技成果。

众所周知,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国门开始公派重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中的一些学术骨干赴欧美国家的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访问学习交流,学习那些国家大学先进的管理服务经验和教授们的现代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体现了国家开始重视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这份1980-1984年的论文统计表收录论文77篇,包括51篇国际会议论文和26篇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及其它相关论文。其中P. B. Moor与沈今川老师合作发表6篇期刊论文,包括一篇发表在英国Nature杂志题为:An X-ray structural study of Cacoxenite, a mineral phosphate(黄磷铁矿,一种矿物磷酸盐的X射线结构研究)论文以及发表在美国矿物学家American Mineralogist杂志的三篇论文。其它论文大多数发表在相关专业主流刊物,例如殷鸿福在Journal of Paleontology(古生物杂志)发表3篇论文,王鸿祯,吴瑞堂的论文发表在英国Geological Magazine(地质学杂志),宋鸿林等人发表在Geology(地质学),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构造地质学),杨起等人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国际煤地质杂志),莫宣学等人发表在Mineralogical Magazine(矿物学杂志),张文淮发表在Fluid Inclusion Research(流体包裹体研究),刘崧发表在Exploration Geophysics(勘探地球物理)等刊物论文。

77篇论文主要作者涉及学校30多位教师,以当年他们所在学科依次为(括弧内为论文数):地质系(51):地层古生物(19),岩石矿物(23),构造(4),地球化学(5);勘探系(12):煤田地质(5),矿床勘探(4),石油地质(2),数学地质(1);遥感(7);计算机(3);工程地质(3)和地球物理勘探(1)。显然地质系和勘探系教师发表论文占据当年学校二级教学机构的绝对多数地位。在提交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的作者中,除了少数老一辈科学家(括弧内数字为发表论文的年龄区间),例如当年大于60岁的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的王鸿祯先生(64-68),杨起先生(61-64),其次为57岁的於崇文先生和晏同珍先生,55岁的张本仁先生,54岁的翟裕生先生。其他作者大多数是活跃在科学研究一线的45岁以下青年教师,最年轻的是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年37岁的胡明安。

这些论文中的大多数中青年作者先后享受国家财政经费资助前往欧美一流大学学习2年左右时间,我认识的这些教师涉及专业有地层古生物的殷鸿福,吴瑞堂,茅绍智;岩石矿物的莫宣学,路凤香,沈今川;地球化学阮天键;石油地质李思田,费琪,矿床勘探的张文淮,胡明安,地球物理勘探的刘崧(电法勘探)等。这些教师具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在国外留学期间刻苦勤奋学习并按时回国,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报效国家。在这些论文作者中杨起、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翟裕生、莫宣学六人分别于1991年至2009年间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我认为,大学的优势学科的重要特质除了拥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培养高素质人才(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还应该后继有人。例如学校获得国家两轮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地质学(涉及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涉及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学科后续产生的年轻一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有:高山(地球化学2011),郝芳(石油地质2015),王焰新(水文地质2019),谢树成(地层古生物2021)(括弧内数字为当选院士时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成果国际化是成就大学杰出教授和优势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从这份材料中还注意到学校地球化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地球科学中没有地球化学学科。据1953级矿产地质与勘探专业的杨巍然老师回忆,当年於崇文先生自编地球化学教材给他们上课。地球化学是从岩石矿物化学派生出来与其它学科及新兴分析测试技术交叉融合产生的一个新学科。於崇文先生专长矿床地球化学,张本仁先生专长区域地球化学,阮天键先生专长油气地球化学。三位学科带头人的国际化学术视野为学校地球化学学科(目前归入地质学一级学科)处于全国领军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此,学校于1985年成立地球化学系,由阮天键出任首任系主任。地球化学学科代表性成果曾经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且产生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四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此外,从77篇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有的作者属于利用我国丰富的地质资源的研究成果,例如殷鸿福1983年发表在古生物杂志第57卷第1,3,5期的三篇论文是“中国贵州青岩中三叠世腹足类”研究成果;张爱云的“杨家堡海相黑色页岩中钒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是学校湖北丹江校办五七地质队期间的重要研究成果《刘庆生,怀念丹江校办五七地质队“痛并快乐”的工作生活,科学网,2021年5月17日》。有的论文可能是作者访学期间团队合作成果,例如宋鸿林等人的“瑞士西部赫尔维特推覆体根带构造的运动学试释”,莫宣学等人的“墨西哥Jorullo火山熔岩(1759-1774)相平衡实验研究”等。有的论文属于学校相关学科教师与研究生团队集体成果,例如路凤香、邓晋福、鄂莫岚、赵崇贺等人的“中国东部新生代岩浆岩”研究成果的多篇论文。1988年以学科带头人池际尚先生(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即院士)为主编的团队成果“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专著正式出版,为学校 “地质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论文统计表中晏同珍先生的“山区铁道选线工程地质”(1982年12月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工程地质会议)和“高势能滑坡的滑程及其预测”(苏联莫斯科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质大学)属于当年我校工程地质学科代表性成果之一。费琪老师和王燮培老师1984年发表AAPG(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的题为“中国东部任丘古潜山油田构造裂缝的重要意义”论文被评为当年AAPG年会8篇最佳论文之一。还有李思田老师等人在国际第11届沉积学大会发表的“中国东北部晚中生代断陷型煤盆地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论文。这些成果为学校另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0-1983年王鸿祯先生出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翟裕生先生出任副院长。他们身处学校领导岗位,依然处于科学研究一线率先垂范重视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他们科学研究的“行为世范”在武汉地质学院掀起了科学研究国际化高潮。长江后浪推前浪,国际化科学研究氛围与传统成就了中国地质大学如今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辉煌,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经验。

2022年2月28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27332.html

上一篇:请善待我们的大学教师
下一篇:聊聊科学研究能力话题
收藏 IP: 59.173.203.*| 热度|

17 王涛 刘立 徐义贤 晏成和 郁志勇 杨顺楷 黄永义 罗春元 王善勇 彭真明 张平 史晓雷 周忠浩 曹俊兴 何应林 李务伦 王茂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