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彬个人博客---图示思维规则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huang5907 个人主页:http://chem.xmu.edu.cn/teacher.asp?id=234

博文

“双疏效应”违反“矛盾律”,是不成立的

已有 3976 次阅读 2014-8-9 09: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双疏效应”违反“矛盾律”,是不成立的


不存在一支矛,它既能刺穿所有的盾,又不能刺穿所有的盾。这是绝对真理,不附加任何条件。


“双疏效应”可以用一个联言命题来陈述:

“这个固体表面既是疏水的又是疏油的”(“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和“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油的”,两个命题皆为真)。

或者说,“双疏效应”认定:“‘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是真的“,同时认定”‘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油的’也是真的”。

注意,这里的“这个固体表面”指同一对象,如果说“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那个固体表面是疏油的”,或者说“在不同条件下,这个固体表面既是疏水的又是疏油的”,没有特别意义。

这个联言命题为真吗?


我们知道,“疏水”和“不疏水”是矛盾关系。

“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和“这个固体是不疏水的”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不能认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为真,否则就是自相矛盾,任何学问不允许存在自相矛盾。

“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和“这个固体表面是不疏水的”,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联言命题的支命题都为真时,联言命题才为真。“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和“这个固体表面是不疏水的”,这两个支命题一真一假,联言命题“这个固体表面既是疏水的又是不疏水的”为假。


“不疏水”是不是就是“疏油”?

科学界到目前为止只确定了“疏水”和“疏油”两种效应,也就是说非疏水即疏油。

“双疏效应”预设了“不疏水”就是“疏油”,否则,应该有“三疏反应”、“四疏反应”等。

从浸润角来说,不可能存在浸润角为90度的情况。这里的90度是无误差的数学量,而实际获得的都是实验测得的有误差的测量量。因此,浸润角只有小于90度和大于90度的两种情况,相应于浸润的和不浸润的。

关于水和油,这里的“油”不能理解为通俗意义的油,这里的水也不宜理解为通俗意义的水(但以水为代表,水是由大量的H2O分子组成的足够纯净的液体),水和油分别代表两类浸润性完全相反的化学物质,即用所谓的“二分法”把所有的化学物质划分成两类,非此即彼。对于某一表面,水的浸润角小于90度,是浸润的,也就是亲水的,油的浸润角则大于90度,是不浸润的,是疏油的。对于另一表面,水的浸润角大于90度,是不浸润的,也就是疏水的,油的浸润角则小于90度,是浸润的,是亲油的。

因此,可以说,“不疏水的”就是“疏油的”。实际上,这里的油就是非水。

由此可以得出,“这个固体表面是不疏水的”等价于“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油的”。

“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水的”和“这个固体表面是疏油的”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只能一真一假。

因此,“双疏效应”违反“矛盾律”,是自相矛盾的。


我们不能说:“四氯化碳分子既是非极性的又是极性的”,

但是我们可以说:”苯分子中有的键是非极性的,有的键是极性的“。


附:

“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在于:

“矛盾律”不能同时认定为真,适用于矛盾关系和上反对关系;

“排中律”不能同时认定为假,适用于矛盾关系。

对于数学来说,正数和负数不是矛盾关系,因为还有零,是反对关系,正数和非正数是矛盾关系。

对于表决来说,赞成和反对不是矛盾关系,因为还有弃权,是反对关系,赞成和不赞成是矛盾关系。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是数学证明90度,而不是用量角器测量是90度。

《韩非子·难一》:
“ 楚 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818241.html

上一篇:德国夺冠---古人智慧确比今人高
下一篇:哲学与科学,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评论录
收藏 IP: 117.28.251.*| 热度|

3 吴飞鹏 陈楷翰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