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力量,来自于一个瘦弱的中国女子。她已经芳华不在,可在我看来,她是那样令人向往 。把绿色用来与描述她故事的文字相配,因为我看到,在她的心里,绿色盎然一片;也因为在她拿苏菲奖时,也是袭一身绿色的衣衫。她把生命交给了她热爱的这片土地,赤子情怀,侠骨丹心,流露于她娇小的身躯外,泼洒在这片古老的而又是饱受现代文明凌辱而不再安宁的天地间。她的笑是那么宁静而祥和,一如她所提倡的“乐和”;她的脸庞爬满了皱纹,可我却觉得那皱纹越发使她显得那样亲切,朴素,大方,自然。生命,在执着的理念中,在无畏的行动下,变得如此有意义,如此辉煌。我不禁深为叹然,深为折服。你拥有如蜡烛一样的品格,燃烧自己,照 亮他人前行的路。步君后尘,心与君同往。
-----------国文
人物简介
廖晓义
1986年至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做助理研究员。1990年开始从事民间环境教育活动,独立摄制环保电视系列片。1993年至1995年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19 96年3月正式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发表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和文章40多万字,拍摄、播出环保电视片上百部,并发起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公民环保活动。
在她看来,一个完整的文明是虚实两全的,人只有虚实两全才会拥有完整的人格。我们被物质化的实给奴役了,我们需找回丢失了的心能和体能这个虚。
没有一个人不是矛盾的复合体。廖晓义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在于她身上的矛盾冲突更为剧烈。理性和感性都那么极端,她理性思考中国环保的出路,而这样的理性却又建立于其对自然万物极度感性之上。
当然她不太乐意承认自己的极端,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不过在为天地做该做的事。但在外人看来,她的所思和所行近乎偏执,她企图以宗教信仰般的偏执向欲望奴役中的人们推行她的另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以拯救被人类摧残的地球。
她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误解了环保,环保不是污染治理或生态建设,而是节约。节约是最大的环保,所以她提出了绿色生活的概念。
在欲望之都,绿色生活是一种断妄念的生活。断妄念的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妄念呢?
她依然说,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在她看来,这个问题不解决,环保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
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她将绿色生活理念朝着乡土文化深入。
“乡土文化中有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彼此之间的亲情,身体和自然不可隔离的养生方式,气脉血脉人脉,只有守住这些东西,环境才有救。”廖晓义说,环保其实很简单,就是顺应自然,万物一体。从减少自然消耗来讲,就是节俭。
搞环保这么些年,走了一个大圈,她回到乡土中。有学者说,西方人是吃了智慧树的果实,中国人是吃了生命树的果实,如果这两种力量能够结合起来,将会是神的力量。廖晓义很赞同,西方文化就是缺少安身立命的东西,而乡土恰恰提供这些东西。
近些年,廖晓义一直试图将西方的生态哲学与中国的生命哲学和生存哲学相融合,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留给现代环保的精神资源。廖晓义关于环保的思考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于是有了她那句正在变得流行的话,“坚守是必要的,选择是应该的,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有人说她极端,她很不乐意,“我们不极端。你们一直把人搞成是经济人,把经济当成唯一的目标,难道你们不极端吗?13亿人民都在搞经济,一小撮人搞环保怎么了?因为你们更极端,你们太极端了。”
“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她说环保是她的生命。
“村长”的环保细节
显然,廖晓义是世俗社会里的“异类”。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争抢着出国的时候,廖晓义却选择了回国。她在“自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签字,理由一栏写的是:留在中国搞环保。
1990年,朋友的一篇论文让她和环保结下了不解之缘。到现在廖晓义还记得那篇文章的名字:《改造与适应是人与自然的两种基本关系》,文章大意是除了改造自然,适应也是人和自然的一种基本关系。廖晓义说当时她和现在的很多人一样,相信科技能够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后来却成为那位朋友的环保战友,并就此走上专职的环保之路。
18年的环保生活很艰苦,更多的时候可以用“传道”和“化缘”来描述。但廖晓义不认为自己是苦行僧,而是幸福的寻觅者。“生活在物欲的世界是不体面、不智慧、不健康的行为。真正的减压是从物欲中解放出来,否则就是奴隶般的生活。”廖晓义说。
对习惯都市安逸生活的人来说,跟廖晓义交往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甚至会是不断惭愧的内心经历。
廖晓义说自己此生不安装空调:“这不仅是环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健康。自从人进入恒温环境以后,人的生命功能就在退化,夏天不出汗,毛孔该张的时候也不张;冬天毛孔该收缩的时候不能收缩。夏天汗出得越多我越高兴,因为这样新陈代谢才会越好,预示着我来年更健康。”
廖晓义是永远的无车族,更愿意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只有在赶时间或交通实在不方便时,才选择打车;没有外人到访的情况下,办公室也不开空调,尽可能地不坐电梯;除了夏天,一周只洗一次澡;不买也不接受朋友赠予的羊绒制品……
她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达理念给身边的人:少一些物质的欲望,多一些精神的富足,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作者: 肖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