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缘何在我国一直低效率?
——从L-苯丙氨酸产业发展谈起(续文)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自从2009年11月以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名义发表的一篇《中国L-苯丙氨酸行业分析〉文章以来,似乎就为我国的L-苯丙氨酸产业发展定下了调子,一直唱到了如今,哪怕是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已经改名为“中国发酵产业协会”,本质上并未有任何变化。
其中的谬论有:“L-苯丙氨生产工艺主要有:天然蛋白质水解法,肉桂酸酶法,苯丙酮酸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4种。前3种方法因为工艺成本高,原料成本高,环境污染高等缺点,现已陆续被淘汰。”这是一种无知粗暴地对待L-苯丙氨酸产业发展的谬论,特别是笔者亲历过的肉桂酸酶法生产工艺的确是体现 我国L-苯丙氨酸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驱动的生动案例。
它是第一个我国实现L-苯丙氨酸经由非粮途径的酶法百吨级工业化试生产的成功案例,并有效推动了我国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产业发展,因此我国L-苯丙氨酸产业发展应该起始于1998年由浙江亚美公司开创成功的红酵母整细胞生物转化肉桂酸生产新工艺而不是2009年;
它是第一个由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横向合作取得突破,破解了我国L-苯丙氨酸产业发展化开发久攻不下的难题;反观体制内拿了国家《攻关项目》大钱的人士确是零的结果,至于麦丹集团2009年的后来居上,那已经是后话。
基于我国是一个缺粮大国,因此发展非粮途径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科技创新项目是非常必要而及时的。早在数年前,浙江衢化公司有人专题论述了有关为肉桂酸酶法提供可行而环保绿色的原料的调研报告,即由四氯化碳到肉桂酸,再连结到已有工业基础的浙江亚美公司肉桂酸酶法,可以预计是非常有科技创新意义的L-苯丙氨酸生产项目。再加之我国化工利用常法(柏琴反应)生产肉桂酸的原料非常充足,故对于调整L-苯丙氨酸产业结构,转变发酵工业生产方式有重大意义。通常由葡萄糖发酵产出L-苯丙氨酸的比率为4:1,因此开发非粮途径的肉桂酸酶法是可行的发展方向,而且近年国内外的有关该生物催化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 4.3.1.5)酶学 研究进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开发基础。现笔者将有关PAL知识介绍如下:
须得对这里的生化药酶制剂,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 4.3.1.5,属裂合酶类,仅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 用于替代治疗苯丙酮脲症(PKU),即一种遗传代谢疾病——婴幼儿血液中的Phe不能被转化为L-Tyr(遗传缺失Phe羟基化酶)的代谢链,造成高苯丙氨酸血症——严重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故早在80年代中期美加学者首次在PNAS发表研究报告称,PAL可以有效降低实验鼠血液中Phe浓度水平,即Phe被代谢降解为无毒性的肉桂酸,显示出PAL可以用于PKU的药酶代谢治疗前景;但是PAL的酶活力-酶量-及稳定性尚待提高,伴随着分支克隆及遗传工程的酶学-酶工程的发展,现有的采用聚乙烯醇接合物(PEG-PAL)药酶替代治疗剂高科技产品终于在美国的BioMain制药公司研制成功,距离临床投产不远了,确实是给PKU患者及家庭带来了福音!但是反观国内,PAL多头面上基金“撒胡椒面”式立项开题,从北京协和,到天津科大,北京化工大,中科成都生物所及四川大学等单位,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希望引起重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