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刘江琳晴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w373737 制造服务工程研究

博文

张存浩、程开甲获2013年最高科技奖

已有 4206 次阅读 2014-1-10 10:18 |个人分类:制造服务技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张存浩、程开甲】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礼堂举行。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奖金为500万元。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获得。祝贺(央视记者帅俊全)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山东无棣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双共振光谱学和分子碰撞传能,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张存浩与合作者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等1次,3等3次),4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2次,3等2次),还曾获陈嘉庚化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他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他和合作者在国内开创了激波管高温快速反应动力学和气体爆轰波脉动结构的研究,并取得了较高水平。70年代,他领导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取得的成果相当于当时美国发表的水平,为发展中国国防高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以来与合作者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在激光化学和新型化学激光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激光器的化学效率达34%,超过前苏联1988年发表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于1956、1982、1993年三次获国家自然科奖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1986、1989、1994、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二等、一等、二等、特等奖),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第八届陈嘉庚化学科学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生30余名。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化学家。1947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 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起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50年代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70年代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80年代以来,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程开甲 (1918年8月3日- )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程开甲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程开甲是 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世纪50年代获江苏省教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国防科工委科技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历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四等奖各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1999年9月,程开甲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长期从事核试验及核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防科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著有《固体物理学》,撰有《狄拉克方程的推导》、《汤末斯费密状态方程式》等论文。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转变。创立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9年颁发)

 

两弹功勋

 

父女同著《超导机理》
前些年,程开甲与他的大女儿程漱玉天各一方,开始合作著书———《超导机理》。
超导是当今材料科学的一个崭新课题,它研究的对象是材料在导电时,实现“0”电阻。50年代,国外有3位科学家提出了“BCS”电子成对理论,解决了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实现“0”电阻的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高温超导材料出现,但还没有这方面的超导理论。程开甲与他的导师———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理论,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超导机理”的研究理论。
研究中,程开甲在电脑上打出英文书稿,女儿协助做计算和校对,近20万字的英文专著终于问世。接着,程漱玉又用中文整理出版。现在,程开甲仍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开展创新性研究,建立了程氏“TFD”电子理论,并在一系列的试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难忘浙大生活
程开甲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报考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所大学同时向程开甲发出了录取通知书,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程开甲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于是程开甲最终选择了后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时值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开始“流亡”搬迁,从杭州到天目山、建德,到江西吉安、泰和,直至贵州宜山、遵义、湄潭,程开甲也就在颠沛流离、日机轰炸的流亡大学完成了学业。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幸运地遇上了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接触到学术领域前沿的课题,感染到老师们学术研究求真务实、百家争鸣的科学精神,程开甲在导师的培养下,奠定了扎实的功底。还在三年级读数学系陈建功教授的函数论时,就写出了《Oncon formal mapping:theory of complexfunction》一文,由陈建功教授推荐给英国数学家Tischmash教授发表。
之后,文章被苏联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全文引用。
1941年,程开甲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程开甲边工作边坚持学习研究,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受束星北相对论的启发完成并发表了“用等价原理计算水星近日点移动”。程开甲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用正则运动方程导出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完成“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这一成果由狄拉克推荐发表于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1944年,程开甲完成了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英国学者李约瑟亲自对其修改送狄拉克,狄拉克“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的回信使文章终未发表,这也成为一件憾事,因为以后外国人一个重要实验获得了1979年度诺贝尔奖,其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程开甲还和王淦昌合作研究,撰写了五维场的论文。1945年,在李约瑟先生的推荐下,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

1946年8月,程开甲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Born)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认为超导电性来源于能带中的空带,由于布里渊区角出现电子的不对称奇异分布。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听到解放军击败阻挠渡江行动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时,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的好意,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53-757649.html

上一篇:据说浙江大学2014年国家科技奖励18项
下一篇:我们的西咸新区国务院终于批了
收藏 IP: 222.205.3.*|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