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15-20日,去旧金山参加了“2009年TMS(美国矿业、金属与材料学会)年会”。大概是由于赴美签证难缠的缘故,国内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不多。会上除了了解到本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之外,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感受到借用视频(Video)来报告自己工作的人逐渐增多起来。
从广义上来说,学术报告中使用的视频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数码摄像拍摄的具体实验过程,特别是一些动态过程。另一类是由计算模拟结果制作的动画,包括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有限元等不同尺度的模拟方法。
在ppt中部分地使用视频来介绍研究工作至少有以下优越性:
(1)鲜活直观,通俗易懂,给人印象深刻,更加令人信服。会上,一位日本学者在报告中使用视频影像介绍了他们观察到的金属玻璃拉伸实验,加载直至样品断裂的整个动态过程。声称他们的合金可具有宏观拉伸塑性,断裂之前会出现颈缩。(尽管那段录像看上去有点儿像30年代的黑白电影。)
另一位美国学生演示了化学成分不同的三种金属玻璃合金在酸性溶液中截然不同的耐腐蚀性。那段短暂的视频可以清楚地显现,浸泡有耐蚀性较差合金的烧杯中,溶液很快变得浑浊不堪,产生烟雾;相反,其它两种合金,有一种几乎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另一种烧杯里的溶液颜色呈现略微发蓝。整个试验均在通风橱内完成。当然,报告也必然地包含了其它一些实验数据。视频只不过是一种更加打人眼球的佐料而已。
美国人一向推崇将深奥、专业的学术研究内容与成果科普化,由此来唤起民众和政界对科学事业发展的支持,以及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才俊投身于科学研究职业。这或许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记得曾经有一位美
(2)为重要的科学发现提供备案,立此存照。一项科学发现的价值与意义通常首先是需要被业内的同行们所认可。对于实验工作来说,其结果的再现性十分关键。然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在许多情况下,尽管论文完成者在论文中会对实验过程有比较充分的描述,但不同地域的研究组在使用原材料、试验仪器设备、操作步骤、有时甚至是气候(如湿度与温度波动)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很可能会使得结果的再现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引起质疑,或者产生争论。
除了按照传统的规矩,建立起系统、完整、详细的纸质实验记录之外,拥有更直观、现场的摄像记录在案看来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详细地演示实验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供同行们参考。同时,将重要发现的历史瞬间记录下来,日后回味起来也会觉得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以前曾经听过一位美国学者的报告,在ppt中有一段视频详细地演示了他的学生是如何具体地完成实验的,在仪器上观察到了重要的信号变化。这不仅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们的结论,也为听报告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实验课。
目前,《Science》等一些重要的期刊,也可以将视频作为进一步支持佐证的补充材料在线发表(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可以接受视频附件,供在线发表。
总之,利用视频来记录与表达我们的研究工作似乎正在走向普及,正如我们所经历的照片由黑白变为彩色,胶卷变为数码一样。
(2009年2月26日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
附件:什么叫视频?
视频(英文的Video,又翻译为视讯)泛指将一系列的静态影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
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桢(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
视频也指新兴的交流、沟通工具,是基于互联网的一中设备及软件,用户可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仪容、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可视电话的雏形。
视频技术最早是为了电视系统而发展,但是现在已经更加发展为各种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费者将视频记录下来。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促使视频的纪录片段以串流媒体的形式存在于因特网之上并可被电脑接收与播放。
视频与电影属于不同的技术,后者是利用照相术将动态的影像捕捉为一系列的静态照片。
video (源自于拉丁语的“我看见”) 通常指涉各种动态影像的储存格式,例如: 数位视频格式,包括 DVD, QuickTime,与 MPEG-4; 以及类比的录像带, 包括 VHS 与 Betamax。视频可以被记录下来并经由不同的物理媒介传送:在视频被拍摄或以无线电传送时为电气讯号,而记录在磁带上时则为磁性讯号。视频画质实际上随著拍摄与撷取的方式以及储存方式而变化。例如数位电视(DTV)是最近被发展出来的格式,具有比之前的标准更高的画质,正在成为各国的电视广播新标准。在英国,澳洲,新西兰,video一词通常非正式的指涉录影机与录像带。其意义可由文章前后文来判断。
也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6215.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