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amig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namigo

博文

SCI影响因子和文章引用次数是什么? 精选

已有 18957 次阅读 2012-7-27 22: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CI, 文章, 影响因子, 引用次数

一、前言:
    受联合国秘书长特批重点资助项目的资助下,本村夫采用了一系列一般人不知道的高新技术,经过对所居山野不知道多少样例的分析,最终获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对于这么重要的项目和重要的成果,本想发表在SCI影子因子过百的杂志,但经打听后,发现至今尚没有这种杂志。故此,由于所有杂志影响因子太低,不适合这么重要的成果发表,故发表在本山野村夫的科学网博客。

二、文章的引用次数是什么
    杂志文章被引次数决定了该杂志的影响因子。因此在介绍SCI影响因子是什么之前,先来看被引次数受什么因素所决定。

    英文文章引用次数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
A、英文阅读和写作水平。由于文章必须是英文的,这决定了你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你的专业可以不精,但英文必须精通,或者有代笔者。据此可以给出英文文章数量及引用数量与英语水平间的正比关系如下(CA为常数):
       英文文章数量或引用数量 = CA × 英语水平或每年在英美居留平均天数
   定性地:
       真洋人(英美人士) > 假洋人(本科或研究生在英美完成) > 有海外关系者 > 自学英语成才者 > 英语困难者。

B、自己或靠山影响力的硬度这个与被引用次数直接相关。有过硬的靠山,即使你是瞎写,直接就发CNS了。由于小专业划分很细,国际上对你工作真正了解的人很少;即使某人看出点问题,几句就打发了;即使是明显错误,说是typo就够屈尊了。关系式如下(CB为常数):
       英文文章数量或引用数量 = CB × 靠山硬度
   定性地:
       名人 > 与名人有关系者 > 没关系没门子者

C、国际活跃程度。这个与被引用次数直接相关。由于小专业划分很细,国际上和你是小同行的人很少。只有通过国际交流,老外才能知道你的东西,才能引用你的作品。据此给出(CC为常数):
       引用数量 = CC × 做国际飞机次数
   定性地:
       久居英美者 > 想出国就能出国者 > 能出国者 > 从未出国者。

D、研究组大小。这个与被引用次数非常相关。这里指的研究组不但包括自己真正的研究组人数,尤其是包括常在一起讨论问题的相关专业的同行。后者基本是你专业的外行,或称啦啦队。这里称两者之和为广义研究组。如果自己的研究组有其它人4名,常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外行30人,如果大家每人一年写一篇文章且相互引用的话,你写的文章会在刚发表时就有34个引用。单纯靠这34个人,你一篇文章的引用不出三年就超百;你的文章出现频次的增加,也会引来其它组外人士的引用。即你的文章很容易超千。据此给出关系式(CD为常数):
       引用数量 = CD × 广义研究组能写文章人的数量
   定性地:
       大研究组 > 小研究组

E、国内活跃程度。在外行面前介绍自己工作的次数与你被引用次数直接相关。但这种关系不如常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外行对你的忠心。因此(CE为常数):
       引用数量 = CE × 参加国内会议或讨论次数
   定性地:
       常参加各种国内会议者 > 参加国内会议少者

F、你自己的能力。这是最不重要的一条。由于小专业划分很细,世界上和你是小同行的人很少,即真能分辨你比另外几个人好的人很少。除非你有超群的才能,你的能力所产生的作用才能明显优于以上A~E几条。但如果拥有了超群的能力之后,你也将拥有以上第B项。关系式(CF为常数)为:
       文章数量和引用数量 = CF × 自己能力的超群程度

总之,文件引用次数受控因素如下:
       英文引用数量 = CA × 英语水平或每年在英美居留平均天数
                    + CB × 靠山硬度
                    + CC × 做国际飞机次数
                    + CD × 广义研究组能写文章人的数量
                    + CE × 参加国内会议或讨论次数
                    + CF × 自己能力的超群程度                       (公式一)


三、SCI杂志影响因子是什么

    SCI杂志影响因子决定因素如下:
a、杂志往年影响因子。不管利用什么手段,一旦把影响因子炒高了,一般就难以下来了。

b、你的专业。不同专业的杂志的影响因子相差很大,某些专业中很一般的杂志的影响因子至少大于5,但对于另外一些专业,大于1的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故此给出关系式为:
       杂志影响因子 = 杂志历史影响因子 × 专业系数

c、编辑对每一篇文章的潜在引用次数的定位。这个潜在引用次数不是真的引用数量,而是由编辑评判的。主编为了提高自己杂志的引用率,对于每一片稿件,他会首先根据上面公式二算出这篇文章的潜在引用次数。如果公式一的分值较高,这篇文章发表在该杂志的可能性远大于分值低的。
       杂志影响因子 = 杂志历史影响因子 × 每篇文章潜在引用数量(注:可由公式一得出)

总之,杂志影响因子受控因素如下:
       杂志影响因子 = 杂志历史影响因子 × 专业系数
                    + 杂志历史影响因子 × 每篇文章潜在引用数量(注:由公式一得出)

三、结论和讨论
    一篇文章被引用次数与其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而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则取决于其往年影响因子,尤其是主编在稿件选择时对其潜在引用次数的重视程度。

    希望以上研究成果对有志于为SCI献身的有志青年有用,对挣扎在提高SCI影响因子的杂志主编们有益。这里也非常希望对国家决策层有用,因为利用本文所给出的公式一,可以直接给每个科研人员打分,然后可以直接确定给其经费的额度和荣誉称号。由于本成果的利国利民特性,所以只有影响因子超百的杂志才适合发表。

三、致谢
    对联合国秘书长特批的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经费资助表示感谢,也感谢科学网提供了博客空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69-596568.html

上一篇:中科院研究生院印象一二
下一篇:春夜戏雨 (升级版)
收藏 IP: 124.65.191.*| 热度|

24 吴明火 吕喆 欧阳永长 杨洪强 范志强 吴飞鹏 吕鹏辉 郑华康 马仁锋 翟远征 于培师 李孔斋 温世正 杨正瓴 李世森 马军 罗德海 李丕鹏 邱敦莲 cly85 sci1217 laokanke xgs louiex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