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roa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road

博文

专硕培养学术化,如何破局? 精选

已有 6211 次阅读 2023-4-8 16: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专硕培养学术化,如何破局?

——加强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 校企结合 以校为主 中国特色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国矿业大学 冯培忠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由不同领域的6位专家开讲,讲座的专家都是长期在本领域的理论家或者实践者,对于专业学位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及其国内外发展有较深刻的体会。结合自己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经验,包括和兄弟院校的交流,甚至很多985一流学科的交流,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专业学位培养学术化,尤其对于材料学科这样的可授予工学、理学学位的学科,也就是既有基础又有应用的学科,学术化倾向非常严重,同时逆向思维,是否传统的工科学术学位培养存在专业化的倾向?就是学术学位研究生实际干的是纯工程,而少了些探究自然奥秘的味道,这些都需要思辨、研究甚至改革。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家很早就有很明确的培养模式文件,但是在具体的指导培养过程却难以完全按照文件执行,这是因为研究生的培养是“群众属性”的导师个体负责制,就是从个体的层面文件更多的是目标约束,而难以开展过程约束,但是如果从目标约束认为学术模式不符合毕业要求,从而限制学生毕业,那对学生个体又是伤害,所以,如何从制度上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专业,结合现实,建议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课程建设。课程是理论,是实践的升华,所有学生培养都要重视课程建设,这是提升理论水平的重要保障,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要重视来自实践的课程建设,1)课程名称一样,但是不能纯理论,可以部分理论、部分工艺,且这些工艺由现场的人来讲,而不是校内教师来讲,或者教师到现场实践掌握后来讲;2)设置专门的实践性理论课程,例如全部邀请企业专家结合现场实践授课。通过这样两种、甚至更多的方式,从课程上严格实现学术和专业研究生课堂内容的区别,让学术的以探索自然奥秘为主,让专业的以实用的解决问题为主,从课程环节实现专业属性的培养。

二、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环节控制。根据国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有一个实践环节,甚至国家的政策更宽泛,可以做企业调研等完成学位论文,但是对于工科调研类论文,经常不被学科和答辩委员会认可,所有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不能脱离学科长期形成的培养传统而一味的改革,但是强化实践环节还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导师、学院、学校、督导等多种形式,监督、督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在企业点对点的实习实践,类似本科生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把实习的事情至少从时间上做实。

能否完全按照西方研究生模式来开展我国专业学位的培养,未必行得通,例如美国、英国、瑞典三个国家的博士培养模式、论文写作风格和答辩形式等都差异很大,所以就研究生培养来说,也是千差万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好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位也离不开文化的土壤特色,所以如果完全的在高校上课,到企业做论文,可能很多论文做不下去,因为企业可能不具备类似高校的研究性实验条件,完成实验都很难。例如前段时间有个企业来调研,说他们曾经有一批多晶硅炉因为容量小要淘汰,本来想了解哪些高校要,但是没有人要,我具体问了问尺寸,和高校实验室的研究相比,还是大了很多,从做研究、成本、空间、资源有限的角度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说完全在企业开展科研也许并不现实。

基于问题导向的抓手,大力开展学科课程实践性建设,例如近年来本科教育热门的产教课程、产教融合专业,把课程的实践性建设好,让课程不再是本本方式的课堂,尤其是近年来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都是从高校到高校,尽管做过企业课题研究,但是却没有真正的企业经历,对于企业的工作方式方法并不是透彻的了解;此外,做实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让研究生深入一线,了解需求的细节,通过课程和实践打下专业性能力基础。论文尽量结合企业选题,以学校为主来完成,这样会提高论文的逻辑性、严谨性,也会形成一个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7429-1383438.html

上一篇:基金如何冲刺:文字 逻辑 创新 长度 成本 特色
下一篇:研究生:切忌沦为科研打工人
收藏 IP: 211.70.208.*| 热度|

10 许培扬 陈万浩 郑永军 何应林 黄永义 钟定胜 王安良 彭真明 谌群芳 goodfoo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