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减负”经历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那是20多年前的往事。日记记载,1993年7月初,我突然发现胸口隐隐疼痛,由于疼痛位置位于心脏区域,所以我首先判断是否心脏出了点问题,随即到学校医院做心电图检查。然而,当从家里走到医院的几分钟路程到医院时胸口疼痛感觉已经缓解。所以,心电图结果总是显示正常状态。为此,我只好到武汉同济医院认真检查以便确诊,当医生让我佩带心脏监测装置做运动实验时(就是在一个跑步机上跑步),依然没有检测到相关异常。最后,通过佩带24小时长城心脏检测装置捕捉到一点心脏早搏异常,当时医生建议进一步做心脏血管造影,我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做。最后医生诊断“心机缺血”,并开了“地奥心血康”和“安定”两种药。我尊医主要服用“地奥心血康”,约一个月后胸口疼痛感觉基本消除。
这次心脏异常行为虽然可能属于症状较轻,但却给我敲响了警钟,因为,一个月后我计划的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质研究所Hansen教授的合作科研项目就要启动,我和Hansen教授要去广东南雄地区野外考察和采集样品《刘庆生,回忆我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en教授合作,科学网,2012年9月6日》。所以,我想如何快速消除胸口疼痛,恢复健康状态成为我当时的第一要务。为此,我分析产生胸痛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教学科研压力。我在相关文章中介绍过,我们这些1970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有读多少书(实际正式读书累计一年左右),留校任教压力巨大。我们留校任职教师岗位(一部分从事行政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例如跟班听课与助教工作同时进行。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教师学术研究国际化形势逼人。我们原来学习俄语,英语全靠自学,至今记得利用晚上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学习班的情景。这种状况与当下青年教师的压力虽然内容稍有不同,但本质相通,各有难言苦衷。我的教学压力主要来自授课过程中的主讲和助教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第一次主讲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的主干专业课程“磁法勘探”时,坚持课前将 “磁法勘探教程”教材中所有计算公式推导一遍,弄清楚计算公式中所有物理量及其在磁场数据处理与正反演中的意义,其中少数复杂公式推导过程是否正确没有把握时,我及时请教数学教授李锦才先生等前辈师长《刘庆生,感恩学术路上多位前辈师长,科学网,2018年8月10日》。当年学生求知欲强,综合素质较高,我也在师生共同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刘庆生,四个老学生的故事,科学网,2014年7月2日;八零后学生畅谈当年“干净”的大学环境,科学网,2014年10月16日》。物探系后来返校参加聚会学生回忆时对我说,那个时候我经常晚上10点还在教室辅导学生。因此,那个时候难免常有熬夜现象,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好在那时候年轻,身体素质好,扛得住。
面对身体发出的“第一次警告”,我果断采取行动,除了法定的助课外,将以往晚上在工作室工作时间转移到家里。那时候我已经荣幸分得一套三居室,住房比较宽敞,满足了在家里工作的硬件条件。实践证明,我在充分享受温馨家庭生活的同时继续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科研任务,同时尽可能有意避免“熬夜现象”。一个月后,我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en教授圆满完成野外调查与取样工作,由于取样设备是一台他从丹麦带来的有几公斤重的便携式取样器,因此,这次野外工作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对我身体状况也是一次考验。然而,整个野外期间没有发生胸口疼痛现象,并在此后的数十年来,长期坚持“减负”,心脏与我相安无事。同时,我也以健康的身心状态继续我的大学教师本质工作所需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并以较好的结局迎来了光荣的退休生活。
总结这次胸口疼痛治疗经历,我认为“地奥心血康”也许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果断将晚上工作时间由工作室转到家里的“减负”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在文章《青椒之问?科学网,2016年5月16日》中说:“在你连续‘忘我工作’多日时,要想一下,‘家中还有老小’需要你的关怀;尤其当你的身体提出第一次警告时,你要下决心放下。年轻人要知道,父母亲虽然在意你们的事业成就,但在事业和身体两者之间,一定是将儿女们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谨以此文再此警醒正在努力奋斗的青年人!
2021年8月14日广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