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研究,从自制仪器、自搭平台开始
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讲特色,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不仅体现在思维、方向和场景,也体现在条件,其中思维属于脑科学,方向和场景也类似于脑科学的调查分析,但条件是实验科学,有了条件后,做实验可以说是密集劳动而已,有多少论文都是实验报告性质,其本质并没啥创新。所以自制仪器、自搭平台,创造条件就是创造特色。
当年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学院大楼空空如也,骑着电动车到物资市场找原材料和器件,和老同学商量,到小作坊加工,做了一个可视化且同步测温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设备,至今算来已经16年,竟然还在用!!!如果是手机,估计从1.0早升到6.0,甚至9.0+,尴尬哈,但至少能用且还在用。后来做自放热合成反应,在普通管式炉的基础上,增加了原位测试样品温度的模块和原位拍照模块,也好多年,这个算从1.0升级到2.0。
后来几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各个单位都买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很快学院没地方了,至今也是非常拥挤,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做着各式各样的科研,发着IF越来越高的论文,普天同庆,甚是欢喜。但是,总体感觉,很多工科专业理科化,喜发论文,而材料专业都在化学化,向前端走,向粉末化走,走向瓶瓶罐罐、炉子和大众测试,而这些设备都是工业化流水线的产品,很少看到特色的与众不同的自制仪器或自搭平台,然而过去几年访问俄罗斯、德国、澳洲等高校,发现实验室很多装置是教授自制或自搭的,很是震撼。总体感觉,国内大多老师和学生自制设备的能力有限。
为什么自制或自搭?因为需要做独特的研究,有特殊的需求,找不到通用的仪器,或者通用的仪器不能满足制备或测试功能的需求,也就是说实验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这样就需要自制或自搭,有了自制或自搭,就可以在特殊的条件下合成新材料,就可以测试特殊的性能,就可以同步测试不同的性能,实现性能在多个维度的同步解析,就有更大的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关于自制或自搭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集成功能的需要。这个方面的典型例子太多,例如现在的SEM基本都集成了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能谱,甚至低位、中位、高位探头……等,力争把同一个区域的特征从不同物理现象的角度解析的更清楚。实验室有时候也需要,例如需要知道物质在加热过程的形貌、本身温度、气氛影响的变化,就可以搭建一个可视化、同步测温、可充不同气氛且控制流量和比例的装置,这样就可以实现集成功能的同步测试与研究。
精细功能的需要。例如研究含Al材料,因为Al 的熔点是660 C,有一些含Al合金的转变点也在这附近,那么500-700 C之间温度如何精细变化,是否可以设计一个500-700 C区间测试频次高、精度高的热电偶(例如100HZ,精度0.1 C),这样<500和>700区间正常普通测,但500-700C之间精细测,就可以研究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Al有关物质的一些细观的变化,也许会发现新大陆。
细分功能的需要。这个是我的一个学生开组会时候的建议,原先我搭建了同步测温和视频的装置,但是学生说在国外CSC访学的实验室,有一个专门视频的炉子,建议做一个炉子专门用于可视化研究,good。每个炉子细分一个功能,减少干扰甚至互不干扰,功能越简单其结果可能越可靠,所以细分单一功能做单独的搭建可以更精深、更专注、更专业,当今江浙地区,很多民企都在做着细分领域的产品,做到世界头部,细分看似和集成功能矛盾,但还是基于实际的场景和需求。
特色功能的需要。例如买一个炉子,完全可以加热样品,但是想知道加热过程中样品的具体温度是多少?因为样品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可能存在吸热或者放热的情况(也就是DTA和DSC存在的理由),样品的温度和炉子的温度可能并不完全一致,怎么办?通过法兰的设计给炉子增加一个同步测试样品温度的热电偶,这样就形成类DTA的原理,一个是炉子的温度,一个是样品的温度,探究二者的差别,这时候炉子就多了一个样品温度的特色功能,稍显与众不同。
自制或自搭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与众不同的研究,做别人不会做或不能做的工作,做更复杂的工作,做更远一步的工作,创造性做自己的工作,从而形成自己的标签,形成有辨识度的工作,形成特色。如果所有设备都是买来直接用,说明是通用设备、标准化设备,可能就是跟风,随大流而已,至少在工艺和表征方面没啥特色,可能只有成分设计的特色,但成分设计属于思维层面(类似玩金融),不是实验层面(类似制造业),也就是只兼顾了一个方面,没做到理论和实践两手抓,最后只能一味拼性能,而没有拼特色仪器。想想,多少NS的工作都是球差和冷冻电镜的功劳,没它们,估计也难发,万一被卡脖不卖配件了呢!磨刀不误砍柴工,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制自搭不误科研工,同样可以形成特色,发更高水平的工作。
仪器可以说是国家的短板,例如高校分析中心,大多都是进口设备,尴尬!如果新教师入职一个实验室,直接上手,估计也是做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科研而已。所以大众创新,高校教师大众自制与搭建仪器设备,众人拾柴火焰高,长期积累,逐渐补了短板,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本故事纯属虚构,可以说太小太小,但入小入微,以小见大也是可以推演的,不当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完善、丰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