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三)广东东莞之名的历史迷团(上)

已有 3027 次阅读 2021-9-24 09:5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三)

                     ————广东东莞之名的历史谜团(上)

                李沣

        

今日广东,有两个地名历史悠久且几乎内涵广东的历史变迁,这就是番禺与东莞。

                                                                 

番禺,《史记南越尉佗传》载,秦二世时,召龙川令赵佗语曰:“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也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赵佗就以番禺为根据地王南越。《三国志薛综传》也有“赵佗起番禺”之语,可见今广东省地秦时就有番禺。

秦时南越,还属荒芜之地。《三国志薛综传》曰:汉武帝设交趾剌史以镇监之,交趾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赵佗所据之番禺,肯定不是土著之名称。《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元和姓篡》:“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各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因此番禺是任氏的远祖。秦时广东之番禺,应是任氏族人南迁后带去的地名。

 广东番禺与任氏的那位族人有关?目前从史料中可以找到的主要证据就是任嚣。

 任嚣(?-前206年),秦朝将领。秦国名将任鄙之孙。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首次领兵攻打岭南,但失利。后与赵佗再率军入岭南,于秦始皇33年(前214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称东南一尉。并在今仓边附近筑城,称番禺城,为郡治,史称任嚣,后病逝,葬于番禺

秦时远征南越,首任南海尉的是任嚣。任嚣死后,由他的副手赵佗行南海尉事。所以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

 综上所述,广东番禺这个地名,是秦时任氏族人远征南越、治理南越时,用祖先名命名的地名。

 循此道理,东莞地名亦然。东莞本在山东,魏晋时期,青徐士族纷纷南渡,侨居江左,于是在晋陵(武进)设南东莞郡,仍辖东莞、莒、姑幕三县。广东东莞,按照中国地名变化的规律,应是北东莞 或者是南东莞族人,南迁至南海郡后带来的地名。

                                                                     

 是那一支东莞族人,在何时、何背景下南迁于此的,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根据相关资料做大致的判断。

 汉时南海郡属交州,领县六: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

后汉时南海郡有七城: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增城。增城是从番禺县分出的。

 晋时南海郡统县六:番禺、博罗、增城、四会、龙川、平夷。

 东晋时,成帝分南海郡立东官郡。 南海太守领县十,除原有的番禺、博罗、增城、龙川外,又增设熙安、酉平、怀化、绥宁、高要、始昌六县。从原南海郡分出的东官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县。

 以上郡县资料说明,至到东晋时,南海郡和从南海郡分出的东官郡,均无东莞县。广东东莞地名是何时出现的?或者说广东东莞县立于何时?按照《辞海》的说法,广东东莞县,汉为博罗县地,东晋为宝安县地,唐为东莞县,因此广东东莞起始于唐。此说法与旧、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吻合。《旧唐书地理志》载:南海郡东莞县,“隋宝安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改为东莞郡,于岭外其为名也。”  《新唐书地理志》载:广川南海郡东莞县,“本宝安,至德二载更名,有盐,有黄岭。”新、旧《唐书》很明确,东莞县是隋的宝安县,唐至德二年改名为东莞。 这也就是《辞海》说的,今广东东莞,汉为博罗县,东晋为宝安县,唐为东莞 县。

 

 民国《东莞县志》与此说有异。民国《东莞县志》卷一载:“东莞县,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郡(注:元和郡县图志洪亮吉东晋疆域志云,县与郡同立。)按此为东莞立县之始。”按此说,广东东莞县立于晋成帝咸和六年,即公元331年,这与新、旧《唐书》说的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相差了426年,也就是把东莞立县之时提前了426年。

《东莞县志》之说不是空穴来风,主要是依据了(唐)杜佑的《通典》和(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杜佑《通典州郡》载:隋,“后又置番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大唐改为广州或为南海郡,领县十二。”其中有增城、东莞。在增城县下杜注:“汉番禺县地,吴置东莞郡于此,有增江。”杜佑的“吴置东莞郡”不知从何而来,《。三国志》无此说。

 《元和郡县图志》载:“东莞县,本汉博罗县地,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郡(清人张驹贤考证曰:“莞”宜作“官”)。隋开皇十年废郡,以县属广州。至德二年,改为东莞县,取旧郡名也。”此说与《晋书》“成帝分南海立东官郡”、“安帝分东官立义安郡”不符,成帝立的是“东官”,安帝分的也是“东官”,而不是“东莞”。检索历史文献,可证杜佑、李吉甫的说法有误,对《通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错误十余处,孙诒让也多有纠正;而对《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点校说明:“此书经过千余年的辗转抄写,错误不少。”

 

 民国《东莞县志》云:“东莞县,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 郡。按此为东莞立县之始。”把晋成帝咸和六年,为东莞立县之始,其主要依据是《元和郡县图志》。对此依据的可靠性,上面已做了分析和判断。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因为《宋书州郡志》明确记载的是“东官”,但《宋书》的纪和传确又用“东莞”来记载州郡事,如《东莞县志》所云:

 按《宋书•州郡志》云:东官郡,晋成帝立。而《阮长之传》云:补平越长史东莞太守。《羊玄保传》云:羊希出为广州刺史,请萧惠徽为东莞太守。《明帝纪》云:妖贼攻广州,陈伯绍讨平之,迁东莞太守(1)。字皆作“莞”不作“官”。《南齐书•州郡志》亦云东官郡,而《郁林王纪》云:以东莞太守藏灵智为交州刺史。又《梁书•陶季直传》云:祖愍祖宋广州刺史,齐初季直出为东莞 太守。又,《陈书•孙传》云:除东莞太守,行广州刺史。字也皆作“莞”不作“官”,文史不应抵牾。至此,考《晋书•葛洪传》云:邓狱表为东官太守,是晋时称东官,不云东莞,疑宋初改东官郡为东莞郡,故《纪传》皆称东莞,《志》特沿晋时旧称,仍做东官。

 

                                                                       

东莞县,《元和郡县图志》曰:“本汉博罗县地”。

博罗县,本汉旧县,《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作“傅罗”,刘昭云:“县有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于罗山,故置博罗县。”《宋志》云:二汉皆曰傅罗,《晋太康地志》始名博罗。”又罗浮山,王象之引作浮山。《元和郡县志》曰:“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

 可见“博罗县”之名,与浮山、浮来有关。最早迁徙到交州之人,都是浮海而来,如《三国志许靖传》:“浮涉苍海,南至交州。”人浮海而来,山、水、阜地也浮海而来。浮山一说是从会稽浮来,一说是从蓬莱浮来。总之,这里的“博罗”之“博”,本为“傅”、“浮”,缘自“浮山”之名。而“浮山”是从青、徐故地浮海而来。确切地说,这个“浮山”是来自古莒国地的“浮来山”。

 《左传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预注: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邳来间。”今莒县城西数公里有浮来山镇,恐怕就是当年“浮来”的遗址。浮来,是古莒国及古东莞的地名,浮来与东莞连在一起,看来有其历史的根源。因此,南海的的博罗、傅罗、浮山、浮来,与青徐的莒、东莞 、浮来山也有其历史的联系。

 是青、徐的那些族氏南迁岭南越(粤)地后,将原住地的山、水、地名也带到了新居地?纵览各文献,均无直接记载,因此只能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做些推测。

线索一:鲁国人刘表据荆州,其势力南延至交州。

刘表,山阳高平(今山东泰山西南的邹县)人,鲁恭王之后,与同郡张隐等八人号为“八顾”;与范滂、张俭等八人为友,与众多名流大儒结为私党,可为东方名士,因此也是“党锢”中人,“诏书捕案党人,表亡走得免。”《汉书刘表传》载:“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何兹全先生说:“关西、兖、豫学士归(荆州)者盖有千数。”2可见汉末就有很多青、徐士家豪族跟随刘表到了荆州避乱。

《汉书刘表传》载: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叛表,表遣兵围攻,破羡,平之,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三国志士燮传》载:“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这些记载表明,此时,刘表的势力已南延至岭南。由此也可以推断,刘表手下的那些山东名士、俊杰和泰沂乡亲,有南迁至交州的可能。

    线索二:鲁国人士燮家族在交州的经营

《三国志士燮传》载:“士燮,苍梧广信人,其先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

士燮祖为鲁国汶阳人,王莽之乱时避地交州。汶阳即郓, 《左氏传》曰:“莒鲁争郓,为日久矣。”今城北郓亭是也。全氏曰:“按十三州志》曰:‘有东西二郓’,鲁昭公所居为西郓,在兖州东平郡;莒鲁所争为东郓,此邑是也,亦即汶阳之田,所谓‘郓讙龟阴之田’者也。”因此,春秋时有东西郓,有东西汶阳。东郓亦即东汶阳,亦即汶阳之田,到了西汉时改为东莞,因此士燮先祖应为东莞人。                                                                                                                                                                                                                                                                                                                                                                                                                                                                                                                                                                                                                                                                                                                                                                                                                                                                                                                                                                                                                                                                                                                                                                                                                                                                                                                                                                                                                                                                                                                                                                                                                                                                                                                                                                                                                                                                                                                                                                                                          

王莽乱政,各地兵起,鲁国故地的樊崇是重要的一支。“琅玡樊崇起兵于莒,众百余人,转入太山。群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崇同郡人逢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其还攻莒,不能下,转掠青、徐间。又有东海刀子都也起兵钞击徐、兖。莽遣使者发郡国兵击之,不能克。”(《资治通鉴》第1217页)琅琊樊崇起兵于莒,东莞郡郡治莒,樊崇的万余人亦即东莞人。樊崇起事后,又与东莞人逄安和东海人(今临沂北)徐宣、谢禄、杨音的起事队伍会合,众数万人。这也就是后来的赤眉军。赤眉军的领导、骨干、主力是东莞人,这支农民起义军,最初主要活动于沂蒙和泰山地域。后来西征,为推翻王莽政权立下大功。被立刘盆子为帝,转战长安、洛阳,最后被刘秀打败,近二十余万赤眉将士被刘秀招降。                                                                                                                                                                                                                                                                                                                                                                                         以琅琊、东莞为主力的这二十余万赤眉将士虽然被刘秀招降,但最后结果如何?

樊崇、逄安投降后,居洛阳,“赐宅人一区,田二顷。”但其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后汉书刘盆子传》)可见投降后的数万东莞赤眉将士,不可能过上平安的生活,他们或者继续征战,或者被驱逐到荒漠之地,或者成群潜逃流落他乡。

士燮先祖是随樊崇起兵,然后西征东讨,失败后南迁苍梧,还是在樊崇义军在攻打莒县时,为避战乱而南迁至苍梧,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战乱中单独一个家族由沂蒙南迁至苍梧,实属不可能。士燮家族避乱于数千里之外的苍梧,可能中间有些过渡环节,比如赤眉军长安、洛阳失败后先南迁至荆州,最后再迁至苍梧。士燮家族南迁后,成为当地的一股重要势力统治交州,他身边                                                       肯定有一个庞大的以东莞 人为首的北人集团, 否则他无法生存和延续。

《三国志士燮传》载:“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治左氏春秋,“父赐丧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拓扰乱,燮乃表弟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黄有)领九真太守,(黄有)弟武领南海太守。”燮兄弟四人,皆为岭南的太守,可以说这时的交州,为山东东莞人的天下。“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

     线索三:师从北海人刘熙避乱交州的士人

 刘熙,北海人,著《释名》二十篇,安南太守。《百越先贤志》云:“刘熙,字成国,交州人,先北海人也。博览多识,名重一时。焉辟不就,避地交州,人谓之徵士,往来苍梧、南海,客授生徒数百人。著法三卷,行于世,建安末,卒于交州崇山下。”

刘熙北海人,东汉、魏晋时,北海郡与东莞郡犬牙交错。北海郡治剧,《补三国志》曰:“剧属东莞”;《晋太康志》曰:“剧属琅玡”。这些地名的交错表明,东汉、魏晋时,北海与琅琊、东莞,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刘熙“往来苍梧、南海,客授生徒数百人。”,一说刘熙为交州人,又说刘熙往来于苍梧、南海,刘熙又任安南太守,卒于交州崇山下3,表明刘熙确实与交州苍梧、南海有很紧密的关系,卒于交州崇山。崇山是他故乡北海或东莞的名山,由于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故乡的山名也随他迁移到了交州。

刘熙除有安南太守的官位外,主要对数百生徒教授训诂五经,这些来自北方或主要来自青、徐的士人,对交州文化、政治的影响,不可估量。其主要生徒有薛综、程秉、许慈等人。

 薛综,沛郡竹邑人,孟尝君之后,其祖应为薛国人。《三国志薛综传》载:“少依族人辟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 辟地交州的薛综,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整个族团的集体行动。 “六年卒,凡所著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私载,……皆传于世子,官至威南将军,征交趾还道病死。”《通鉴•卷七十九》:“吴在都督薛与陶璜等兵十万,共攻交趾。”薛弟薛莹,“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僚之中,莹为冠。”(《三国志薛综传》)孙皓命薛莹督万人开凿“圣奚以通江淮”,因施工难度大未能完成,“皓追圣奚事下莹狱,徙广州。”后虽免,但又因同郡谬禕罪的牵连,又发配广州,未至。太康三年卒,著书八篇。

薛综家族,因各种原因,与交、广二州发生了各种形式的联系。因薛综父子都为经学大师,他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把青、徐文化带到了广、交二州。

程秉,《三国志程秉传》载:“汝南南顿人也,逮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士燮命为长史。”程秉先承师郑玄,后又师刘熙,而郑玄、刘熙都是北海人,程秉虽然是汝南人,但他应在北海生活过。

 许慈,《三国志许慈传》载:“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具自交州入蜀。”说明许慈与许靖,不管是不是一个家族,其为学友,关系密切。

许靖,汝南人,是程秉老乡,董卓乱后避地江左,与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郎(东海郯城人,经学大师,兰陵侯)为友。《三国志许靖传》载:“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既至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敬待。”这说明,许靖、许慈、程秉等到交州后,主要还是依附在士燮门下。

这样在交州士燮门下,就有数百曾从师郑玄,或者从师刘熙的士人。郑玄、刘熙都是北海人,而北海和琅琊,和东莞,又是分分合合,犬牙交错,从文化上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因此汉末和魏时,青、徐士族和青、徐文化,在交州占有主导地位,一些青、徐地名带到交州,具有客观必然性。

 线索四:顾谭族友

顾谭,顾雍(吴郡人,孙权相)孙,与诸葛恪(诸葛瑾长子,琅琊人)、张休、陈表为太子四友。《江表传》载:“有司奏谭诬罔,大不敬,罪应大辟,(孙)权以雍故,不致法,皆徙之。”《三国志顾雍传》载:“谭坐徙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二十篇。……年四十二卒于交趾。”

顾承,顾谭弟。《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云:“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人会佃毗陵。”“与诸葛恪等共平山越”,“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数年,与兄谭、张休等,俱徙交州,年三十七卒。”表明作为吴郡都尉的顾承,早期曾在毗陵(后为琅琊、东莞人的迁徙地)活动,后又对加围剿山越,有功,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可能因兄顾谭被逐,与兄顾谭及友张休等俱徙交州,年三十七卒。”

顾家为江南吴郡人,但与顾家为友的诸葛氏家族、张昭家族、赵昱家族,都是徐州琅琊人,其兴趣都是毛诗、尚书、左传,可以说是琅琊文化把他们联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三国时,吴已控制岭南,并不断派官治理。时任交、广二州的行政总管,像士燮家族、薛综家族及刘熙等人,都是青、徐士人;许靖、许慈、顾谭、顾承,也都与琅琊人为友,是青、徐,或者是琅琊文化圈里的人。这些世家名士,既是高官,也是经学大师。因此,早在汉末三国时,齐鲁文化,或者说琅琊文化已远播岭南,并在交、广二州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大背景下,交、广二州的地名、山名、水名及社会风俗,都有带有齐鲁,抑或琅琊的烙印,就不足为怪。

(未完待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305484.html

上一篇:东莞地名南迁与、徐士族南渡(二)
下一篇: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广东东莞之名
收藏 IP: 114.248.236.*| 热度|

2 尤明庆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