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 is hopeles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ntrolhopeless I just wonder how things are put together and then what happens

博文

究竟什么是学派?

已有 7328 次阅读 2018-4-13 16:22 |个人分类:唯恐天下不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群以类聚

学派这个词来自于西方,是英文学校school的一词多意,更早可追溯于古希腊,它用来称呼学术界有关联的一群人,以区分其他。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数学界的莫斯科学派,以及我自己专业控制理论的一种说法,所谓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British School英国学派。相对于美国或者更早的俄罗斯数学力学界的时域状态空间方法,英国学派以频域方法著称,看上去更接近实际。

所以学派对我而言有两个意思,如果这样一群人被称之为学派,那么:1)这一群人的领导者或代表人在专业领域是异常卓越,比如数学界的莫斯科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有柯尔莫戈罗夫、庞特里亚金等。2)因方法而著称,比如上文频域理论的英国学派。

与1)有关的那些大牛们基本上都是某个学科或者领域的开山鼻祖;与2)有关的那些小牛们更多地强调的是视角、方法与众不同,是大山之间的那些小山头,是有影响的继往开来者。

大的学派一般以地域冠名,除了以上例子外,量子力学有哥本哈根学派,以波尔为领导人。较小的、强调个人影响的学派一般以领导者来冠名,比如函数论中俄国数学家鲁津学派;此外,还有以大学命名,比如经济学领域的芝加哥学派,更有直接以方法、信念为名,比如数学基础中的直觉主义学派,等等。

中国学界出现学派这个称呼,大概是改革开放后,其中代表性的有:拓扑学界有北大江泽涵学派的一个说法:

1.60年代中期,我国拓扑学研究曾有过上乘表现,当时的《美国数学评论》在评论这一最新进展时指出:一个“新的中国学派”出现了[3,12]。这一新的“中国学派”就是指江泽涵和他的学生姜伯驹、石根华等组成的拓扑学研究群体。 见“中国拓扑学的奠基人—江泽涵”,胡炳生,《中国科技史料》第16卷,第一期,1996年:43-49。也见姜伯驹的1991年文章《江泽涵教授的光辉业绩》。

2.那是1968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的石根华来到西北勘测设计院。之前,他在北京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江泽涵,主攻代数拓扑学和不动点理论,已经小有成就。他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论文《最少不动点和尼尔生数》与《恒同映射类的最少不动点数》,被国际同行称为“石氏类型空间”和“石根华条件”。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美国《数学评论》介绍了“姜(伯驹)—石学派”,也曾在中国数学界引起轰动。摘自中国科学院新闻网,“石根华教授的别样科学人生”,2017-10-27,肖杰。

以上关于江泽涵学派的说法,我只能查到1990年1月美国数学会会刊发表对江先生著作的评论,翻译来自上面提到胡、姜二文:  

叶甫图申科有首诗写西伯利亚柳树,它们挺过冬天严寒的能力。江泽涵与他的学派应该为他们坚强地恢复活力而受到祝贺。我希望他们继续繁荣。

普林的数学家莱夫谢茨为曾为其助教的江先生指定了“固定点”课题,后来被江先生带领他的学生们在中国发扬光大。

在数学家莱夫谢茨的传记里提到他曾带领过的两个school,其中之一是动力系统团队,出身于这个school著名的有控制理论的两大支柱式人物贝尔曼和卡尔曼,这个学派贡献了一个学科;另外一个是利用休假带出来的墨西哥school。墨西哥人后来还将授予外国人对墨的贡献奖颁发给他。看来墨西哥school 人者众,莱夫谢茨为墨国培养人的功劳不小。

曾在中国数学界引起轰动的江学派之说法,现在再提起,见多识广的人想必已经不再惊讶于所用之词“学派”了。学派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其成员姜伯驹先生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就是:

“当时不动点研究的主流是从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到莱夫谢兹不动点定理,这一派的结论是至少保证有一个不动点,但不能保证多于一个不动点,这种信息是没有的。”——回顾尼尔森数的研究——姜伯驹院士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8卷第3期( 2017 年) : 363—370。陈克胜访问整理。

可见姜自己眼里的“派”:是指有同一信念或者使用同一种方法的那些人。

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第一种意义上、由无数大牛组成的学派,倒是可能存在很多由小牛领导的第二种意义上学派,尽管更准确地说是研究小组,这是从学术贡献的大小与多少来讲的,同时也还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 

中国革命的制胜法宝之一是游击战和兵团作战模式,前者是在弱小时期,后者出现在双方旗鼓相当时,它引导了目前流行的研究团队模式。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团队模式为我们培养了无数牛人,这种逆向发展到底能不能产生第一种学派,由目前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惧来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是曲折的。 

大学派常常有小学派组成,无数个小山头成就了大山。大山的头如学阀,小山的头似学霸,当学阀一览众学霸,无数学子竟折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1108914.html

上一篇:物理学家的自嗨
下一篇:我们需要重复西方的劳动
收藏 IP: 111.207.1.*| 热度|

13 周健 赵丽莹 武夷山 蔡宁 尤明庆 刘全慧 王善勇 李楠 晏成和 孙杨 liyou1983 ncepuztf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