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教授的品德与修养 精选

已有 9802 次阅读 2021-12-13 09: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授的品德与修养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则加州大学(具体不明)一位教授给大学生讲“为什么不要作弊”视频。视频中还给出了不知出自谁人之手的中文直译文字。加州教授关于“为什么不要作弊”的核心理念是:如果你在大学期间就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那么当你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你又该怎么办呢?作弊之后能取得最好的结果是什么?你只会让自己的人生陷入终日做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并且你也不喜欢做的事情的境地。所以,不要作弊,如果作弊你是在伤害你自己。这些年我面对大学新生的“我谈大学生活”公益报告的PPT中也有一张类似内容片子,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我为什么反对作弊:大学生当下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了自己及家庭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你必须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努力学习,而不是投机取巧,寻找捷径!因此,我强烈反对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甚至考试作弊,它不仅仅是破坏了公正公平,而是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被人鄙视!遭人唾弃!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我将加州大学教授视频的中英文字资料发给若干学者同行,引起一些同行的积极反响。加州大学教授关于“为什么不要作弊?”看起来是针对大学生,其实可以针对整个学术界和官场。正如一位教授微信回复说:不仅仅是学生。学界领导、院士们都要带头(反对作弊)。郑州大学一位大四学生说:“我不作弊,没有这个胆量去作弊”。我回复她,还要知道为什么不要作弊。她解释道:“作弊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做事情的能力,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做,人生路还是要自己去走。作弊还让别人不信任你”。这位大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欣慰。学术界作弊现象似乎见怪不怪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它对学术界的信誉构成严重威胁,不可小觑,这个话题与学者的品德和修养相关。

最近有人告诉我,近日一位大学教授邀请一家著名科技公司有关部门技术人员给他担任班主任的学生讲课。这家科技公司从事的研发产品与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一致,教授目的是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学习与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学习品质。企业技术人员在相关场合特别提到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品德与修养话题。他说这位教授学风严谨,品德与修养俱佳,这也是他愿意接受这位教授邀请为大学生作报告的原因。我想这话从何说起?原来这位教授回国后曾先后应邀与一些相关科技企业技术主管接触“切磋技艺”。通过这些活动企业的相关技术主管调研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后希望他能为企业相关技术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然而,教授首先感谢企业技术主管领导的信任,然后明确表示,我多年来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目前暂时还没有开展技术研发的愿望和设想。因为,多年的海外求学工作经历,他了解在这个领域目前最紧缺的是针对某些关键技术(我们常说的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研究。因此,他表示,暂时还不会从企业拿钱做应用技术研究。短短几年,教授的这个观点深得某些企业主管的钦佩和欣赏。这次给大学本科学生主讲的技术人员说,这位教授明显不同于一些将钱看得很重的大学教授。这些教授喜欢夸大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点虚张声势,目的是从企业拿“横向项目”挣钱。因为,目前大学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对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俗称纵向项目经费管理比较严格,一般很难从中拿到太多“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钱。据我所知,有的大学明确规定,大学教师可以从横向(企业)科研项目中支付一定数额经费作为合法收入。这就激发大家从企业拿项目的积极性,不管自己是否有这个实力。这时候凭关系拿横向科研项目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因为有了关系项目就容易交差。

毋容置疑,我们大学教授中一定会有将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当成解决卡脖子认真研究,我们称之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专家教授。我们国家无论是大学还是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绝大多数应该属于这类应用型人才。例如我所崇拜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及电子出版系统发明者王选先生等。其实,如果能为企业真正解决点技术难题,应该很有成就感,何须为发表论文发愁。我看到有的重点大学的一些以做横向项目为主教授似乎并没有为论文考核压力而困惑。有的教师长期与企业合作深受企业信任,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很潇洒。但也不可否认,我们也确实有一些教授热衷于拿横向项目,这些教授能拿到大量横向项目不是因为他有多大本事,而是各种关系,吃喝回扣等手段,这样导致科研成果作弊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在这些教授身上,难以看到一个真正学者应有的高贵品德与道德修养。

202112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16327.html

上一篇:学术界的“马太效应”
下一篇:人才的科学传承是学科健康发展的保证
收藏 IP: 59.173.203.*| 热度|

32 晏成和 胡泽春 邝宏达 郁志勇 武夷山 檀成龙 贾玉玺 鲍海飞 徐耀 杨顺楷 路鑫民 郭战胜 朱鸿源 周忠浩 褚海亮 王安良 李务伦 黄永义 陈万浩 张晓良 刘秀梅 李毅伟 汤茂林 李可 左小超 彭真明 孙志鸿 牛丕业 吴斌 王启云 唐小卿 傅晓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