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克彪,马莹,正视极端气候与粮食安全问题,信报财经月刊,2011,1,407:100-102。正视极端气候与粮食安全.pdf
扫描如下:
从2008年中国南方大冰灾以来,极端气候变化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个人认为气候变化研究分两个层次:一个主要是以地球系统为核心的系统内研究;一个是考虑其它行星轨道变化导致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场和磁场变化,从而引起地球系统水循环(包括大气水汽,洋流等等)和岩浆运动异常的系统外研究。我们目前做的绝大数研究是系统内研究,但系统外的研究可能更重要。最近几年来,极端气候变化事件越来越多。遥感在灾害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个人认为在加强遥感参数研究的同时,我们要发射其它遥感卫星监测地球和观测太空中其它位置的引力场和磁场的变化。地球的磁场变化是由其本身在天体中运行的轨道所决定的,如果把太阳比做原子核,那么地球只是围绕太阳转的一个的电子。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很可能是由于其它行星或者天体靠近或者远离导致磁场和引力场发生变化引起的,特别是那些突然受某种外力作用,比如彗星等星体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或者由于运行轨道所需要的能量进行能级跃迁释放或吸收能量等。地球上的各种物质和密度都不一样,引力和磁场变化引起地球系统局部变化不一致。特别是磁场或者引力场变化驱动云和大气中水汽以及地壳岩浆异常运动,破坏平衡导致发生自然灾害(比如台风和大范围降雪以及地震等)。这一结论可以从灾害周期性发生得到,因为天体也是周期性运转。比如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银河系转,银河系又围绕另外一个更大的天体系统在转。这些不同级别的天体在不同的体系里都有各自的周期表现:对于地球围绕太阳这个级别系统而言,地球表现为春夏秋冬是周期性发生;对于太阳围银河性这个级别的周期系统而言,地球表现为大的冰川期和大暖期等交替出现;对于更高级别和更长的周期,我们人类可能还没有记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测。另外,由于目前人类的观测技术受到限制,我们还可以通过地面极端气候和地震等异常来反推天体的运行等规律,从而发现新的天体及其运行规律。二氧化碳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起到的作用可能并不是非常重要,只是起一个微调作用。地球气温变化幅度主要是由地球在整个宇宙系统里所处的大周期或者运行轨道位置所决定。比如2008年初的中国南方的冰灾,2009年年底与2010年初北球冰雪灾害同时伴随着地震频繁发生(特别是海地地震),这些都是由于地球和其它行星的运行轨道变化引起引力场变化,从而导致地球上空的水汽和云的变化以及海水温度变化等引起的。目前人类的能源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等,当石油类能源耗尽而地球又处于变冷周期时,人类将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因此研究如何从太空中获得能量(比如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等)是是非常重要的。加紧气候变化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个人认为只有气候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以及其它科研工作者大力合作才能弄明白这些问题。(这部分内容在我发表的论文里已经有所阐述:毛克彪等,高技术通讯,2009,2010)
全球在2010年局部区域气候都不稳定,比如说中国。年初的冰雪灾害,接下来南方旱灾,现在南方的暴雨等等,有些地方是绝收的。全球其它或多或少地相似,因此全球农作物产量大面积普遍减产。虽然我们看到部分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宣称今年小麦仍能增产多少斤,这个里面有个国家粮食贸易策略问题,所以各个国家的官方报道的数据往往不是非常可靠,有些不能用来做决策。我们国家需要重视这个问题,提前进行粮食储备,包括进口和减少出口。因为未来的几年里,农业气象灾害可能会越来越多,农作物产量也会越来越不稳定。最近一些年来,由于交通和技术发展比较快,人民对饥荒的意识已经有些淡薄,特别是年轻一代,浪费比较严重。因此我建议国家在广播和电视里稍微做一些宣传节约粮食,让大家有一个防患意识,提前储备一些必要的粮食物质。对于粮食储备分成三个等级: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城镇居民和农民储备。国家是战略储备,地方是长期储备,农民是应急储备。农民储备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农民留的粮食通常是维持到下一个收割季节。因为现在气候不稳定,有可能下一个季节是绝收,所以农民留的粮食要比以前增多。为什么说农民储备非常重要呢?因为当灾害发生的时候,交通有可能中断,就像2008年初,那种冰雪灾害谁也没办法。另外,需要一些专业人员介绍和研究粮食储备方法,特别是在南方潮湿地区需要专门的粮食储备技术。
另外,蔬菜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的,我们要在城乡结合带建立能抗击极端气候的大棚来种植蔬菜,从而调节蔬菜价格。今年气候稍微变化,蔬菜价格就猛涨。如果再恶劣一点,恐怕问题也比较大。各地建立小型抗极端气候的蔬菜大棚无须论证,有条件的地方马上行动。
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很难准确说,如果全球像今年这种天气再持续几年,恐怕问题比较大,但这种持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建议地方农业部门和地方农民要未雨绸缪,现在开始启动储备。
发展抗打击的硬技术是硬道理,全面快速启动有基层人参与的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技术创新。
毛克彪 副研究员 2010-6-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毛克彪等,利用AMSR-E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神经网络算法,高技术通讯, 2009, 19(11):1195-1200.
2.毛克彪等,针对被动微波数据AMSR-E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高技术通讯, 2010,20(6):651-65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