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大学教师还是应该发表学术论文 精选

已有 8485 次阅读 2022-1-18 10: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教师还是应该发表学术论文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看到一个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生与教师的辩论视频。视频中上海交大的一个大二学生严厉抨击学校教师只重视“项目-经费-论文” 现象,对方是一个在交大学习工作30多年的教师。老师告诉学生:你在学校才两年,不要动辄就说上海交大管理上“唯论文”,你并不了解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实行的“代表作评价”举措。确实如此,据我所知,上海交通大学在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机制中推行的代表作举措已经实施多年。此外,学校曾经针对一位讲课出色讲师退休也没有获得副教授职称,学生为他打抱不平,校方则明确表示大学教师如果不做科学研究,不发表学术论文,没有科研成果不能晋升高级职称。

我们一些社会公众似乎针对政府倡导在人才评价的绩效考核中实行“破五唯”要求有点曲解,认为大学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不重要了。显然,这种认识并不准确,没有正确理解国家倡导的科学评价中实施“破五唯”精神内涵。我理解“破五唯”的核心属于人才晋升考核应当实施的分类评价。尤其要破除在人才晋升与绩效考核评价举措中简单“数数”做法,即数论文篇数、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引用次数等。那种“数数”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尤其对于那些应用性学科专业过分强调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会削弱这些学者本职工作精力,降低这类学者服务国民经济的效果。例如,我们的门诊和临床医生主要责任是为病人服务看好病作为首要职责,然后才是认真研究和总结那些有意义的典型病例发表学术论文,供同行学习参考。由于过度强调临床医生发表论文,导致少数医生不计后果论文造假。近期国家基金委发布的多期学术不端事件大多发生在医疗界似乎与此相关。

然而,对于大学的大多数教师,尤其那些声称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专业教师发表学术成果论文是“硬道理”。因为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科技贡献的主力阵地,产生重大科技成果顺理成章理所当然。近日,我与南方科技大学一位著名教授电话聊天,他明确告诉我,南方科技大学自成立之初起,就一直推行国际化评价机制,绝不用论文数量作为引进教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评价标准,教师是否称职合格学校学术委员会说了算,他们可以自己决断或听取国际同行意见。所以,推行代表性成果作为大学教授的晋升与绩效考核举措势在必行。10年前我的博文《为什么要发表学术论文》中提到发表论文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果的优先属性,同行共享成果,评价个人与机构影响力。显然,大学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是奠定你在学术同行中地位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能“空口无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谈到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让我想起30多年前的一件有意义的往事。我国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马在田先生因首次提出“单程波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的高阶算子分裂为低阶算子”,解决了美国斯坦福大学Claerbout教授提出的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方法理论遇到大角度波场的计算难题。马先生的该项成果被中国留学生介绍到美国后,被称为马氏方法,也被西方地震勘探学界认为是“救了Claerbout偏移成像方法的命”。然而,马先生这个成果只是发表在国内一份行业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其实,这份刊物属于国内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行业内的主流刊物,颇受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科技人员的欢迎。然而,用现在国内流行的期刊分类这份刊物只能属于“三流期刊”,然而马先生就是主要依据这份“三流期刊”论文成果于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我们不要将急功近利和浮躁学术现状怪罪学术论文本身。大学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他们日常的“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其中发表学术论文与三项职能密切相关。我国发表论文的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因此,我们再也不需要将论文数量作为骄傲的资本,论文数量并不是科技强国的主要标志。据我所知,至少是国内大多数重点大学在引进教师与教师绩效评审中已经开始摒弃过度的“数数评价”,而是逐步实施质量评价举措,例如代表作评价,让那位大二学生为代表的社会公众的担忧可以逐步消除。

2022年1月18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21539.html

上一篇:学者的耐心
下一篇:纪念科学网开博十周年
收藏 IP: 59.173.202.*| 热度|

28 周忠浩 汪育才 黄河宁 张永刚 王大元 李务伦 郑永军 孟利军 黄永义 王磊 史晓雷 彭真明 胡大伟 王从彦 丁克强 周向军 杨天林 胡泽春 李振乾 郑强 冯兆东 闵应骅 陈辉 姚伟 吴嗣泽 王启云 吴晓敏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