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by0310

博文

接触类型与胶结关系

已有 12761 次阅读 2015-9-15 11:1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地质静的博客


接触类型与胶结关系

一、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碎屑岩的填隙物是由杂基和胶结物组成的,其支撑类型分两种:

    1、杂基支撑型:碎屑颗粒彼此不相接触而呈游离状。填隙物多以粘土杂基为主,有时也指很细小的粉砂级,也常见灰泥、云泥杂基,它们是与颗粒同时沉积的。这种支撑类型可能反映了一种特殊的水流机制,如重力流等。

   杂基的结构主要表现为重结晶程度,如杂基没有明显的重结晶时,则称为原杂基;如果具明显的重结晶则成为正杂基。

   2、颗粒支撑型:颗粒直接接触或细颗粒支撑大颗粒,形成支架结构。填隙物有杂基也有胶结物。

   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物质,它的结构与化学岩的结构类似,其特点是由晶粒大小、晶体生长方式及重结晶程度等决定的。在碎屑岩中,胶结物的含量总小于50%胶结物的结构比较多样:

   1)按结晶程度分为:非晶质胶结物:如蛋白石及磷酸盐矿物等,它们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体性质;显晶质胶结物: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显晶质胶结物按晶粒大小又可分为隐晶质胶结物、显晶质胶结物和连生胶结物。

隐晶胶结物---在显微镜下呈微晶状;

显晶胶结物---晶粒小于碎屑颗粒(即一个孔隙内生长多个胶结物晶粒);

连生状胶结物---结晶颗粒较粗大,晶粒间呈镶嵌结构,每一个晶粒中都可以包含有多个碎屑颗粒,胶结物的粗大晶体可能是经成岩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

其中,显晶胶结物按晶粒形状和排列方式可分为镶嵌状、薄膜状(或带状)、次生加大和丛生的或栉壳胶结物等多种。即显晶粒状胶结物可以呈粒状或纤维状分散于碎屑颗粒之间,也可以围绕碎屑颗粒呈薄膜状或放射状生长,从而构成薄膜式胶结或栉壳状胶结,如方解石、文石、玉髓等易于形成栉壳状结构,其特征是晶体的长轴垂直于碎屑颗粒的边缘排列生长。

显晶状胶结物按晶粒大小(短轴为准,单位mm)分为:粗晶(0.5~2.0);中晶(0.25~0.5);细晶(0.10~0.25);粉晶(0.03~0.10);隐晶(﹤0.03)。

2)按胶结物的分布均匀程度分为均一胶结物非均一(凝块状)胶结物

二、胶结类型

是由填隙物(胶结物和杂基)在岩石中的分布、自身的结构差异及其与颗粒间的关系所表现的特征。

   按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可将胶结物类型分为下列几种:

   1、基底型:碎屑颗粒呈漂浮状分布于填隙物中,而互不接触。填隙物成分常以粘土物质或碳酸盐为主,含量一般大于25%,是泥质砂质或钙质砂岩向砂质泥岩或砂质灰岩的过渡类型。有人曾建议取消这种胶结类型,认为这种胶结类型中颗粒的互不接触是因切片方位而导致的,应该与孔隙式胶结合并。

   2、孔隙型: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接触,填隙物分布在颗粒间的孔隙中。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填隙物含量一般在5%~25%之间。

   3、接触型:碎屑颗粒呈支架状接触,填隙物分布在颗粒接触处,其含量一般小于5%

4、压嵌型:碎屑颗粒呈凹凸状或缝合线状接触,是一种被改造的颗粒支撑结构,颗粒周边有2/3为凹凸状或缝合线状镶嵌,胶结物含量往往很少,且常分布于未被嵌合的部位,因此也叫无胶结物式。

5、连晶型:胶结物呈大片状连晶状充填孔隙,胶结物具连生结构。

   6、薄膜型:胶结物呈薄膜状分布于颗粒周围,垂直颗粒表面生长,薄膜厚度一般较为均一,胶结物以粘土矿物为主。  

   7、次生加大型: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加大生长,二者成分相同,光性方位一致或不一致。以石英和长石居多,按石英、长石等颗粒次生加大程度可划分为三级:个别---加大颗粒数小于5%;常见---加大颗粒数为5%~30%;普遍---加大颗粒数为30%~50%

8、凝块型:砂岩中支撑类型变化大,填隙物呈斑块状不均匀分布;

9、晶粒镶嵌型:胶结物由镶嵌状接触的晶粒组成,具镶嵌结构。

   10、弱胶结型:砂岩孔隙十分发育,胶结物含量一般小于2%

   此外还有过渡胶结型当几种胶结类型相伴生时,则为过渡胶结型,如孔隙-薄膜型,且以后者为主。

引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fb738a01015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001-920951.html

上一篇:灰绿色中层状中粒长石岩屑砂岩--砂岩描述是否准确??张中欣博客
下一篇:野外区别片岩、片麻岩(附带照片)-必看
收藏 IP: 49.119.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