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学者的耐心 精选

已有 8064 次阅读 2022-1-11 10: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者的耐心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前些日子,我对回忆文章《感恩学术路上多位前辈师长》进行了重要补充修改,然后通过微信发给若干新老朋友。一位获得国家级学术荣誉称号的中年朋友立即回复:“刘老师真勤奋,现在大部分(人)刷抖音,看头条,很少有人去回忆过去,更别说写出来,包括我”。我回复,现在有的人缺乏耐心,真正学者需要耐心。这就是这篇文章话题的由来。

我曾经在一个涉及大学科学教育的公益报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及多篇文章中坦诚当下我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和功利现状。这些现象主要是由急功近利行为导致的过度量化指标的科学评价及绩效考核引起,使得一些学者做人做事缺乏耐心。然而,以我数十年的经历,我始终认为,耐心虽然属于一个人的情商层面,其实也是一个学者的重要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耐心品质对于学者的日常与人交往及其学术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话题。

首先,我们做人需要耐心。做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主要涉及通过与人交往的“表现“获取别人对你的印象评价,这种评价结果决定双方是否值得深入交往的依据。这时候耐心品质将会深刻影响你的做人评价结果。例如我们常常看到社会上许多场合人们激烈争吵的场景,他们往往是双方缺乏耐心的表现。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当与一个缺乏耐心品质的人争论一个问题时只需要3-5个来回就要判断是否值得进一步下去,否则扭头走人。我们与人交流就需要首先耐心听取别人的陈述,切不可没有完整听完对方的陈述就打断人家发言,急不可耐发表“高见”,这除了很不礼貌外,还会因为没有完整听完对方陈述而导致信息不完整,影响交流效果。尽管有时碰到一个爱唠叨的对象(尤其像我们这些老年人),你也要耐着性子听完。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除了独立自主的学习知识外,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人口头或书面交流中度过。我们面对的交流对象包括自己亲人,自己同事和朋友。这些交流对象性格各异,知识和修养不同,都需要我们足够耐心聆听对方的声音。尤其当你交流对象也是一个急性子时更需要你耐心对待,需要你耐心地思考判断,是否可以从交往的对象中获得你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作为一个学者,做学问过程中需要耐心品质应该属于共识。尽管当下面对浮躁与功利的评价机制,很难让我们宁静致远地做自己的科学研究。然而我发现还是有一些理性学者能够静下心来,耐心地从事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这些学者往往不太喜欢那种短视的浮躁的科研行为,在学术会议上能够耐心地与同行分享成果。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我熟悉的几位学术界的杰出学者每年平均发表论文一篇左右。我们纵观整个科学研究过程:自阅读文献开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沿革,就需要耐心地阅读一些经典的长篇论文和大量相关文献,厘清和思考研究方向中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科学问题更需要耐心,否则匆忙草率提出的科学问题有时毫无价值,还会被同行暗中讥讽,影响学者在同行中的学术地位。我自己经常体会到坚持耐心思考往往会推翻前面由于短视和急躁得出的“科学问题”,从而发现更有价值的值得深入研究科学问题。

作为大学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耐心品质似乎具有独特意义。我们面对学习基础与勤奋刻苦程度差异,性格各异的莘莘学子(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需要有针对性的耐心做工作。尤其对少数“累教不改”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苦口婆心地开导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交流。例如有的研究生行动缓慢(慢性子),也许是他缜密思考品质的表现。所以,我一贯认为做学问的慢性子不一定是缺点,也许正是耐心品质的表现。

科学研究过程中学者的耐心除了上述提到的文献调研分析和提出科学问题需要耐心,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海量数据时更需要耐心。只有耐心,持之以恒坚持才有可能发现实验数据中隐含的重要科技信息,也许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就在你耐心坚持到最后的那一刻。

2022年1月11日完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20490.html

上一篇:我敬佩的几位数学物理老师
下一篇:大学教师还是应该发表学术论文
收藏 IP: 59.173.200.*| 热度|

31 王安良 王林波 鲍海飞 张晓良 徐义贤 卜令泽 陈志勇 黄永义 孙东科 孙东科 郑强 周忠浩 闻宝联 武夷山 姚伟 王明 刘立 李陶 张学文 王启云 李毅伟 郑永军 璩存勇 吴斌 刘浔江 李云志 宁利中 谢海涛 信忠保 张红光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