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桢没有认真地上过小学,但是他认真地学习了当时小学应该掌握的所有知识。凭借刻苦自学,他的英语和数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江西省参加公费考试,就获得了笔试和面试的第一名。
1918年,陈桢在金陵大学学习了四年后,获得农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一年后,又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奖学金,赴美学习农业,后来又加入摩尔根门下,成为摩尔根实验室的第一个中国人。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生物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桢坚决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辗转逃出被日本人占领的北平,绕道香港,最后在西南联大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动物所工作。陈桢主要致力于金鱼演化的研究,提出了生活条件的改变和人工选择是金鱼品种形成的主要因素,金鱼品种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进化过程。陈桢是中国较早的现代生物学教育家,他非常注重中学的生物学教育,他编写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再版了159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他对学生的态度既耐心又严格。他讲课的内容丰富、论述透彻,而且能反映科学上的新进展。在大学任教多年,培养出中国许多著名的生物学家,对中国生物学人才培养和中学的生物学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鱼类的孟德尔遗传
遗传学家陈桢院士(1894—1957)于 1921 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他随后成为摩尔根实验室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摩尔根的指导下,他掌握了杂交实验与细胞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国后,他选取中国特有的材料——金鱼进行遗传学研究。并将杂交实验和细胞学、胚胎学、统计学相结合,从多学科的角度来探讨遗传学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1928 年,陈桢的论文《透明度和斑点,金鱼中的一例孟德尔遗传》在 Genetics 杂志发表(图 6-1)。该文证明,透明鳞取决于纯合的突变基因型(TT),正常鳞取决于纯合的隐性基因型(tt),而斑点鳞则取决于杂合的基因型(Tt)。这是国际上首次用金鱼证实基因的多效性和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研究工作。
1934 年,陈桢发表了《金鱼蓝色和紫色的遗传》一文,证明金鱼的蓝色由一对纯合的隐性基因决定,紫色由 4 对纯合的隐性基因决定。经杂交产生的 5 对基因的隐性纯合体则有蓝紫色,而且是一个不再分离的品种。
图 6-1 鱼类的孟德尔遗传
1928 年,陈桢在 Genetics 杂志上发表的《透明度和斑点,金鱼中的一例孟德尔遗传》研究论文的插图
1924 年陈桢在他编写的大学教科书《普通生物学》中,专门用一章系统讲述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线性排列、摩尔根的连锁互换规律等遗传理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