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家金矿石英爆裂曲线特征
对 ZK603、ZK608、ZK615、ZK704 和 ZK 715等钻孔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爆裂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类型岩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爆裂特征明显不同。以 ZK603 钻孔为例, 围岩花岗岩具有高的爆裂频次、明显的主爆裂峰和高的相变峰, 而随围岩蚀变的增强, 从钾化花岗岩到绢英岩化花岗岩, 再到黄铁绢英岩(硅化带或矿体中心), 石英爆裂曲线具有如下变化趋势(图 9):
总爆裂频次逐渐降低;
相变峰由很高、高, 到逐渐变低, 而到硅化带或矿体中心则无相变峰存在;
主爆裂峰也由大变小,直到矿体无爆裂峰(或只有极微弱的峰);
叠加的小峰有从高温向低温转移之趋势;
从主爆裂峰右翼(高温区)出现锯齿状小峰(钾化带)到主峰左翼(低温区)出现多个小峰(绢英岩化带)。
而到了矿体下盘爆裂频次又有所增加。
在所研究的焦家金矿床其他钻孔中也见到相同的变化趋势, 从远离矿体的花岗岩到蚀变带, 再到矿体, 随着蚀变和矿化作用增强, 总爆裂频次降低,爆裂峰和相变峰也逐渐降低, 直到消失; 在矿体部位的爆裂曲线呈现低平的波状曲线乃至直线, 从而显示负的蒸发晕和负异常。因此, 可以利用爆裂强度和爆裂曲线形态特征来区分未受构造和热液蚀变影响的花岗岩围岩、蚀变岩石和矿体, 用以指导深部找矿。
热液矿床通常从近矿围岩到矿体, 流体活动增强, 流体包裹体爆裂强度(频次)增加, 在矿体部位显示有明显的爆裂峰, 表现出正的热晕和蒸发晕。
而焦家深部金矿床从远离矿体的花岗岩到蚀变带再到矿体, 随着蚀变和矿化作用增强, 显示了负的蒸发晕和负异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可能与蚀变岩中石英形成温度较低, 流体包裹体较小有关。
据观察,
花岗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大小一般为小于等于3μm到15μm 不等,大者可达20~30μm以上;
蚀变花岗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以小于等于2μm到8μm 居多,少量长条状包裹体长可达到15~20μm左右;
绢英岩中所含石英流体包裹体以小于1~5 μm居多,少数可达 8~10μm;
金-多金属硫化物绢英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多数小于1~3 μm,少数略大于 3μm。
由此表明, 从围岩到矿体, 石英中流体包裹体逐渐变小。与金-多金属硫化物沉淀有关的石英主要为乳浊状细粒石英, 石英呈乳浊状是由于其中含有成千上万极其微小(远小于 1 μm)的流体包裹体, 引起光线漫反射所致。要使这些包裹体爆裂的内压力极高(大于 3000 MPa), 即使升温到 600 ℃也不会爆裂。
因此金-多金属硫化物矿体一般无爆裂显示。焦家断裂规模大, 位于不同岩石构造单元的接触界面,断裂带内裂隙发育, 与地表连通性较好。成矿流体运移到断裂带时, 快速降温、沸腾、扩散, 产生大量极其微小的流体包裹体。前人和我们的研究表明,石英脉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的体积大于蚀变岩型金矿,因此蚀变岩型金矿与石英脉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爆裂曲线特征不同。
引自:胶东焦家深部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宋明春 1,2, 宋英昕 3,4*, 沈 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