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通过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提出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由于其超前的思维和独特的实验方式,并不被当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他用心血所灌溉的成果直到35年之后1900年,由三个国家三位学者独立“重新发现”后,人们才逐渐接受他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孟德尔试验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重要一点是他对遗传多态性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选择了可以相互区分且能稳定遗传性状,如高茎或矮茎、圆粒或皱粒、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这些高矮、圆皱、灰白就是遗传学上的多态,称之为形态标记。
然而,1936年,英国著名群体遗传学创建者R. Fisher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 《孟德尔的工作是否已被重新发现》,作者根据孟德尔论文记载的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孟德尔的数据好得令人起疑。在孟德尔试验数据中,共使用豌豆8023株,其中显性6022株,隐形2001株,显性和隐性的数据结果实在是太好了。根据统计学原理,出现这么好的数据的可能性大概是98.86%,换句话说,一万个人做试验,大致9996个人做的试验数据没有孟德尔做的这个好。事实上,即便在性状判断上,也存在着一个标准尺度问题,比如一颗豌豆是否发生皱缩,很难说的准确。很多人可能不相信,那么您去看看我的博文“突变之美”,玉米籽粒都已经皱缩到那个程度了,从外观上看应该是突变体了吧,但是当以分子标记检测时,并不是突变体。当时对遗传因子的判断只能从外观上进行,显性的杂合极有可能被当做隐性的纯合,尤其是孟德尔选择的遗传群体数量并不足够大,近乎3:1的比例实在是太完美了。
孟德尔实验数据受到质疑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形态标记的局限性,形态标记不仅仅受遗传因子的控制,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虽然形态标记在遗传群体中分离明显,肉眼清晰可辨,在构建经典连锁图谱和基因初步定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数目十分有限,在水稻中经过几代科学家上百年的努力也只积累了约300个形态标记。1980年美国遗传学家Botstein首次提出以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分子遗传标记,从而使遗传标记摆脱了形态学标记数目少的困扰,进入了DNA水平时代。随着PCR技术成熟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PCR的遗传标记RAPD、CAPS、AFLP、SSR和InDel等在动植物育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功能组学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标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遗传稳定,不受环境因素制约。
InDel (insertion-deletion) 插入缺失标记,指的是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在同一位点的DNA序列处发生了核苷酸片段的插入或者缺失,在该位点两侧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不同个扩增出来的片段大小会存在差异,即我们所说的多态。在我基因克隆过程中,共开发SSR标记78对,InDel标记228对,二者相比,InDel标记除共显性好、重复性好和多态性丰富特点外,以该标记进行PCR扩增,非特异性条带少。目前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物种都进行了重测序数据分析,因此对于获得个体是否有插入或者缺失片段变得非常容易。
玉米中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我们以玉米基因组B73为参照,同时结合国内六个玉米品系重测序数据,以Bowtie进行拼接,找出了各个位点下缺失或者插入,当然我们有自己的服务器,所以拼接很快。当运算完成后,以Putty远程登录服务器,通过Xming软件对不同玉米自交系间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找到InDel区域,前后选择一段序列,以NCBI在线设计引物。下面是具体的开发过程。
Putty参数设置页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颜色等,设置好参数保存,点击打开:
打开之后输入进入服务器数据库的密码,输入密码前页面:
进入数据库之后,通过一系列指令程序,找到分析好的序列:
对缺失序列的寻找,前面通过Bowtie搜索出那些位点的有缺失或者插入,输入相应的位点,就可以找到缺失的地方,如下图。
在缺失位点两侧选择一段序列,我一般都是在缺失前后两侧各选150bp序列,然后输入到NCBI在线引物设计,进行引物的设计。引物合成后,以BSA或者近等基因系的方法进行引物多态筛选,筛选PAGE图如下,当看到图中的InD199和InD200,您是否会高兴的跳起来,这两个标记肯定可以用3%的琼脂糖胶来跑啊:
将InD199和InD200拿出来以3%琼脂糖胶来跑,效果如下,有些杂带,但只要优化一下PCR条件,如提高退火温度,这些杂带一下子就没有了,以这样的标记来上群体,将节约很多时间和体力。
筛选到有多态的标记后,要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该标记与所要克隆的基因是连锁的,连锁分析如下图:
连锁分析完成后,即可以以有连锁的InDel标记进行群体分析,简洁明了的就可以知道那些是杂合那些是纯合,这就避免了遗传学形态标记受环境影响所出现的误差。
从孟德尔到印德尔(InDel),日新月异的技术给了人们太多思考的东西。
李竞老师走了,给了我那么多的帮助与鼓励,感伤之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无以回报,谨以此文送别李竞老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